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特点
倡议书类应用文题型通常设置在高考政治试卷某一主观题的最后一问中。此类题型是一种宣传性和鼓动性都非常强的文体,需要鲜明的论点、有力的论据和周密的论证。此类题型要求运用学科术语,除了需要具有完备的论证逻辑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煽动性。
此类题型立足思维开放、知识开放,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价值取向。同时,此类题型能够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是高考命题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的重要体现。
解题方法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保护生态环境的倡议书”。
2.称呼: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XX同胞们:”等。
3.正文: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行动。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典例展示
(2023·全国专题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中国正在谱写的湿地保护新篇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润泽子孙,惠及世界。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保护湿地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请你以育才中学环保社团的名义,写一份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倡议书,向广大市民发出号召。(要求:围绕主题,富有启发性和号召性,蕴含哲学道理,字数在150-250字。)
参考答案:示例:
倡议书
全体市民: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因此,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为绿色生态中国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郑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汇聚起磅礴之力,像爱护我们的肾脏一样来爱护我们的湿地,共同保卫我们的绿色家园!
育才中学环保社团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