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八年级八班 顾子倩
朝朝只与磨为亲,日日围着石磨转。碾出一团真白玉,转出一方新天地。
——题记
我漫步在乡间小径,目光顺着蜿蜒曲折的小径缓缓向前。小径尽头是一间旧瓦房,一位老者进进出出,不知在干些什么……
我循光而行,来到屋前,但见斑驳的外墙上写着“豆腐坊”三个字。许是岁月风尘漫过,墙上的字已变得模糊,我大悟,原来老者是位做豆腐的手艺人啊。
我有些好奇,于是信步入室,略有年代感的物件摆放整齐,正在拉风箱的老者抬起头来,看着我笑了笑:“姑娘,这豆腐坊是我的父辈留给我的,地方小,你随便找个旮旯坐坐,若感兴趣看我做豆腐的话,只好委屈你站着了。”我应声站在一旁。
老者端来一盆泡水的黄豆粒,用手掌轻搓黄豆,黄豆的摩擦声混着清越的水声,沙沙作响。老者说要先用石磨将黄豆碾碎,他将黄豆依次倒入石磨的眼中,右手推动着木把。一阵“咯吱”声过后,黄豆渣就全部落在石磨底部的盆中了。
老者吃力地捧起大盆。我不解地问:“老爷爷,豆腐坊就您一个人哩!您的老伴呢?”
老者舀一勺黄豆渣倒入粉碎机中,伴着机器的嗡嗡声说道:“老伴去年病逝了,就剩我一个人啦。”他的语调倏忽降了下来,转过头去,亲切地拍了拍机器,“但现在有了它,也比以前省力多了。”
老者眼中重燃起信念的光芒,仿若星辰大海。不知不觉中,最后一滴乳白的黄豆浆落下来,老者将黄豆浆迅速倒入一旁的大缸中,豆浆的香气氤氲在空气中,挑拨着我的味蕾。冲浆好后,老者拿起一个支架,将细布固定其上,缓缓将豆浆倒在细布上,过滤至锅中。老者奋力压榨,手上的青筋暴起,豆浆尽数坠入锅中后,他指着似玉的豆浆说:“这都是农民的心血啊!一点儿都不敢糟蹋!”
老者轻轻盖上锅盖,往灶膛中扔一把柴火,火焰烤着柴棒,烧亮了灶膛,也烧亮了他的心。豆浆烧开了,咕嘟咕嘟翻着泡,老者掀开锅,一股白气直冲屋顶。接下来要点豆腐,老者举起准备好的石膏:“这个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我赶忙补充。“对对,就是这句。”
倒入石膏后,老者举棍搅拌。一圈,底部已有白花花的凝块出现,两圈,豆腐慢慢成型。望着正向外部舀石膏水的老者,我心头油然生出辛酸之感……
“好了!”老人将最后的压制工序完成,长吁一口气。
望着大汗淋漓的老者,我问:“您这么一大把年纪,豆腐制作要这么长时间,您本可以选择安享晚年,为什么要起早贪黑呢?”
老者不假思索地说:“因为热爱,这项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辈子与它分不开了,就认定它了!”
他冲我一笑,那黝黑的眸子里闪耀着坚定不移的光芒。
我告别了老者,告别了那香气充盈的屋子,但老者的那份坚守,那赤诚的目光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夕阳西下,豆腐坊的袅袅炊烟,再次冉冉升起,我知道那是老者永不消失的坚守……
当我再次走进这家豆腐坊的时候,我看到了两个陌生人,后来才知道,一个是他儿子,一个是他孙子。
——后记
点评
选材好,立意高。文章写的是一个老者一直以来经营着一家豆腐坊,这个豆腐坊是从父辈传承过来的,后面还写到了“他儿子”“他孙子”,紧紧地扣住了“坚守”这一主题。
语言美,结构巧。“斑驳”“岁月风尘漫过”“星辰大海”“香气充盈”“袅袅炊烟”……为这篇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与此同时,文章开篇有“题记”,结尾又有“后记”,让整篇文章首尾呼应,紧密连贯,浑然天成。
(崔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