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功勋
满怀崇敬和虔诚,伴随灿烂的阳光,穿越黄土高原,我走进了心仪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走在杨家岭,我情不自禁地在一孔孔窑洞前停留。窑洞里陈列着的木桌、木椅、笔砚、油灯让我凝神思索,使我仿佛看到伟人在陕北的严冬之夜伴着寒冷挥毫疾书,起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仿佛看到那张简易而粗糙的桌子前,伟人正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笑风生,发表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愧为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
当我随着“朝圣”的人们走进朴素的枣园,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水沟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这不是一条平常的小水沟,它就是有名的“幸福渠”,它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一种沧海桑田世事变幻的记忆。我想,昔日的“幸福渠”一定是清水潺潺,浇灌出画家笔下美丽的陕北田园风光。
登上宝塔山,已是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染红了宝塔。我抚摸着那些被风霜磨砺、焰火熏黑的宝塔的古砖,抚摸着呼啸的枪炮子弹留下的痕迹,不能不浮想联翩。塔上的每一块青砖,每一个弹洞,都记录着曾经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倾情讲述着那些叱咤风云的壮举……
转身北望,蜿蜒曲折的延河像天际飘出的一条游龙,从层层叠叠的山峦间流过。滚滚延河,滔滔流水,曾经激荡着全国老百姓的愿望与期盼。无尽的黑暗是如此沉重,夜幕一样笼罩着神州大地。而在陕北山区的延河边,升起了照耀着中国的“红星”。于是,全国知名的作家、记者来了;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白求恩、斯特朗、斯诺、史沫特莱、马海德来了;就连张学良、赫尔利都怀着不同的心情来到延安,站在延河边上感受它的热风寒霜……我们现在虽然无法揣摩他们当时的心境,但可以想象,谁也不敢漠视这小小的延河,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历史必将在这里改写,旧制度将被延河的浪花卷去……
走进延安,就像走进一部厚重的诗史,博大精深,璀璨夺目,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选自《延安日报》,有删改)
写作借鉴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革命圣地延安的经过和感受。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的顺序,依次记录所见景物,条理分明,层次清晰。作者的写作重点并不在写景,而是借助所见之景物,引发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