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舒娅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挫折”这个话题。所谓挫折,就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有大有小,可能是考试不理想、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也可能是意外受伤、家庭发生变故等。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常常会觉得不开心、不舒服,甚至想哭——它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糟糕的感受啊!但是,如果我们能正视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那么挫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有耐心、有智慧,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挫折就像游戏里的小怪兽,我们通过一次次打怪升级,能获得更强大的战斗力。那么,遇到挫折时,我们该怎样战胜这个“ 小怪兽”,获得成长呢?
首先,要调整心态,不要让自责、焦虑、怨怼等消极情绪缠绕着自己——别还没开始战斗就被困难吓跑了!你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把精力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其次,你可以想办法获取更多的信息或者求助他人,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解决问题。请记住,遇到困难时,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依赖自己。你可以勇敢地向父母、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清晰地告诉他们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与他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将收获宝贵的成长智慧。最后,要学会反思、总结。战胜挫折后,要梳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总结自己用了哪些办法,从中收获了什么。这样,下一次你就可以自信地面对相似的困难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借助心理学领域的“3I”,即“ I have(我有)”“ I am(我是)”“ I can(我能)”三方面,进行自我引导,增强面对挫折的心理韧性,塑造积极的态度和自我意识。
“我有”提醒你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表示感激和认可,例如温暖和谐的家庭,友好亲密的朋友,团结友善的班集体等,这些都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力量与支持。
“ 我是”告诉你要以积极的方式描述自己,获得自我肯定。我们不要只关注自己的不足,长期用负面的语言和思维描述与构想自我,因为这样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遇到挫折时很容易悲观、失望,无法理性分析、积极面对困难。而当我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坚定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并运用优势主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我们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遇到挫折时也能乐观分析、解决问题,不会陷入自我怀疑。
“我能”意味着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情,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先设立一些目标,将注意力集中投入自己能控制的地方,并努力行动。例如“我这周能收拾好房间”“我这个月每天记三个英文单词”“ 我这学期能完成一次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逐步增强自信,拥有坚毅的品格,提升抗挫力。
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引导我们学会适应环境,增强我们的勇气和信心,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正视挫折,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开动脑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想办法解决,就能打败挫折这个“ 小怪兽”!
讲给爸妈听
对于家长而言,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最难的是不知道如何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持。随着青春期的发展变化,青少年开始寻求独立。对此,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们寻求独立并不是要在感情上和你们疏远。家长要学会在情感上始终和孩子保持联络,引导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有些权威型的父母虽然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建议,想要帮助孩子积极面对挫折,但似乎收效甚微。
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发现父母过于武断,一味地指责自己,不能倾听自己的想法,很快就会不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便父母想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些支持,孩子也很难再次敞开心扉。所以,家长对孩子除了在物质生活上予以照顾,更需要在精神层面给予关爱和指导,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学会以乐观的态度、善意的方式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并告诉孩子,挫折只是一种暂时的困境,不是永久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