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彦
5月5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生日。为了表达对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崇高敬意,许多人特意选择在这一天参观马克思故里。我也是这些“有心人”中的一个。几年前的这一天,我曾驱车4个多小时,专程前往德国西南边陲城市特里尔。
特里尔坐落于狭长的摩泽尔河谷盆地,依山傍水,绿树环绕。城市里散布着很多气势恢宏的古建筑,但我顾不上欣赏,径直向布吕肯街10号驶去。布吕肯街是市中心一条普通的街巷,路面很窄,单行道。在一幢灰白色三层楼房的门楣右侧外墙上,粘贴着一个编号为10的门牌,门牌下方挂着一块黑色方形铭牌,上书“马克思故居纪念馆”。大门右侧两个窗户之间的墙上镶嵌着马克思铜质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这所房子。
如果不是刻意寻找,我很可能会错过这幢楼房,因为在我的想象中,马克思故居纪念馆的门面一定非常气派,有着很显眼的标志。从马克思故居纪念馆的低调风格可以看得出,当地并不认为这座居所有什么神圣之处,也不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或者思想圣地。当地以平常心对待马克思故居的做法,没有减少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反而让我增加了亲近之感。我伫立在故居外面许久,向我心中的思想圣地行注目礼。灰白色的墙壁,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淡青色的屋顶,建筑整体看上去古朴而典雅。
我满怀崇敬走进纪念馆,从一楼接待室领取了介绍资料和语音导览设备。这里的介绍资料和语音导览设备提供中、英、德、法、俄、西、日7种语言版本,数量之多非欧洲其他名人纪念馆所能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景仰。翻开门口放置的留言簿,中文留言居多,内容都是表达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敬仰之情。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约有10万中国人前来参观,占所有参观者的1/3。于思想源头处寻初心本真,在历史遗迹中悟使命担当——我想这应该是不远万里前来参观的中国同胞们的共同心愿吧。
在一楼展室里,我看到了马克思的出生证、与燕妮的结婚证、家庭合影、死亡证明等珍贵文物,这些资料标示着马克思人生的重要节点。除此之外,一楼展室还介绍了故居历史变迁,展示了马克思和家人在特里尔、波恩、柏林、科隆、巴黎、布鲁塞尔及伦敦等欧洲城市辗转生活的轨迹。展厅中央矗立着一组很大的沙漏装置,哪个地方漏下的沙子越多,就说明马克思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活的时间越长。
资料显示,这幢始建于1727年的楼房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典型的巴洛克式民居楼,近300年来样貌几乎没有改变,马克思出生时就是这样,只是当时的门牌号是664。该建筑临街三层,后楼也有三层,中间是天井小院,前后楼二、三层之间由走廊连接,后院是一个小花园。
矗立于市中心西蒙教堂广场上的马克思雕像成了特里尔一道新的风景。
1818年4月,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了一层的两间和二层的三间房子,一层用作律师事务所,二层供一家7口人居住。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近10万帝国马克从私人手中买下这座当时已成为铁器店的马克思故居,将其改建成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故居被没收,文物遭洗劫一空。直到1947年5月5日,马克思故居被辟为纪念馆重新开放。
沿着实木楼梯走上二楼,首先看到的是马克思父母的卧室以及马克思的诞生之地——卧室后的小房间。这一层的另外几间展室,主题分别为“青年马克思”“政论家和哲学家”“1848年历史时代的转折”“流亡生活”“ 政治经济—— 生活主题”“马克思和工人运动”和“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和实践历程。墙上有许多照片和手稿,玻璃柜里陈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著作,还有马克思的毕业论文和博士学位证书等。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展览的2/3。
马克思故居纪念馆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马克思在伦敦生活时经常坐的扶手椅。
三楼展室玻璃橱里陈列着《共产党宣言》多种重要版本和早期译本,其中第一版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目前存世只有 3 本,尤为珍贵。《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看到陈望道首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心潮更加澎湃。《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出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参观完马克思故居纪念馆,才知道马克思真正的“故居”并不是这里。马克思出生18个月后,他们家便搬到特里尔西蒙街8号。这是他的父亲买下的房产,马克思在這里生活到17岁。
西蒙街8号如今已成为商铺,但墙上仍然镶嵌着一块铜牌,上面镌刻着“马克思居所”。西蒙街是特里尔南北通衢大路中最热闹的一个路段,一直向南而行,来到面包街,马克思上的中学就在面包街与耶稣会士街的交会处。再往南就到了新街,燕妮的家就在新街上。马克思和燕妮从小就认识,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很好的朋友。想当年马克思从家出来,到学校只需往南走约700米,到燕妮家则要多走100米。我漫步在这段路上,想象着马克思和燕妮青梅竹马、结伴游玩的浪漫时光。
故居纪念馆展厅内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中国的书籍。
燕妮是“特里尔城最美丽的女子”,特里尔的贵族公子们都期望得到她的明眸一顾,而她只对马克思情有独钟。在她给马克思的信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初恋味道”:“只要你朝我看一眼,我就会感到恐惧而不敢再说一句话,血液就会在血管里凝结,心怦怦直跳。”才华横溢的马克思在回信中写道:“须知世界上唯独你,才是我灵感的源泉,希望之光,慰藉的神。”
马克思来自中产阶级家庭,成长环境安逸舒适,为什么会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面对我的疑问,特里尔市长沃尔弗拉姆·莱布表示,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塑造了少年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孕育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土壤。“马克思是这座城市的荣耀,我们称马克思是‘特里尔之子’,我为自己是马克思故乡市长而自豪。”
据莱布介绍,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特里尔有1万多居民,大都以种植葡萄为生。1814年莱茵地区并入普鲁士后,这里的葡萄园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外部的竞争,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随之而来的失业和物价上涨导致了赤贫、卖淫和外出移民的加剧,致使该城市超过1/4的人口完全依靠公共救济而生活。马克思家境富裕,冬天能够使用当时很少人用得起的木柴取暖。悬殊的贫富差距,让马克思从小就开始思考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莱布说,马克思对于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也与特里尔厚重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里尔一度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现存著名的历史遗迹“大黑门”就是当时都城的北门。罗马式的大教堂、贵族议事的元老院以及仅剩断壁残垣的凯撒浴场,都见证了特里尔曾经的辉煌。马克思就在“大黑门”附近长大。他对历史一贯而专注的热情正源于这种环境。
不只是这座城市的“罗马痕迹”影响了马克思。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特里尔连同莱茵河畔的其他地区都被划归法国,并且依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因此在足够长的时间里,特里尔都浸润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的氛围中,这种氛围是德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行走在特里尔街头,感觉马克思并没有离去,他的身影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他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特里尔城中充满了马克思的印迹:很多红绿灯都闪烁着他的卡通像,不少公交车上也印有马克思的头像,售卖与马克思有关的纪念品店铺随处可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矗立于市中心西蒙教堂广场上的一尊古铜色的马克思雕像。这是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向特里尔赠送的。自信从容,目光炯炯,这位伟人手拿书本,迈步向前。他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