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妮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学科,进入我国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目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和高等音乐专业院校基本都已开设了这一专业,或设置相关的课程。在专业艺术院团中,钢琴艺术指导也作为一个独立且需求量极高的岗位备受重视,这足以体现钢琴艺术指导在音乐教学、创排、表演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然而,大众对于这一学科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钢琴伴奏的层面,这种理解方式无疑是片面的。接下来,我将从学科的背景内涵、专业能力与教学重点三个角度,全面介绍钢琴艺术指导这一学科,为大家揭开钢琴艺术指导这一职业在台前幕后的神秘面纱。
提到钢琴艺术指导,许多人会第一时间把它与钢琴伴奏画等号。诚然,钢琴伴奏是钢琴艺术指导很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它绝不是全部。说到钢琴伴奏,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有着“二十世纪伴奏之王”和“世界近代鋼琴伴奏之父”之称的英国钢琴伴奏家杰拉尔德·穆尔(Gerald Moore)。穆尔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伴奏家,一生献身于钢琴伴奏事业,把钢琴伴奏的艺术性和专业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穆尔从1926年开始为独唱歌唱家伴奏。他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把握精准,钢琴演奏水准和艺术造诣极高,对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及作品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从事钢琴伴奏事业的四十余年间,他与全世界几乎所有顶级的歌唱家和演奏家进行过合作演出,在伴奏艺术领域的造诣极高,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穆尔曾在欧美各国举办讲座和大师班,演讲的内容被整理成为《无愧的伴奏家》(The Unashamed Accompanist)一书。此外,他还著有《歌唱家与伴奏家——五十首歌曲的诠释》(Singer and AccompanistThe Performance of Fifty Songs)、《我太响了吗?》(Am I Too Loud?)、《诗人之爱——舒曼声乐套曲》(Poets Love-The Songs and Cycles of Schumann)等著作,为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为之后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穆尔本人也先后四次被授予了以往只为独奏家颁发的“法国唱片大奖”,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奖和维也纳沃尔夫金质奖章。
长期以来,钢琴伴奏者作为一片“绿叶”,映衬着聚光灯下光彩夺目的独唱或独奏家们,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投入到作品的研习和演释中却鲜为人知。实际上,钢琴艺术指导这一职业早在歌剧艺术诞生初期便出现了。早期的钢琴伴奏者主要使用羽管键琴为声乐表演者伴奏,后来随着钢琴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主要用钢琴为歌者伴奏,并在排练与合奏时起到一定的“指挥”作用。随着艺术歌曲的产生与繁荣,作曲家们致力于将这一相对短小但十分完整、独立、潜力巨大的音乐体裁发挥到极致。除了穷尽歌曲旋律的发展、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们把眼光投向非常容易被忽略的钢琴伴奏。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在内的诸多作曲家们在艺术歌曲中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探索,钢琴伴奏在其中的作用逐渐丰富和突出。在舒曼的不少艺术歌曲中,钢琴独奏篇幅之大,钢琴声部编写之完整、精彩,几乎可以被作为独立的钢琴独奏作品进行表演。
到了浪漫主义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雨果·沃尔夫(Hugo Wolf)的作品更是将钢琴声部的艺术魅力展现到极致。沃尔夫被认为是舒曼之后最伟大的德奥作曲家,其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多达两百七十余首,他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创作艺术歌曲为主的作曲家。沃尔夫喜欢用诗歌作品集作为创作素材,代表作品包括《诗歌集锦》《莫里克诗歌歌曲集》《歌德诗歌歌曲集》等。沃尔夫的艺术歌曲继承了舒伯特以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同时,他的创作还受到了瓦格纳的影响,重视“戏剧”对音乐的基础影响作用,将大量“乐剧”中的创作技术运用到了歌曲创作中,注重歌词的自然重音、韵律与分句对旋律结构的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