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探讨

2023-04-29 21:06初晓霞褚卫红周子清
种子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

初晓霞 褚卫红 周子清

摘 要:农业作为国家发展之根基,要重视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农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作为农业发展与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国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们对绿色食品更为青睐,不断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这也让整个社会更加强调和重视饮食安全。但是,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口感,提升产量,不得不施加一些农药、化肥,以应对病虫害,促进农产品增产,大量农药的应用不仅导致农产品残留超标,也危害了农业生态环境,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探索设施农业科学用药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点。

关键词: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

当前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相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设施农业虽然前期投入多,管理难度大,但是应用了更多现代化设施,更以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理论为指导,助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设施农业有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于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作用,虽然设施农业生产模式更为现代化,但是仍旧要重视农业病虫害防治这一环节,要做好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一方面要适时喷洒农药,另一方面要做好农业管理,把控好用药量和时机,才能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实现农产品农残的控制。

1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病虫害种类增多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发现病虫害种类明显增多,这与日渐复杂的田间环境分不开,同时也与病虫害抗药性增强有着密切的关联。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虽然并不难,但是田间环境的复杂化与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让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任重而道远,实际病虫害防治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病虫害种类进行防治,不管是药量,还是药的毒性[1],都要综合考量,才能实现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打破了夏长冬休的自然生长规律,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创造农作物生长的条件,由于设施农业小环境的变化,设施内温度季节性变化不大,在农作物茁壮生长的同时,也给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这也直接导致病虫害种类增多。事物往往具有双面性,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农作物生长打破了原本的自然规律,但是也让各种病虫害大肆滋生,在田间温度季节性变化不大的条件下,病虫害更加猖獗,会出现基因突变、多代繁殖、抗药性大增的情况,而此时大量用药会导致病虫害不断滋生、用药量不断激增的恶性循环,病虫害繁殖能力和抗药性增强后,设施农业病害虫防治难度也会大大增加,这将限制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优点明显,但是也有缺点,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为提升产量而大量用药,否则会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1.2 病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大

设施农业病虫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明显增大,不仅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也让农业科研成本大大增加,农业科研部门不得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当然,严重病虫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止于此,还导致农业减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阻碍了设施农业的整体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是大棚,通过改变局部温度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自然角度来看,这是违背自然的,传统农业遵循夏长冬休的自然规律,通过冬季休耕,可以阻碍害虫越冬,病虫害的防治更顺应自然,结合对应的气候、温度让作物自然生长,虽然这种方式生产效率较低,但是病害虫种类不会激增,防治难度也较低。设施农业的成熟发展让作物实现了全年生长,打破了自然规律,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但是也为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阻碍,当新型病虫害出现后,防治工作难度加大,病虫害防治科研成本增加,这对农业行业造成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2]。

2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策略

2.1 加强诊断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环节是诊断,只有通过精准诊断,才能针对性用药,并且严格把控用药量和用药时机。农产品病虫害诊断一般在农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之后,及时的诊断可以提升防治效果,所以诊断时机的把控要到位,最好在病虫害初期就完成精准诊断,及时防治,如果在中期或者后期进行诊断,那么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于难以判断的病虫害,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诊断,通过专家的精准诊断,可以快速明确病虫害类型,找到病虫害根源,进而进行针对性用药[3]。科学用药的第一原则是诊断精准,用药人员要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掌握其发病规律、特点、发病时间,一方面要结合以往的防治经验,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度分析当下病虫害的特点和情况。精准诊断后方可进行防治,诊断是防治的首要环节,不少农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更倾向用自己以往的防治经验进行诊断,缺乏深层分析,从而导致诊断失误,错过了最佳防治期,严重误判者甚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死亡,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以往的经验固然具有参考性,但是对当下情况的具体分析也不容忽视,因此要想提升病虫害诊断的精准性,就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结合以往的防治经验进行诊断,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严格地对病虫害发生的症状、特点、规律进行分析,为精准诊断做准备。当然,对于设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一般要遵循事前控制、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提升用药的科学性。另外,由于病虫害种类多,防治工作难度大,如果农民不能准确判断,要请专业人员进行诊断,防止因为误判而造成损失。最后,在诊断完成后,要选择农药品种并合理控制用药量,明确农药的使用范围和方法,才能做好设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

2.2 适时用药

用药时机的选择也十分关键,选好用药时机,不仅可以药到病除,也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农药残留,所以实际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精准把控用药时机。乡村振兴背景下,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的推广,同时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也大大提升,部分成活率较低、产量不足的农作物也因为生产环境的优化实现了量产,农作物整体生长环境日益变好。但是实际生产管理中,一些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如长期用药时机选择不对,造成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用药时机的选择也十分关键,并不是一发现病虫害就立即用药,要选对时机,盲目用药只会给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部分农作物而言,花期、苗期都十分脆弱,相当敏感,无法承受农药的冲击,往往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也给农作物带来了不可逆的损害[4]。因此,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看,如果没有把控好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期,就会遏制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出现黄苗、死苗、弱苗等问题。结合以往的病虫害防治经验,最佳病虫害防治时期在病害初发期和孵化期,此时用药可以起到最大的防治效果,病虫害初发期,病虫害还未大面积扩散,害虫还处于幼虫阶段,对作物的伤害较轻,此时进行防治可以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也能将药物对农作物的伤害降到最低。因此,农户应该做好田间管理,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才能把握最佳防治时期,种植人员应该重点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时期,把握病虫害初发关键防治期,才能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实现设施农业高质量管理。

2.3 聚焦合适的防治部位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看似简单,但却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要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仅要分析病虫害的特点,也要了解农药的基本性质,更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的用药方法不同,结合病虫害和药剂特点,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从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来看,部分病虫害会出现在整株植物上,还有部分病虫害只出现在农作物植株的特定部位,如根部、茎部、叶面,因此在用药时,要先检查病虫害出现的部位,明确防治部位后,才能精准防治,避免因为盲目喷洒而加大环境污染,落实绿色环保防治理念[5]。例如,部分农作物的病虫害不在表面上,而处于地下,如果盲目进行农药喷洒,不仅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也会污染田间环境,破坏田间小生态系统,防治这一类病虫害时,要采用药剂拌种的方式进行防治,不仅可以实现精准防治,也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再如,向日葵常会染上菌核病,这是一种病菌类的病害,要提升防治效果,要了解菌核的越冬规律,尽量在萌发前进行防治,可以阻止其越冬,从而实现高效防治;梨黑星病也是农作物的常见病虫害之一,它好发于植物的特殊部位,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叶片和果实上,在防治这一病虫害时,要集中对叶片和果实进行喷洒。

2.4合理控制用药频率

在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中,对用药的频率也要科学控制,由实践经验可知,用药频率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有的病虫害并不是一次用药就可以根除,需要定期多次用药才能根除,适度控制频率才是科学用药的关键。用药频率过高,会导致农残超标,也可能会出现死苗、枯苗等问题,只有合适的频率,才能在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保护田间农作物;用药频率不足,会起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很可能会出现病虫害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二次防治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对同类药物产生免疫,基于此,要合理控制用药频率,才能起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例如,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如果首次使用药物后的预防或控制病虫害的效果较好,同样的农药可以使用第二次或第三次,一周后,观察田间植株的长势和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可在喷洒3天后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害虫,说明杀虫剂更好。这表示农药应用频率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首次使用农药后田间虫害的防治效果一般,喷洒一周后田间虫害没有明显减少,病虫害仍然存在,此时就要及时喷第二遍,且要及时更换药剂,调整剂量。如果首次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和第二次、第三次使用后的效果不一样,就要更换药剂,才能实现对症治疗。当发现田间病虫害出现抗药性时,防治效果很差,在调整用药品次的基础上,要交替用药,或者用复方药喷雾,不能继续喷洒同一种药剂,否则会做无用功。在药剂频次的控制上,仍旧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喷洒,否则不仅不会起到防治效果,也会污染农业环境,污染土地。

2.5合理搭配药剂

药剂属于化学制品,不同药剂其成分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有的药剂融合后药效会明显折损,有的药剂融合后甚至会失效,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要合理搭配药剂。部分农户为了提升防治效果,盲目地将不同的药剂掺在一起,但是部分药剂属于酸性,而另外一部分药剂属于碱性,如果两者同时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导致药剂失去效用。因此,在实际病虫害防治中,要合理搭配药剂,重点关注药剂的化学性质,不要将酸性和碱性的药剂搭配在一起使用。

2.6选择用药时间

在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中,除了用药时机要精准把控,还要重视用药时间的选择,一般农药喷洒都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因此用药前要时时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朗的天气。而对于部分特殊种类的药剂来说,要在特定时间喷洒,例如,细菌生物农药就需要在阴天喷洒,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效果,其污染小,是当下设施蔬菜重点推广应用的新型保护药剂。细菌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活性芽孢,低温环境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慢,蛋白质晶体作用也不明显,湿度细菌生物农药中的细菌芽孢喜潮湿环境,田间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喷施粉状生物制剂农药更要控制田间湿度,一般选在清晨和傍晚有露水时喷施细菌粉剂,可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能促进芽孢繁殖,提高药效。对于细菌芽孢类药物而言,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杀伤芽孢,也会导致细菌芽孢中的晶体变形降效,所以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

2.7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药注意事项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为提升防治效果,农户要根据药剂的特点、病虫害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用药方式,才能实现维持药效持久并减少农药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只有把握用药的关键事项,才能保证用药效果,实现科学用药,如针对向日葵菌核病,应该重点分析该病害的越冬规律,在越冬前进行精准防治,在田间喷洒适量的药剂,才能保证防治效果。同时,在喷洒药剂时,也要关注设施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这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选择合适的时间喷洒药剂才能起到最佳效果。例如,使用乳剂农药时,要选择天气干燥的时间段,并保证用药后24小时内无雨,这样才能保证发挥药效。

3 结束语

在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户应该坚持加大预防、防治结合的基本准则,只有借助有效的预防措施,实现事前控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减少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当出现病虫害时,要做好病虫害情况分析,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和时间,合理配置药剂,才能创建绿色健康的设施农业用药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振虎.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探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5):42-43.

[2]文延年.设施农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6):197-199.

[3]周佳琦.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科学用药探析[J].山西农经,2019(03):99.

[4]史杏芬.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要求[J].农家参谋,2018(01):68.

[5]罗福利.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要求[J].现代农业,2017(02):44.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探索设施农机技术推广路径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浅谈设施农业蜜蜂授粉管理技术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