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显微镜在眼视光技术专业中的教学实施探讨

2023-04-29 04:19:18李晶婧谢洁
中国眼镜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眼视光视光眼科

李晶婧 谢洁

裂隙灯显微镜(以下简称“裂隙灯”)是眼科与眼视光行业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这一设备的应用也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裂隙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实施进行探讨。

1 裂隙灯的历史和作用

1911年,瑞典眼科学专家Gullstrand发明了裂隙灯,1920年Vogt完善了功能。随后,裂隙灯的构造进一步改进,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医学临床。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与激光技术的兴起,数字化裂隙灯及图像信息处理系统不断发展,对不断提高眼科及视光的诊疗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1]。

裂隙灯通过双目观察、高倍放大的功能可以观察眼前节,辅以前置镜、三面镜还可以对眼后段进行检查,是眼科常用的重要检查诊断仪器。同时,在视光方面,还可以对接触镜配戴者进行健康检查、配适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检查验配仪器。

2 相关课程设置

笔者所在院校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自2000年创办以来,长期致力于为视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裂隙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作为本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在多门课程中均有涉及(见表1)。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部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为政策指引,以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技能目标,通过不同教学目标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仪器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并且在眼科与视光中得到实际应用。

表1 课程设置

3 主要教学内容

3.1 裂隙灯原理、构造的初步学习

裂隙灯的主要构造分为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观察系统,还有起辅助作用的运动滑台系统。裂隙灯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聚光镜由裂隙选定光束形态,经投射和反光镜反射将裂隙光投照在被检眼上,被检眼发出的反射光可通过双目立体显微镜进行观察。裂隙灯的构造和原理在第1学期的视器解剖课程中初步涉及,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解剖结构的同时,理解如何通过专业仪器来观察这些解剖结构,对后期裂隙灯更深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3.2 裂隙灯实践技能的应用学习

在第2学期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课程中,仪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属于授课的重点,要求学生们在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后,熟练运用弥散光线照明法、直接焦点照明法、间接照明法、后部照明法、镜面反射照明法、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进行眼部检查。

在仪器设备课程学习基础上,通过眼科与视功能检查课程,学生实际操作,利用裂隙灯进行外眼健康检查;在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中,利用裂隙灯对适配人群进行外眼健康检查之后再进行接触镜的配适评估;眼视光技术拓展实训为实习前的综合课程,在此课程中,学生将参照验光员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进行眼镜验光员、接触镜验配师、角膜塑形镜验配师等模拟岗位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在各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实习工作做好准备。

笔者所在院校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于第4学期10周后开始为期8个月的实习,实习基地有各大眼镜公司、眼科医院或医院眼科、视光中心等。在实习过程中,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实习带教老师承担,技能操作的对象由学生自己转化成真实的顾客或者患者。在此阶段,学生从纸上谈兵转化成实战,技能操作将更加熟练与全面。

4 教学反馈

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及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掌控,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裂隙灯时存在一些困惑,主要如下:

4.1 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存在差距

裂隙灯是眼科与视光领域重要的检查和验配仪器,其原理、构造和照明方法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校使用课件进行理论课程授课,借助仪器展示进行讲解。在讲解到照明方法时,借助课件里的图画和实拍照片帮助同学理解。即便如此,学生在首次学习除弥散光照明法以外的其他照明方法时仍存在一定困惑,无法从局部图片理解光源的投射方式以及观察方式,甚至不清楚图片展示的是何部位。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可通过举例法,将裂隙光照射眼球比作切西瓜,使学生能够理解角膜上的光学切面意义;还可通过类比法,将六种常用照明方法的特点归纳成表格,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不同照明方法之间的异同点;图片视频展示仪器构造和使用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未进行实践课之前对实践内容有一定了解。使用数字化裂隙灯示教系统可以极大程度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效率[2]。

4.2 仪器操作有一定难度

相较其他眼科仪器的“一键式”操作方式,裂隙灯的调整、检查步骤繁琐,无论是浅学亦或是精通都不简单。对于初次接触眼科仪器的学生来说,往往无从下手。

在实践课程中,即便教师已反复讲解并示教,依然观察到学生存在错误操作。如:不是使用手柄来操控仪器,而是双手抱握;被检者额头未贴紧额托导致检查者无法聚焦;错误使用倍率、亮度、裂隙光宽度等。这些错误操作是由学生初次接触仪器的陌生感导致,为了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掌握,在学生初次接触仪器时,应增加课时量,保证充足的分组练习时间。在练习时,教师从旁巡视指导,及时纠错,并对有需求的同学进行个性化辅导。课后,学生进行实践报告的撰写,归纳操作步骤,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实践心得。

5 教学成效

在经过各阶段学习后,学生需通过相应要求的考核。第一阶段对于仪器的初步认识和使用,将在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课程上考察学生对于仪器的调整和照明方法的掌握情况。因为学生已经在实践课程上得到充足的练习,95%的学生基本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第二阶段为初步应用,进行眼科检查和接触镜的配适评估。在此阶段,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可以熟练操作裂隙灯并进行应用。第三阶段为在实习岗位的综合应用,在此阶段,通过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反馈,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独立完成工作,达到实习要求。

6 总结

应用裂隙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也是眼科与视光行业从业者的必备技能。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起点,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调整,裂隙灯的教学已经成熟且有效。在如今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下,虽然裂隙灯的基本检查方法不变,但随着各种新型裂隙灯的出现,这种新技术、新进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亓昊慧,李新华,欧阳永斌.从裂隙灯显微镜的教学过程谈应用型本科视光学专业技能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02):69-71.

[2] 周庆芸.眼科学临床示教课的模式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4):11-13.

基金项目:2021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ahyzjyxm14。2021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21xdxtz034。2021校级精品课程,项目编号:2021ahyzjpkc01。

作者简介: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教研室教师

2.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实验师

猜你喜欢
眼视光视光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探索眼视光 深化专业路 第三届福盛康斜弱视诊断治疗与近视防控论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