吴阿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各阶段教育工作者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打造教学的高效课堂;另一方面,则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对语文写作来说,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重要板块,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策略展开分析和论述,以期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3-0038-0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体现,同时也是学生认知世界、表达自我、创造世界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所在。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部分学生对语文习作可谓是“谈之色变”,不仅是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存在“纸上谈兵”所造成的,也是学生“一片空白”所导致的写作无话可说。因此,语文写作“生活化”是现阶段语文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基于语文习作本身的本质需要
对写作来说,它本身就是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挥自身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主观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写作是学生对实际生活认知、再现、创造、再造的过程,如果脱离了实际的生活,那么写作这一活动就如同浮萍,是没有根的。因此,在实际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必须要立足实际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引导学生去创造去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实现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必要途径。
(二)践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于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首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把写作贴近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过于天马行空。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表达自我,热爱生活,真诚而热烈。基于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逐渐趋向于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构建起语文写作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良性循环。
(三)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必然性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出现“空洞式教学”的刻板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出现“写作套娃”的情况。他们写的文章缺乏实际生活的气息,有75%都是一个母版刻画出来的。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习作能力,还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属于身心发展的萌芽时期,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源于感觉和知觉。因此,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无论是基于上述所提到的语文习作本身还是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或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都要立足实践教学,使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另一方面,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刻板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写作,和其他听、说、读是没有联系的。这不仅会割裂语文听、说、读、写的关系,还会造成学生对语文习作认知的局限。比如有部分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对一些比较简单的习作教学就单独讲解一些写作思路和注意事项,再结合一些优秀作文作为摘抄,这堂课就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此外,还会造成“八股文式”写作,只停留在开头、中间、结尾的形式习作中,直接束缚了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和写作天赋。尤其是部分学生非常有写作天赋,但是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语文习作逐渐失去兴趣。就现阶段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材的不断更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诸多的口语交际以及单元习作,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依托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和创新语文习作教学发展,为学生语文习作的综合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写作教学的抽象性
很多学生都反映“写作难”“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开头”“没什么想法”,这也是部分教师所头疼的问题。第一,学生大脑中没有素材。比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关于《猫》的作文,大多学生只是停留在猫的外貌和叫声,如猫的习性、性格、形态等都没有仔细观察过,自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话可写。第二,教师教学内容“空洞”。首先,没有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中,上来就写,写到哪里算哪里。其次,没有培养学生的习作架构,也可以理解为写作目标。比如以写人的文章来说,可以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人,也可以是借物喻人等,如果学生没有具体的写作目标,那么所写的文章逐渐偏离主题,就会发现学生语文习作是东一句,西一句拼凑出来的。最后是教师的授之以鱼,并未授之以渔。没有正确的写作方法,自然也会造成写作空洞。比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有一单元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关于科幻故事的习作。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一味地想象会导致学生写作的空洞,如星际大战等,脱离了实际生活就会失去写作本身的意义。艺术始终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的。脱离了生活的写作就是“海市蜃楼”,经不起推敲和揣摩。因此,这一问题是需要尽快解决的。
(三)缺乏写作的分层教学
对学生来说,受遗传、环境、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所以自新课程改革后一直要求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个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结合。但有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层式的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要求都是一样的,导致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没有针对性。一般来说,教材单元当中的写作习题相对固定,但每一個班级大概有40到50人,每一名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都是良莠不齐的,所写作的题目具有统一性,但是对学生来说,其写作难度却是不同的。写作能力稍微较差的学生,表达不清、结构不严谨等。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越来越反感甚至抵触写作。因此,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须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敲门砖,把个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气质类型、性格等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
三、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综合素质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写作生活化的具体要求是教育工作者对习作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具有指导性、基础性以及实践性,即以教师为引导者,把所习作的主题、目标、方式等以生活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从理论实践着手,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外,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且教学途径也逐渐多样化,那么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系统化的写作教学提供廣阔的空间,比如通过阅读相关的报刊进行写作生活化的拓展和延伸,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融入生活作文写与读等。同时,也可以利用现阶段新媒体优势,比如网站、公众号等进行语文写作生活化的拓展延伸。除此之外,可以搜索相关的小学语文写作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筛选出适用于本班级本阶段的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课堂素材,以此提高习作教学生活化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学校可以聘请关于写作方面的专家,开展新时期的写作报告会以及论坛等,积极调动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师素质教育培训。除此之外,马克思曾经说过,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探索出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新思路,以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办公室或者是以语文教研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动员语文教师开展录播课程,及时分享自身所创新的写作生活化教学方式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教学方法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提高学校整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水平。不仅如此,现阶段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各学校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可以由学校组织关于跨学校或者是跨区域的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研讨会,由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合作的探究以及学术的探讨。
(二)拓宽生活化写作教学主体,给予学生多重选择
对写作教学来说,其主题含义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情感,以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那么针对不同写作的主题来说,是非常考究的。一方面,不能过度依赖教材;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生才是受教育的主体问题。那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以教材为蓝本,合理进行语文写作生活化的主题拓展和创新。在拟定主题时,教师可以有意识设计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写作主题,给予学生多样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并谈谈为什么选择这一类主题,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客观的反馈。这不仅是可以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写作的方向,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除此之外,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明确指出或者是询问学生所困惑的原因,并为其下一步写作活动作进一步的指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思维认知,但其逻辑表达能力依然并不具备可逆性。有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没有思路,但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为什么没有思路,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引导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为学生写作扫清障碍。
在写作活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都是教学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忽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综合影响。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即景》的写作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播放不同图景,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随笔性的写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拓宽了新的形式和内容,部分高年级的学生都会接触各类新媒体以及资源,但对这些资源来说,并不完全都是正向的资源,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没有能力进行筛选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选题当中选择出适合自己且具有正能量的主题进行写作。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要和学生有共鸣情绪。这里所提到的共鸣,就是因为部分教师会以自身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教师是具备完善的思辨能力,但是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并不具备健全的思辨能力,那么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放宽态度,放低姿态,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心理,要不断地鼓舞学生融入社会,融入群体,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端正写作态度,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正是语文学科育人的重要体现。教师也可以拓展学生实践活动,比如走进养老院、社区实践等,可以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不仅仅是接触学校教育,也要接触环境教育。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教学被不断强化。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要把学生融入生活,在实践当中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欲望。比如,生活当中所发生的奇遇,并不都是安排好的,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捕捉生活当中的突发事件,并养成随笔的习惯。由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来说,以此作为强化,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拓展生活化写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传统的写作教学指导过于古板化和单一化。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陷入形式化和刻板化写作当中,那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拓宽新的教育渠道。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拓宽了新的形式,可以融入多媒体范文教学、微课教学等。这类创新的写作方式,不仅可以为写作创设相关的生活化情景,还可以为写作提供正确的范例,打造语文写作的高效课堂。因此,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真正把生活融入写作教学课堂当中。
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布置关于“心爱之物”的写作课堂。教师就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去回忆自己喜欢的事物,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带到课堂当中,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去观察学生所喜欢事物的外形特征,以及如何观察,如何做好记录等,做到有物可依,那么观察就更为细致,这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育的途径之一。在授之以渔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是事半功倍的。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随笔写作,把遇到的新鲜事物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这里所说的随笔,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要长篇大论地进行写作,一两句话都可以作为随笔。比如,学生可以记录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片树叶,觉得是秋天的象征。这类随笔就是生活化的象征,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全都是真情实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实现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四)优化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自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各学科的教学要重视评价和反思这一环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备课、备教材、上课以外,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也尤为重要。因为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发挥附属动机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同时提高其教学效率。而教学评价也更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在语文生活化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制订科学且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对每一个学生,其受综合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习作能力也是不同的,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标准,或者是班级写作能力的平均值为标准,这自然会忽视个性教学。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实事求是且有效的评价。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属于羞耻心阶段,希望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鼓励和赞美,以此发挥附属动机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统编版五年级第三单元中“缩写练习”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写作结构、遣词造句、用词等多方面的考量,也可以从学生的写作思维等隐性角度进行引导。当然,也不能忽视对这类学生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写作选题、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的隐性评价,隐性评价也称静态评价,而要对学生写作的过程、情感、态度等进行动态且显性的评价。比如,学生在写作之前用心去准备素材,打草稿,构建基本的写作框架等,这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往往比一个结果更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有一个积极且负责乐观的学习态度,比纯粹地获取分数更有意义。
教师所评价的模式一定是多元化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生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最终评价等多样的形式对学生都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评价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因为对学生的写作来说,看似是一篇简单的写作文章,但其实是学生的诸多心思所在,那么,教师也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篇习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是学生互评,在此之前,教师也要和学生讲清,要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价,不能只评价学生的优点,也要对学生的缺点进行适当的纠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批改之后,发给每一个学生的家长,这样可以结合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还能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听、说、读、写,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现阶段存在学生写作难,教师教学难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要加强习作生活化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意识,拓展习作的主题,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學,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机。总之,拓宽评价的方式,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进行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完善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天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仲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读写算,2021(33):124-126.
[2]朱春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8):37.
[3]杨旭波.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21.
[4]陈晓露.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习作教学探索[J].新教师,2021(4):37-38.
[5]肖博.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26-27.
[6]韩新雄,郑丽晶,刘丽娟.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课堂构建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0(3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