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改进建议

2023-04-29 19:01徐炜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19期
关键词:农田耕地资源

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在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逐步推进,部分农村地区的耕地受到破坏。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旨在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方法,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关键词:耕地保护;建议

DOI:10.12433/zgkjtz.20231929

耕地资源与广大农民自身的利益存在直接联系,在保障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工作中,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较为关键,然而,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一定困难,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分配土地,优化资源的配置比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率,释放耕地资源,带动城乡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耕地保护工作已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最大特点是把耕地保护放在自然资源管理的优先位置,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用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带位置带边界层层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数—图—实”相符。在这些措施中,省级要确保耕地数量充足,位置稳定,布局合理;以县为单位,区分耕地保护的主要职能,对耕地保护的数量、空间、生产力和生态指标进行分类。

政府部门通过保护耕地能实现保护农田的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对于耕地保护工作而言,主要工作内容是增强民耕地保护的意识,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为农作物提供更加稳定的生长环境,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此外,保护耕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合理性。

二、耕地保护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各级政府增强对耕地保护的重视,明确政府工作责任

各地政府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时,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耕地保护意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确保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人,明确负责人的保护职责,制定思想改进的目标,明确耕地保护的内容。工作人员在开展耕地保护的同时要履行自身的职责,敢于承担责任,脚踏实地,提高耕地保护工作落实的效率。此外,可以适当调整现行的干部任用机制,对工作意识不清晰、态度存在问题、不了解当地发展需求的干部,必要时追究相关责任。如果部分干部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应交由相关部门追责。规划农村基本的耕地资源,落实国家下发的农田保护政策,在保证现有农田面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耕地资源面积,既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实力和现状,还要综合考虑农田保护的效益和区域的未来发展。

(二)加大耕地保护投入

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有效运用多种投资政策的综合功能,只有不同投资政策间高效连接,才能构成强劲的推动力量。应遵照“项目以规划为指引、资金以项目为主导”的原则,持续健全丰富投资体系,全面发挥制度优势。在此期间,应不断改进投资架构,充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尽早形成实质上的工作任务,提高投资的实际效果。

1.加大耕地保护科技投入

有关部门从以下三方面加大耕地保护科技投入:第一,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管理水平,以质量为基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管理效益。第二,农业科技部门履行自身的职责,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管控水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三,其他农业部门做好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本预算。确定粮食价格,确保农民通过种粮卖粮获取足够的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强农民保护农田的意识,保护农田的积极性。

2.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

在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方面,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效落实中央颁布的耕地保护政策,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农业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二,在农业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第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设施建设项目中,提高地区内耕地的生产总值,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比例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第四,在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方面增加资金投入,研发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步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三)建立经济补偿机制,激发耕地保护积极性

目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下,耕地保护工作必须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为基础,确保大量的耕地可以正常耕种和运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耕地的作用,但也会影响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因此,在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时,各地区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政府和农民参与耕地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土地分配的合理性,确保土地利用利益最大化。政府部门结合区域内的耕地面积和破坏现状制定完善的基金补偿制度,补偿标准按照耕地的面积有效落实,对受保护的耕地因其他建设遭受破坏的予以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四)完善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使耕地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然而,地方政府在落实法律法规的同时依然存在操作不当、规定内容欠缺的问题。在规划建设用地时,存在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因此,第一,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惩占用耕地的行为,提高占用耕地进行其他建设的资金成本,减少建设比例和占用耕地的面积,在确保足够的经济效益方面,促使建设单位自觉对土地做好集约利用。第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第三,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两屏两廊”生态安全格局。第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有序推进生态退耕,合理调整生产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时指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此,第一,地方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内容推动生态退耕。第二,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壮大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农林深加工产业,培育地区标志品牌。第三,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培育森林康养基地,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第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积极推行耕地储备制度

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优化耕地保护政策,以此杜绝耕地储备资源匮乏的现象。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之前,全面评估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了解资源匮乏的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治理耕地,确保治理过程达到政府规定的环保需求。以开发为基础,整理耕地,实现变废为宝。对于小规模零散的耕地开发工作,采用占补平衡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不断提高耕地土地的利用率,不会破坏耕地使用的质量;另一方面,能不断平衡土地资源匮乏区域,缓解区域压力。

第一,健全统一机制。制度产生会历经摸索、试点、编制三个时期,目前“田长制”处在摸索、尝试时期,且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各个地区在实施过程中,管理方式、标准、责任分工存在差异,亟待有关部门颁布规范的机制。只有实现制度的规范化、模式的一致化,“田长制”在实施过程中才能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

第二,明晰职能任务。“田长制”采用“横向部门与竖向级别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从“横向部门”的层面而言,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多个机构的协同。为此,应确定工作开展的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共同落实管理职责,明晰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从“竖向级别”的层面上看,应实施耕地安全党政责任制度,在逐级落地过程中,明确责任,同时明晰“田长”在农田规范化农田打造、耕地保护有关制度推广、耕地管控、“非粮化”监督管理等职能,让“田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

第三,构建考评机制。“奖惩并存”是推动制度落到实处的科学举措,在耕地保护方面有很大成就的地区、个人予以奖励,以此激励取得更显著的成果;对“田长制”落地取得理想效果的基层田长予以奖励,发挥自身职能的主动性。把耕地保护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相关联,对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进行约谈,对履职不理想的按规定追责。

第四,加大农田保护宣传力度。农田保护不可仅依托“田长”,应全员参与,在“田长制”实施期间,加大宣推力度,提高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保护耕地,同时丰富人们的参与途径,引导社会监督力量,打造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耕地保护新风尚。

(七)加强后续管理,创新监管方式

第一,地方政府部门对复垦的土地进行整理,提高持续利用率,结合区域耕地的保护情况,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导农民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管理效率。

第二,在管理后期中,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科学性,既要确保耕地的生产水平和效率,避免发生新增耕地变成荒地的现象。

第三,确保耕地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重视“土宜”理论的应用,主要围绕农产品与耕地健康构建新的耕地评价监测体系。

第四,区分影响耕地健康与农产品安全的因素,例如,稳定因素、易变因素、特色因素等,按照耕地健康诊断实现对症下药,采取分类、分级的耕地资源保护措施。对于无污染、高等级的优质耕地资源,要重点且优先保护;对于轻微污染、中低等级的耕地资源,安全使用,确保自然恢复。例如,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效土层厚度、减少农业生产中对耕地资源的损耗,进一步提高耕地的质量。对中重度有污染的耕地资源,要进行严格的管控,直至退出农业生产;对于有优势的耕地资源,发挥绿色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发挥农作物尤其是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

(八)集约利用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从客观角度来看,城建和耕地保护二者间存在一些冲突,城市要想拓展规模,必定会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在城市建设和农田保护的均衡方面,第一,城市需迅速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促使二者实现长效发展。在城建过程中,采用“土地集约化”模式,尽可能降低对农田的占用比例,解决城建和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人口,城市人均土地占用量比乡村小,土地使用率较高,而城市化让乡村人员向城市转移,有利于释放农田潜能的搬迁,让宅基地、非农土地腾退,转变为农田,增加农田面积,使农户采用科学的集约化农业运营模式,以此提高农业产能,提高粮食产量,实现长效发展目标。

(九)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应结合社会、生态、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健全发展体系,让可持续产量与持续升级的资源储备呈现均衡状态。一方面,减少经济条件较差对乡村农田的制约,在确保持续土地供应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应以发展的视角审视,土地的长效使用与生态的长效发展密切关联,要实现人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需要确保土地资源稳定性,基于此,深挖土地潜力,不断提升生产水平,促使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匹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不断落实,各地政府应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耕地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理的保护措施,因地制宜,提高耕地农作物的种植质量,避免耕地受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破坏,提高区域生态文明程度,保护耕地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斌.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1(02):51-52.

[2]郑庆宇,尚旭东,王煜.耕地保护何以难:目标、实践及对策——来自西部粮食主产区的观察[J].经济学家,2023(04):98-107.

[3]甘剑伟,潘丽娜,黄沿程.耕地“守护神”——广西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纪实[J].南方自然资源,2022(11):9-13.

[4]石鑫.耕地保护价值认知、地权稳定性与家庭农场耕地保护行为——以山东省313家种植类家庭农场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05):44-48.

[5]练勇.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建议[J].西部资源,2022(03):180-182.

[6]周岩.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走到底[N].中国食品报,2023-02-20.

[7]李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耕地保护法治研究[J].山西农经,2022(23):32-34.

作者简介:徐炜(1984),男,江西省永新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全省耕地保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研究和事务性服务支撑工作。

猜你喜欢
农田耕地资源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保护耕地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农田创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