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璟|浙江省金华市青春中学
2020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教育过程作出统筹规划,旨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过去经常被忽视的劳动教育重新提上日程。《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教育内涵与目标”“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等内容作出进一步规定,以便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1]。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落实需要借助一定载体,而思政课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过程,且其一体化成为趋势,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平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劳动教育应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其实践有以下路径(详见图1)可循。第一,课堂教学是集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唯有借助课堂这一平台,劳动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才能得以集中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第二,课外活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阵线。依托课外活动,劳动实践能够得到落实。第三,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环境,宣传劳动榜样,弘扬劳动价值,鼓励学生自觉投身劳动实践。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长期身处某种校园文化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校园文化这一特性与显在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相对应,并以潜在的方式塑造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因而以虚线框表示)。第四,评价体系能够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熏陶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成效,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发掘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图1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阵地,是学生集中获取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平台。课堂教学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形成。要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首先需要使其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中,关于劳动的知识、价值观才能得以集中有效传授。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都已经包含了劳动教育的内容。
小学教材中已存在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出现了“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等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家务活动;二年级上册中的“我是班级值日生”“装扮我们的教室”等,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四年级上册又再次强调参与家庭劳动的重要性,“这些事我来做”“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明确了为家庭出力的意义;四年级下册则将目光转向他人,指出人的衣食来源、美好生活离不开千万劳动者的贡献,引领学生对社会上的劳动者作出正确评价;五、六年级也包含了重视劳动、热爱劳动的相关内容。劳动教育实际上已经贯穿小学思政课,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材相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内容、依托的材料,绝大多数取材于实际生活,与现实实践具有密切关联。这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规律。从日常生活的具体案例入手,不仅有利于其更容易理解劳动的价值、明确自己的责任,而且能引导其投身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将课堂知识直接转化为实践。
中学教材也包含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应当“积极奉献社会”,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同时在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中指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投身国家建设。这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劳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正是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具体劳动,从而达至对劳动的深刻认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要求学生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其一,公民享有劳动权,即“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其二,劳动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基本义务,需要公民自觉履行。统编教材《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综合探究部分,再度强调劳动、创业等行为的价值,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的意义,依靠自主探究深化对“弘扬劳动精神”“投身创新创业”的思考。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则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就业创业,明确劳动法律条文,为做“明白的劳动者”铺平道路。高中课堂教学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理论,从更为宏观、抽象的层面发掘劳动的内蕴。
与中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材相比,高校不仅在思政课中加入了劳动相关内容,而且编纂了专门分析劳动教育的教材,将其作为开展思政必修课的重要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教材,适用于高校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这些教材较为完整地梳理了劳动理论,总结了劳动的价值、功能和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宣传了劳动精神,而且通过陈述劳动模范王进喜、陈素丽等人的事迹,强调劳动对于个人乃至集体的重要意义。此外,这些教材还着眼于剖析当代社会的劳动现象,如“996”现象等。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实施教育,不足以培养人才,唯有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也需要课外活动加以辅助。
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是较为常见的课外活动形式。相对于需要达成既定目标的课堂教学来说,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更为多样、气氛可以更加轻松。事实上,无论是主题班会还是专题讲座,都可以视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主题班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围绕既定议题展开知识共享、热点讨论是其主要形式;而专题讲座则更为关注讲述个人经历。当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展这类课外活动,以其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育。例如江苏省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各班级召开“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学生在班主任的主题讲解和情境设置中感受劳动的重要性[2]。又如浙江省慈溪职业高级中学开展以“学习劳动技能,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线上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在统一聆听劳模故事之后,又在线上开展对“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该如何迎接当今社会各类挑战”议题的讨论[3]。同时,劳动专题讲座的大量举办也推进了劳动教育。如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举办2022年劳动教育宣传月“劳模进校园”系列讲座,通过劳模亲身经历引发学生投身劳动的积极性[4]。相较而言,中小学更多采用生动活泼的班会形式,而高校则多运用讲座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专题调研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外活动形式。这一形式不仅能够凸显传统课外活动的优势,即辅助课堂教学巩固学生认知、深化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其走出学校“象牙塔”,关注社会变化,在调研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探索能力。相比于其他课堂活动,专题调研不是短期的,一些调研活动甚至会持续较长时间。调研活动的持续性能够予以学生长期影响,甚至一些长期调研活动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这种课外调研活动也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在意蕴。围绕劳动教育的调研活动涵盖多类内容,譬如对中外劳动理论进行梳理,或是对劳动纠纷、创业就业等现实劳动问题进行讨论,或是对模范劳动者进行采访等。
劳动实践是较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落实劳动教育的课外活动方式。劳动实践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劳动中提升技能、感受劳动的意义。毛泽东从宏观上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5],在微观层次上审视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亦是同理。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论的确切性,并在习得的理论之中增补自身独特的理解。可以说,缺乏劳动实践的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不同学段开展的劳动实践既有分别,又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小学阶段,劳动实践与课堂教学配合,家务活动、班级活动是主要的实践方式。中学阶段,一些学校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大学阶段,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更为多样,小至校园公益服务,大至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可见,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劳动实践的水平也不断提升。
校园文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建筑设施、规章制度、主题活动表现出来,彰显校园独特性,并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王丽娟在强调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时指出,“高校校园文化能优化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环境感染力、提供文化引领力、强化制度规范力、推动实践创新力”[6]。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价值,中小学校园文化亦如此。校园文化能拓展思政课的空间,成为其载体之一。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同样也需要融入校园文化。
在小学阶段,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构建主要有以下形式。第一,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当前,多数小学会定期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与劳动相关的主题活动,借助其开展班会、文艺展演,集中宣传劳动的意义。此类活动通常有统一主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其通俗、日常的特性也容易为小学生接受。一些地区对这一校园文化相当重视,要求学校按照政策定期举办。例如,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每年五月的第二周设为全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以便更为深入地实施劳动教育。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家庭、校园劳动实践,并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更在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劳动的习惯。在小学阶段着手培养,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第三,借助走廊张贴画、建筑、横幅标语等器物宣传劳动的价值,同样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学生心智更为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因而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其一,学校可召开劳动讲座、印发劳动读本,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劳动方面的理论知识。如果说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停留在日常生活表层,只是为了唤起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那么进入中学,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应更加深入、系统。其二,学校应引导学生参加层次更高的实践活动。小学阶段参与的实践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或是家庭,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的定期化、体系化、制度化,能够成为构成校园文化的独特内容,从而推进劳动教育的多维度开展。
大学阶段的校园文化建设更为多样化、个性化。当前,大学在推广劳动教育时采用了很多新的方式,例如:依靠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新媒体,发布与劳动相关的推文、视频,通过小说、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宣传劳动观念;组织各类赛事,在师生互动中明确劳动价值;筹备劳动专题项目申报,依托科研形式深化对劳动理论与实践的考察;开展劳动主题讲座,在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中传授劳动知识等。这些形式一方面具有新颖性特质,能够吸引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更具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及时评估教育质量,总结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优质经验和失误教训,以帮助提升教育水平,更高效高质地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同样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及时对教育效果作出反馈。
当前,大多数学者在思考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时都会提及CIPP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型由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与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部分”[7],与传统评价模式不同,这一评价模式不仅关注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估,更关注对教育的全过程、各因素进行评估。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全面审视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忽视每一个环节,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结果导向评价模式更为有效。同时,这种重视整体性的评价模式真正有助于修正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这些优势使得CIPP教育评价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而传统的结果导向评价模式仅仅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由于缺乏全局视角,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影响教育目标的症结出现在何处,更无法为破解问题而对教育过程进行统筹协调。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需要依托CIPP教育评价模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为顺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趋势,大中小学之间的教育评价体系也需要相互衔接、层级递进。在背景评价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都需要关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置是否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置是否符合课标要求”等问题。同时,对这些要素的具体评价则需要体现个体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例如,对“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设置是否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评价,需具体考虑大中小学学生不同的身心状况,随学生身心发展而提升教育深度、提高课程难度。在输入评价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需关注硬件资源、教育环境等因素。在过程评价方面,需对学生、教师、教育氛围进行综合评估。而在结果评价上,需要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等要素作出评估。总的来说,针对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评价,在整体上应当遵循评价模式的一致性要求,以保证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但同时在具体的评价内容上,则需要根据各学段教育的差异得出特色化的结论。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8]因此,无论是对哪一学段的劳动教育进行评估,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这一目标上来。目标上的一致性,也契合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深刻内涵。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是近年来出现的教育热点,其发展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一些学校、教师已经开始这一方面的尝试,但我们在获得宝贵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劳动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的现象?如何保证大中小学之间的劳动教育能够顺利衔接而不产生脱节?如何解决不同学段之间劳动教育评价不一致的问题?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与大中小学思政课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