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为旗的“党代表”

2023-04-29 00:44戚勇强段辛钰张朋倍
雷锋·强军号 2023年2期
关键词:空降兵黄继光海龙

戚勇强 段辛钰 张朋倍

“大家好,我是余海龙,祝大家事业进步。”2022年除夕晚上,在央视春晚直播现场,余海龙作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代表,向全国人民拜年。“作为空军的一员,能够来到春晚现场,我感到很激动也很自豪。”回到单位后,余海龙和身边战友分享着感悟。

余海龙,“黄继光英雄连”第37任政治指导员,现任空降兵某部政治教导员。作为新时代黄继光英雄传人,他始终牢记领袖嘱托,传承英雄血脉,立起了新时代优秀政治干部的标杆。去年“八一”前夕,余海龙光荣入选“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这几年,营队有80余名官兵在军级以上比武竞赛中夺得名次,10余名官兵荣获空军以上表彰奖励,厚实的人才底蕴不断为单位发展积蓄后劲。

红色基因的“播火者”

时隔两年,余海龙就任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生前所在营政治教导员,再次回归这片英雄沃土,他的眼前,又浮现出9年前的那顿“红军饭”——

2014年10月31日,习主席同参加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基层代表共进午餐,时任“黄继光英雄连”指导员的余海龙,就坐在习主席身边。

“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统帅的殷切嘱托,深深地刻在了余海龙心里。他深知,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己要先学一步。

要想给官兵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每天晚上,即使事情再多、睡得再晚,余海龙总会留下一个小时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第二天早上天不亮,余海龙就拿起书本学习。这些年,余海龙坚持带头用心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与官兵分享所学所悟,个人先后发表理论研究文章50余篇,2018年作为军委首批“理论服务走基层”小组成员,赴全军各基层单位宣讲答疑50余场次。

只有“懂理”才能“讲理”,只有“讲理”才能“服人”。对余海龙来说,播撒真理的阳光、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是第一要务。

刚入伍的朱建磊,不敢跳伞,余海龙把他找来谈心,“跳伞对空降兵来说,是使命担当,是必备技能。”余海龙说,“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搁谁不害怕?我也经历过这一关”。余海龙用“温柔的方式”叩开战士的心扉,并带着他一起蹲离机、跳垫子、上平台、拉吊环,一起看电影《上甘岭》,与黄继光铜像“心灵对话”,在黄继光荣誉室倾听空降兵70年光辉历史……

思想通,一通百通。红色基因激发了朱建磊身上的血性胆气。那年初春,800米高空跳伞让朱建磊心怦怦跳。黄灯亮起,余海龙向他伸出大拇指,大声说:“跟着我,跳!”说完,余海龙率先从舱门跳下,朱建磊血气上涌,跟着跳下!

如今再跳伞,朱建磊的腿再也不软了,反而在一次次任务中脱颖而出。近些年,朱建磊先后获得旅“兵王”和军群众性比武金牌,荣立两次三等功。

这些年来,余海龙始终把领袖嘱托牢记心间,坚持勤学善研,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英雄讲坛”故事会、“功臣入英雄谱”等活动,时刻把发扬黄继光精神作为肩上最厚重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官兵成为了新时代的“黄继光”。

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2020年初夏,空降兵首批新型轮式装甲车列装二营。进入新起点,挑战随之而来——战车入列,脱胎换骨。

“全营上下能开动战车的只有2人,人才极度缺乏。”时任“黄继光英雄连”指导员吴健说:“官兵有的思想没转过弯,不愿意改专业;有的接触高科技装备,存在畏难情绪。”余海龙清楚,新型战车战斗力生成,对二营每名官兵来说都是考验。但是,作为英雄单位的“领头羊”,余海龙必须揽起这份责任。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进行战车集训第一天,余海龙带领官兵登上高山,“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当年,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不朽历史;今天,作为黄继光传人,要用行动坚守新时代上甘岭。”

为尽快转变官兵训练理念,余海龙坚持走在探索轮式装甲训练的前列。初学新装备没有教案,他就带着研究团队搜集陆军装甲部队训练资料,围着厂家专业人员学理论。不到一个月,团队就啃下了理论这块硬骨头。

有了理论基础,新装备的学习操作慢慢步入了“快车道”。一次更换战车轮胎训练,“00后”车组向余海龙所在的干部车组发起了比拼。只见余海龙拿起撬杠、扳手现场一路飞奔,拧螺丝、卸轮胎,一套动作下来,只用了15分钟,稳居参赛小组第一,旁边的对手纷纷称赞。

“笔杆子、枪杆子都硬,政治干部的腰杆子才硬。”作为一线带兵人,余海龙努力学军事、学科技、学指挥,率先在空降兵部队成为“两个行家里手”。

六月底,鄂北山区烈日炎炎,余海龙白天铆在战车里,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训练结束,脸颊上总会铺满盐渍;到了晚上,余海龙仍没有停歇,和骨干坐在一起辨析训练方法,总结训练经验。不久之后,余海龙和训练骨干很快就探索形成了“人车分训练技能、以车为主练指挥、人车协同练战术”的组训路子,让从天而降的伞兵可以驾驭新型战车驰骋辽阔“战场”。

不惧艰难困苦,万事敢为人先。余海龙始终把使命扛在肩上,带头组织试训,攻关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为单位战斗力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全面建设的“领头雁”

天色昏暗,黑云压城。十多辆运输车打开双闪如长龙般疾速行驶在高速公路,坐在头车的余海龙此时只有一个想法:抓紧赶到湖北麻城阎家河固堤抢险,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注意力集中,看清路况,再提点速。”余海龙不断提醒司机。很快,车队赶到了堤坝塌方点。按照之前的抢险计划分配好任务,余海龙安排官兵把写有“黄继光”名字的红旗,插到了大堤最险处,自己也来到了固堤抢险的最前沿。

“做政治工作要靠模范带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余海龙学习习主席讲话后,记在理论笔记本上的一句话,同时也深深地记在了余海龙心里。在余海龙看来,作为基层“党代表”,一言一行都是官兵的风向标,只有自己事事冲在前、干在先,大家才会真服气。

洪水拍打着余海龙的面庞,混杂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近5个小时的持续奋战,余海龙的腿被洪水泡得发白,身边的战友也显得疲惫不堪。“早一分钟堵住管涌,人民群众的安危就多一分保障”,心系堤坝下游近两万名群众安危,余海龙忍住没让官兵多休息一分钟。

“只要跟着他干,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曾与余海龙一起工作生活近十年的三级军士长何小斌说,“他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上,为大家树起了榜样。”

在余海龙的带领下,“00后”战士赵浩浩坚定地说道:“作为英雄传人,我要把抗洪抢险任务当成实战,险情不除,决不后退!”终于,历经29小时的连续奋战,余海龙带领全营300名官兵成功堵住管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余海龙高高举过头顶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安危,还有官兵们的期盼。2019年入伍的战士郑德达,是在读研究生学历。被分到黄继光连以后,年龄偏大让他在走留问题上徘徊不定。余海龙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分析,鼓励他考学提干,并专门安排干部对他进行学习辅导。经过两年努力,如今,郑德达已经如愿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准军官”。

这些年,余海龙坚持以情带兵,创新开展互学、互帮、互教活动,培养出以“地震男孩”程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官兵,单位先后有26名战士考学提干、51人立功、84人入党。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余海龙带领英雄传人冲锋陷阵、攻坚克难,让黄继光英雄战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甘岭”高高飘扬。

猜你喜欢
空降兵黄继光海龙
黄继光烈士纪念馆
动作中的爱国精神
致敬英雄黄继光
封面人物
空降兵突击
叶海龙,你别装啦
空降兵进阶课
长大我当空降兵
战友给黄继光起绰号“八大员”
海龙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