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2023-04-29 00:44:03孟晓东
《学习方法报》语文高考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黄永玉木刻艺术

孟晓东

走近人物

他,自学美术,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他,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他,就是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猴票之父”黄永玉。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黄永玉因病逝世,享年99岁。

素材呈现

颠沛流离

1924年8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半年后,黄永玉随父母回到凤凰老家。对他来说故乡不只是记忆,不只是人到他乡之后的刻骨留恋,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必不可少的想象,一种能够不断提供创造力的源泉,为此,他成名后甚至将自己画作出售所获得的报酬全部用于凤凰的文化保护。

当年因为家境贫寒,12岁的黄永玉背着小包裹一个人坐船离开了家乡,在陈嘉庚先生办的集美学校读初中,慢慢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由于时局动荡,他读到初二便辍学了。抗战时期的集美学校很大,图书馆有六层楼,他基本上把图书馆的那些书从头到尾都翻看了。中午图书馆会闭馆,他常常被锁在里头,吃不成饭的他索性就躺在过道的地毯上读起书来。正是这些广泛的阅读让黄永玉终身受用不尽。14岁那年,他已经是当时中国东南木刻协会的会员,并且开始发表作品,同时也给当时的一些报刊撰写一些文章,画些插图,慢慢地小有名气。在离开集美学校后,十五六岁的黄永玉当过瓷场小工、战地服务团团员、学校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流浪在福建、江西等地靠绘画和木刻谋生,历尽了沧桑。

才情不俗

只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的黄永玉16岁就能靠木刻养活自己,天性聪颖只是一个方面,恐怕更多地还要归功于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了艺术,他不惜翻山越岭,废寝忘食。在苏州写生时,他被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去晚归为其写生。日后,面对被他用准确而流畅的白描线条展示在丈二大纸上的这四株阅尽人间沧桑的古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而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在中国画坛,黄永玉不但是“画坛鬼才”,同时还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他样样精通,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首轮生肖猴票、酒鬼酒瓶等,平生举办画展数十次,出版画集几十种。除了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外,他更痴迷于文学创作,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为此,他还曾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最高司令勋章。2003年,他又获得了全国美协表彰的杰出艺术家“金彩奖”。就连其表叔沈从文先生生前都忍不住大赞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禀赋。

特立独行

黄永玉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始终童心未泯,热爱孩子,喜欢养狗,喜欢音乐,喜欢玩,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黄永玉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都源于一种信念,他把自己比作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并非要跑第一,但是一定要跑到终点。在艺术上,他也是一个无法归类的人,哪个画派他都不是,他就是他自己。一直在江湖上闖荡,最后归到美术学院,他也根本没按美术学院的套路进行创作。据说,黄永玉的学生出于敬仰老师的绘画造诣,建议老师成立“黄永玉派”,他回答说:“狼才需要成群结党,狮子不用。”

他的艺术成就就像一棵大树,树形非常大,有些枝子不见得好看,但是它长成了这样大的树,别人几乎没有过。黄永玉生前从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作品,只是每天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他前半生刻木刻,七十年代画水墨,80年代画线描,9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画油画和雕塑,回国后他做过陶瓷,画紫砂壶,与此同时,他还在每年写诗、写散文、写小说。

性情中人

黄永玉作画情真,做人也情真。重情重义,爱憎分明,强大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不少真挚的友谊。美术评论家陈履生曾说:“他有着湘西人的倔强、刁蛮的个性,也有着一种轻盈、浪漫、抒情的文人情调,同时,他又始终刻意地与主流社会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的经历和艺术风格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复杂性。”曾有朋友给黄永玉画了一幅漫画,他看了之后甚是喜欢,于是便将它设计成了一尊铜像,伫立在“万荷堂”里,铜像上黄永玉的形象是:秃头上支棱着两只夸张的煽风耳,两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一张大嘴乐得咧到了耳根,右手端着他那具有“商标”意义的标志性大烟斗,诙谐有趣,妙不可言。见过黄永玉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既懂艺术又懂享受的人。黄永玉喜欢建房子在文化界是出了名的,他说:“房子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盖房子不仅是一个人的开心,它是很多人的开心。”

素材解读

黄永玉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版画、油画、国画、雕塑无师自通,书法、文学灵性十足。但是如果用心欣赏他的画,仔细研读他的书,神奇的色彩褪去后,更多体会到的是他深厚渊博的学识、卓尔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强的性格、睿智风趣的谈吐、笔耕不辍的勤奋、逆境之中的乐观……这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让他在成就了“湘西神话”的同时,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适用话题

乡土情怀、特立独行、热爱生活、逆风起舞、乐观豁达、人生价值、付出与回报……

运用示范

示例1:乐观向上。

面对逆境,乐观才是最可取的态度。著名画家黄永玉就经历了那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苦与难,他之所以能从收入微薄的陶瓷小工成为声名显赫的文化名流,就是因为他的乐观向上。他曾说过:“人生不存在难的问题,难也要走,不难也要走。”生活吻我以痛,我却要报之以歌,逆风起舞,更要舞出人生的精彩。

示例2:乡土情怀。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土情怀对于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来说都是无法割舍的情怀。著名画家黄永玉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示例3:追求个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尊重个性的时代,这也为每一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人提供了绝佳的社会大环境。著名画家黄永玉就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他的学生曾建议他成立“黄永玉派”,他却回答说:“狼才需要成群结党,狮子不用。”他不想用流派去约束自己,更不想用流派去约束其他人。由此可见,走自己的路,才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

猜你喜欢
黄永玉木刻艺术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民族艺林(2020年4期)2021-01-13 03:07:18
木刻年画
少儿美术(2020年4期)2020-12-06 06:00:02
《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01-03 00:03:00
黄永玉的“荷花八千”
纸的艺术
绘画赏析·黄永玉
杂文月刊(2017年17期)2017-11-12 21:29:20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
中学生(2016年8期)2016-03-01 03: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