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东 黄楚明
1.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广东 汕头 515041; 2.汕头市中心医院睡眠亚专科,广东 汕头 515031;3.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汕头 515031
失眠症是指频繁且持续的入睡困难、睡眠障碍、夜间觉醒,导致主观睡眠体验差的睡眠障碍类型[1]。失眠症可引起疲乏、注意力下降、认知功能损害、警觉性降低,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失眠症还可诱发或加重恶劣心境,导致精神功能障碍[2]。近年来随着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工作节奏加快、叠加新冠疫情间歇性爆发的背景下,我国成人失眠症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3],经历失眠症状困扰及功能损害人群不断扩大,已成为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CBT)是失眠症治疗的基础性疗法之一。国内外报道显示,CBT对各类睡眠障碍均有积极疗效,可提升睡眠质量[4-5]。药物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式,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体验,提升睡眠满意度。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 drugs,non-BZDs)具有不良反应小、半衰期短、成瘾风险小、戒断成功率高等优点。鉴于失眠症愈发年轻化的趋势,失眠症治疗除了需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断次数外,应尽可能让患者回归自然睡眠状态,避免长期催眠镇静药物治疗带来的成瘾风险,并减轻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中国失眠症诊断治疗指南”强调:实现改善睡眠质量的同时,应减少药物治疗频率,甚至停药[6]。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鲜有研究涉及。此外,我国现阶段CBT在临床尚处于起步阶段,患者对单纯的CBT接受程度并不高。故本研究将non-BZDs降阶梯疗法与CBT联合应用于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旨在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汕头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睡眠亚专科门诊接诊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6];(2)入组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评分为 0 ~ 14 分,符合轻中度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 18周岁。排除标准:(1)伴严重器官病变、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2)伴躁郁症、精神分裂、人格分裂、癫痫等精神疾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伴酒精依赖、药物依赖;(5)需同时服用抗抑郁药、抗精神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本研究经汕头市中心医院伦理学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 采用non-BZDs降阶梯疗法,入组后给予佐匹克隆片(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053718,规格:3.75 mg)口服治疗,18~60岁成人口服剂量为7.5 mg/d,年龄> 60岁口服剂量减半为3.75 mg/d,临睡前0.5 h服用。服药方法:(1)持续用药阶段:入组4周内,每周服药3~5 d,4周用药睡眠质量无改善(PSIQ评分下降 < 3分或上升),则更换为另一种non-BZDs—酒石酸唑吡坦(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21,规格10 mg)口服治疗,酒石酸唑吡坦剂量为:18~60岁成人口服剂量为10 mg/d,年龄 > 60岁剂量为5 mg/d,每周服药3~5 d,直至达到睡眠质量改善的目的(PSQI下降 ≥ 3分或PSQI总分 < 7分)。换药时逐渐减少佐匹克隆服用量,逐渐增加酒石酸唑吡坦用量,在2周内完成换药。(2)减药阶段:维持2周良好睡眠后,进入减药阶段(减少non-BZDs药物服药频率),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以标准剂量服用non-BZDs:①预期入睡困难;②次日有重要的工作或事情;③上床睡眠半小时后仍旧无法入睡;④夜间觉醒后,半小时内无法入睡,且预期离起床时间>5 h。减药阶段持续8周。(3)停药阶段:持续8周减药治疗后,患者自觉能控制睡眠时,进入停药阶段:①预期入睡困难时候、次日有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上床睡眠半小时后仍旧无法入睡,服药剂量从停药阶段的第1~2周,3~4周,5~6周,7~8周,non-BZDs药物剂量分别为3/4、1/2、1/4、0阶梯式降低。②夜间觉醒后,预期离起床时间 >5 h、3~4 h、2~3 h、< 2 h,药物剂量3/4、1/2、1/4、0阶梯式降低。停药阶段持续8周。患者自接受non-BZDs降阶梯疗法后,每3~4周于睡眠亚专科门诊评估睡眠质量,医师为患者制定用药清单,详细指导患者每个用药阶段的服药方法。non-BZDs降阶梯疗法总计持续22周,包含4周用药实现提升睡眠质量,2周维持良好睡眠质量,8周减药阶段,8周停药阶段,患者完成上一个阶段治疗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治疗。
1.2.2 研究组 在non-BZDs降阶梯疗法基础上采用CBT,CBT在睡眠亚专科门诊独立诊室内开展,干预者为睡眠科医师,CBT形式为面对面干预,共4次CBT,每周1次,每次持续时间约40~60 min。干预前简要向患者说明CBT干预的目的、方式、原理,解答患者关于CBT的相关疑问,以提升其对CBT的依从性。CBT干预内容包含:(1)睡眠卫生教育。指导患者睡前避免服用浓饮料、刺激性食物,剧烈运动,兴奋性的思考、聊天、音视频等行为;尽可能保持睡眠环境安静、光线适宜,使用舒适睡眠枕,保持床铺柔软适宜,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准时上床培养睡意、定时起床;指导患者白天适当参与有氧运动,增加倦意,促进睡眠;夜间觉醒后,无需在意具体的觉醒时间,保持心态平和,继续入睡等。(2)睡眠限制训练。指导患者每日记录夜间睡眠状况,包含上床时间、起床时间、上床至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夜间觉醒时间、日间功能状况。卧床时间 = 起床时间-上床时间;睡眠时间=卧床时间-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时间。计算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L) = 睡眠时间/卧床时间,若SL > 85.0%,则渐进式地延长卧床时间10 ~ 15 min;若SL < 80.0%,则渐进式地缩短卧床时间10 ~ 15 min,直至将SL控制在80.0%~85.0%合理范围[8-9]。若患者夜间睡眠时间 < 6 h,则允许患者日间中午小睡(30~45 min);若患者夜间睡眠时间 ≥ 6 h,则指导患者通过睡眠限制训练的形式,逐渐增加夜间睡眠时间,并尽可能减少午间小睡,以维持夜间的睡眠质量。(3)睡眠认知调整。①客观看待睡眠损害。指导患者客观地对待经历的失眠症,尤其是失眠引起的日间疲乏、精力下降、工作能力降低等问题,强调睡眠时间 ≥ 8 h并不是绝对的,个体经历失眠后存在生理代偿调节机制,睡眠的目的是解除疲劳、保持心情愉悦,并非单纯的足量睡眠后带来的饱足感,指导患者逐步提升对失眠的耐受度,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失眠问题。②睡眠信心调节。睡眠信心是指个体克服面临睡眠困难的信心,良好的睡眠信心被认为是应对失眠问题的关键。指导患者减少对失眠问题的关注,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工作或生活中,而不是陷入失眠引起功能损害、心境障碍的恶性循环内耗中,指导患者采用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增强应对失眠的信心。(4)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从紧张状态下松弛的一种练习,其有助于降低紧张、压力体验,减轻入睡困难、觉醒等神经系统控制的警觉性。①肌肉放松训练。舒适的体位下,从上至下,依次对头部、颈部、躯干、腰部、臀部、大腿、四肢等可控制的肌肉开展放松训练,肌肉收缩5 s、放松 5 s为1个循环,连续10个循环,每日2~3次。②呼吸放松训练。吸气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吸气过程,呼气时将烦恼、焦虑情绪随呼气过程排除体外,每次3~5 min,每日2~3次。③正念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静坐,播放喜好的音乐,觉察当下负面想法、情绪、异常身体感觉带来的不适感,转移注意力至憧憬的环境中,如美丽的沙滩、广袤的田野、温馨的家庭,设想融入在憧憬的环境中,与之融为一体,身心舒适,体验积极情绪变化的感觉,并与此前不适感进行对比,体验二者的差异,学会情绪的控制及身心的放松。每次5~10 min,每日1~2次。
1.3.1 主观睡眠质量 采用PSQI量表评价,该量表包含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7个维度,得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对比时间为患者入组时、治疗22周时。评价方法为向患者发放量表,按量表内容主观评价。
1.3.2 客观睡眠指标 采用华为荣耀手环6监测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监测心率信号中的窦性心律间期序列和呼吸信号,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技术分析二者的相干度和互谱功率,后生成睡眠期间的心肺耦合动力学频谱,该监测方式与传统的脑电波监测方式有较好的契合度[10]。监测参数包含睡眠时间、深睡眠比例、浅睡眠比例、快速眼动睡眠比例、夜间觉醒次数。对比时间为患者入组时、治疗22周后,两个时间点连续监测2个夜间睡眠情况,所得数据取平均值。
1.3.3 治疗22周时non-BZDs服用情况比较 记录患者治疗第22周时non-BZDs服用情况,包含足量服用药物比例、减量服用药物比例、停药比例,以评价在22周的治疗末尾,失眠症患者摆脱non-BZDs依赖情况。足量服用药物:第22周时服药频率 ≥ 3次,每次non-BZDs基本足量服用(3/4~1的标准剂量);减量服用药物:第22周时non-BZDs服药频率< 3次,或non-BZDs服用剂量明显下调(< 3/4标准剂量);停药:第22周时,不借助non-BZDs,即可维持主观良好的睡眠质量。评价方法:第22周时,要求患者记录non-BZDs服用情况,报告给医生。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在22周的观察期内,对照组脱落3例(未能有效随访),主动退出4例,剔除2例(服用了其他药物);研究组脱落2例,退出3例,剔除1例。对照组共36例,研究组共39例纳入最终分析。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失眠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n(%)]
表1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n(%)]
注:慢性失眠:失眠病程 ≥ 3个月;短程失眠:失眠病程 < 3个月。
基线资料年龄(岁)性别对照组(n = 36)37.75 ± 8.64研究组(n = 39)37.51 ± 9.04 t/χ2 0.117 0.022 P 0.907 0.822男女16(44.44)20(55.56)18(46.16)21(53.8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未婚在婚离异/丧偶工作状况无业就业中失眠类型慢性失眠短程失眠0.2800.869 10(27.78)13(36.11)13(36.11)9(23.08)14(35.90)16(41.03)1.0270.599 10(27.78)22(61.11)4(11.11)13(33.33)24(61.54)2(5.13)0.0330.855 5(13.89)31(86.11)6(15.38)33(84.62)0.2320.630 24(66.67)12(33.33)28(71.79)11(28.21)
研究组患者治疗22周的PSQI量表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分)
注:PSQI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时间入组时t P组别对照组(n = 36)研究组(n = 39)22周时PSQI总分10.62 ± 1.74 10.67 ± 1.79 0.123 0.903 9.80 ± 1.52 9.06 ± 1.37 2.218 0.030对照组(n = 36)研究组(n = 39)t P睡眠质量1.53 ± 0.18 1.54 ± 0.19 0.234 0.816 1.36 ± 0.16 1.28 ± 0.13 2.385 0.015入睡时间1.47 ± 0.16 1.49 ± 0.17 0.524 0.602 1.33 ± 0.15 1.26 ± 0.12 2.240 0.028睡眠时间1.56 ± 0.20 1.57 ± 0.21 0.211 0.834 1.39 ± 0.17 1.30 ± 0.15 2.435 0.017睡眠效率1.58 ± 0.21 1.59 ± 0.22 0.201 0.841 1.50 ± 0.18 1.41 ± 0.16 2.292 0.023睡眠紊乱1.42 ± 0.18 1.41 ± 0.17 0.247 0.805 1.36 ± 0.15 1.28 ± 0.14 2.389 0.020催眠药物1.64 ± 0.23 1.63 ± 0.25 0.180 0.858 1.58 ± 0.20 1.41 ± 0.16 4.079< 0.001日间功能1.42 ± 0.15 1.44 ± 0.16 0.557 0.579 1.28 ± 0.14 1.12 ± 0.11 5.526< 0.001
研究组患者治疗22周时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客观睡眠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客观睡眠指标比较()
时间入组时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P 22周时 对照组研究组t P睡眠时间/h 5.55 ± 1.14 5.62 ± 1.16 0.113 0.910 6.08 ± 1.22 6.74 ± 1.26 2.301 0.024深睡眠比例/%17.62 ± 2.46 17.55 ± 2.51 0.122 0.903 18.30 ± 2.58 18.54 ± 2.67 0.395 0.694浅睡眠比例/%70.45 ± 12.31 70.30 ± 12.42.0.053 0.958 69.30 ± 11.75 72.42 ± 12.65 1.104 0.273夜间觉醒次数/次1.68 ± 0.27 1.72 ± 0.29 0.617 0.539 1.34 ± 0.18 1.06 ± 0.14 7.552< 0.001
治疗22周时,研究组患者足量服用non-BZDs比例低于对照组,停药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治疗22周时non-BZDs服用情况比较[n(%)]
non-BZDs降阶梯疗法通过处方药推荐的标准剂量服用,于4周左右寻找个体适宜的non-BZDs种类、服用频率,短期内减轻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维持2周的用药后,步入减药阶段,将规律的服药频率打破,设置服药标准,以减少non-BZDs服用频率;停药阶段,进一步阶梯式的降低non-BZDs服用剂量,最终实现停药的目的。由于个体对减药与停药的耐受程度差异较大,non-BZDs降阶梯疗法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实现终止药物治疗的目标[11-12]。
CBT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式,张远凤等[13]前瞻性研究发现,持续3个月的CBT疗法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成效优于药物疗法。Zachariae等[14]对11项研究共1 460例失眠症患者接受CBT的Meta分析显示,CBT对于改善失眠严重程度、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入睡后觉醒、入睡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治疗后的夜间觉醒次数有显著成效,且患者接受CBT的持续时间与改善效应有正相关性。CBT对失眠症患者不仅有短期疗效,而且患者掌握相关技巧后,长期坚持应用,可持续性改善睡眠质量,预防或减轻心境障碍。研究显示,CBT联合non-BZDs治疗,失眠症患者短期内睡眠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在获得相对满意的睡眠质量后,可逐步减少non-BZDs服用量或逐步停药[15]。Morin等[16]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将160例持续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CBT组与CBT联合non-BZD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6周(56.0%vs.43.0%)及6个月时(68.0%vs. 42.0%),失眠缓解率显著高于CBT组。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22周的PSQI量表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说明CBT联合non-BZDs降阶梯疗法与non-BZDs降阶梯疗法相比,改善失眠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疗效更佳。CBT可协助患者建立与失眠有关的正确认知行为,减轻失眠引起的负面心理,提升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关联功能损害。non-BZDs通过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上的特定受体位点结合发挥作用[17],在缩短入睡时间、维持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两者可能通过独立的途径发挥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功能。多导睡眠图是评价睡眠状况的金标准,但由于对监测场所、监测技术要求较高,且多电极安置可引起患者心理不适,影响睡眠质量,在临床普及度不高。手环佩戴方便、轻薄、无电极、价格低廉,易于被患者接受,现已逐渐用于睡眠质量的客观评估[18-19]。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22周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CBT联合non-BZDs降阶梯疗法,对于失眠症患者的客观睡眠质量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仅采用non-BZDs降阶梯疗法虽强调了在维持良好睡眠质量一定时间后,逐渐减少服药频率与服药剂量,甚至停药,但在戒断过程中易引起失眠反弹,导致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CBT联合non-BZDs降阶梯疗法,或存在2种独立的睡眠调节机制,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效果更好。
non-BZDs是治疗失眠症的常见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嗜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口干、口苦)等不适反应。此外,长期应用non-BZDs可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药物残留可导致运动功能失调、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有损患者身体健康[20]。因此,non-BZDs常用于短期内失眠症状的迅速改善,在维持一定时间的良好睡眠质量后,减药与停药是必然的选择,尤其在年轻的失眠症患者中,更应注意non-BZDs药物戒断的问题。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22周时,non-BZDs药物足量服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停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CBT联合non-BZDs降阶梯疗法有助于实现轻中度失眠症患者对non-BZDs的戒断。这与轻中度失眠症患者经CBT维持了较好的睡眠质量,应对睡眠的信心与能力增强有关。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数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此外,客观睡眠质量评价方面,选择了手环监测,监测可靠性不及多导睡眠监测仪;最后,non-BZDs降阶梯疗法治疗轻中度失眠患者,缺乏相关参考,相关方案存在优化空间。
综上,与仅采用non-BZDs降阶梯疗法相比,CBT联合non-BZDs降阶梯疗法治疗轻中度失眠症患者,患者的主观、客观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更好,对non-BZDs戒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