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背后的文化魅力

2023-04-29 00:44:03张妍琳
光明少年 2023年2期
关键词:福袋古钱币雅集

张妍琳

有人说,盲盒是“成年人的童话”,看到好看的盲盒,能让人找回儿时没有烦恼的感觉,保持童心。有人认为,它是艺术收藏的变体,是当代年轻人的收藏选择,而收藏是一种优雅且有趣的生活方式。

这些“小玩具”是怎么火起来的?年轻人究竟能从盲盒中得到什么?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促消费+清库存,孵化出盲盒雏形

日本明治时代末期,一些日本百货公司为清理库存,在新年前推出“福袋”,里面装着价值不一的各种商品,其组合商品的累加价格大于福袋的销售价格,吸引消费者为 “实惠”买单,这一营销理念让商家尝到了甜头。

日本“手办文化”盛行,有着规模庞大的手办市场和手办收集圈。20 世纪80 年代,一些企业延续福袋“不确定性”的营销思路,与动漫周边、模型玩具携手推出了新的消费方式——“扭蛋机”。消费者只需要往机器中投入硬币,扭一圈旋钮,机器中就会掉落一枚扭蛋,里面装着随机的玩具或饰品。“用200日元就能体验到的幸福感”是“扭蛋机”爱好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些扭蛋会在一个系列中刻意设置一两个数量稀少的“珍藏版”,获得隐藏款的惊喜感、集齐整套周边的渴望,让消费者的购买重点从“实惠”转移到“收集”并逐步走向“收藏”。

小浣熊干脆面集《水浒传》人物卡,是一代人的回忆,这种集卡式营销可以看作是“福袋”“扭蛋机”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我们今天所见到和讨论的“盲盒”,可以算作上述营销模式的复刻版。

收藏之癖,自古有之

盲盒概念起源于日本的福袋。那么,盲盒消费文化又是怎样演化而来的?从消费文化视角看,它源于收藏文化,比如早期的古董收藏和后来的集邮。有一种说法认为,古钱币收藏堪称盲盒文化的鼻祖,在许多方面,古钱币与盲盒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盲盒收藏的可玩性在于产品数量多、种类丰富,甚至连泡泡玛特公司也未必能说清自己全部的娃娃有多少,而古钱币同理,不同时期的“通宝”“元宝”“重宝”各式各样的年号错综纷繁,没有一本泉谱敢声称囊括了古代所有钱币的版别。

收藏从本质上来讲,是积累财富、积累知识的过程。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收藏热,其中一次产生于宋代。宋人说收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博古,有鉴赏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义。宋代收藏热的表现,一是出现了古玩市场,二是涌现了一大批收藏家,比如欧阳修、苏轼、赵明诚等。最著名的古器收藏家当属皇帝宋徽宗,内廷凡所藏者,为大小礼器,完全是大型博物馆的规模。宋人为什么热衷收藏?与当时社会安定、商业发展、生活富足、文化进步有关,收藏是士大夫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玩收藏是士人生活的格调展示。

宋代最著名的一次文人雅集,是由王晋卿发起的“西园雅集”,苏轼等名士都有参与,这次雅集还被绘成了《西园雅集图》。可见将收藏作为“展示资本”自古有之,区别在于随着时代的变迁,“收藏品”发生了变化。

因趣结缘,为情感付费

当代年轻受众群体为何会对盲盒消费上瘾?寻找情感慰藉占有相当的比重。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曾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

作为独生子女,年轻人渴望在同辈、朋辈群体中寻找归属感来对抗内心的孤独。盲盒,恰好就是结缘的介质,它具有天然的社交链接功能。盲盒爱好者组建社群、打造专属社区进行交流和交易,让他们之间有天然的话题和情感共鸣,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仁”。基于共同的文化审美与交换需求,年轻人在“以娃会友”的社交关系中,获得了群体归属感和心理安全感,内心的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

每一代人都会在其青春期或多或少地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成长时代、生活经历相关。青年一代正处于迷茫、充满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中,盲盒成为他们打破现实社会群体之间的疏离感、

猜你喜欢
福袋古钱币雅集
《清溪雅集》
连云港文学(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不仅仅是“风雅”——西園雅集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22
福袋来喽
童话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56
戊戌海棠雅集
中华诗词(2018年7期)2018-11-08 12:47:28
眼花缭乱的古钱币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56
上海雅集
宝藏(2017年10期)2018-01-03 01:53:00
福袋满满
古钱币欣赏
中老年保健(2017年5期)2017-05-31 01:09:46
DIY“猴”有福袋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45:58
古钱币被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