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嫱
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不仅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也是在世界各地备受珍爱的动物巨星。
它外貌似熊,在古代被称作“食铁兽”;它体态丰腴,走起路来摇头摆尾,却是动物园里的攀爬高手,再高的树杈都能成为它躺上去看风景的摇椅;它是哺乳纲中的食肉目动物,却是个钟爱竹子的“素食主义者”,最喜欢的餐后点心是苹果和胡萝卜。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可真是个神奇的物种!它从800万年前走来,浑身充满了令人好奇的“冷知识”。
为什么大熊猫只能拍“黑白照”?
乍一看,大熊猫浑身毛色非黑即白,难怪人们调侃说大熊猫只能拍黑白照片。但仔细看,我们就会发现大熊猫黑色的毛里夹杂着褐色,白色的毛里夹杂着黄色,十分特别。
大熊猫之所以会逐渐发展成为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的动物,是长期与大自然协同进化的结果。尽管在我们人类的眼睛里,黑白是十分醒目的对比色,但对于大部分“色盲”的猫科、犬科动物来说,黑白色十分容易与自然背景相融合,这身“保护服”让大熊猫更易于隐蔽在密林和雪地中,不被天敌发现。
不仅如此,大熊猫之间也可以通过身体上的黑白色块来分辨彼此。
黑白毛发的分布,如同指纹一般,为每只珍贵的大熊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身份。看,思缘的黑爪子上戴着“白手套”,娇毅的头顶有一撮“挑染”成黑色的呆毛,是不是很特别?
不过,谁说所有的大熊猫都只能拍黑白照?来自秦岭的七仔,就是一只罕见的、棕白相间的大熊猫,人送外号“巧克力熊”。
为什么食肉动物大熊猫爱吃素?
大熊猫的祖先原本是杂食性动物,为何现在的大熊猫成了素食主义者?
动物一生中活动的范围,在生态学上叫作“家域”。大熊猫的家域只有4~7 平方千米。由于活动范围小,吃、住、行、玩耍、迁徙所需的能量也比较少。
大熊猫选择了一条和虎、狼等狩猎高手不同的生存道路,它在分布广、产量高又稳定的竹林中定居,不用远行捕猎就坐拥大片粮仓,同时减少了遇到竞争对手的概率。因此,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大熊猫以竹为食,把睡觉和进食两件事当作“熊生”头等大事,最大程度地贮存能量,就不无道理了。
直到现在,大熊猫的牙齿和消化道仍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性,所以它们依然是食肉类。但大熊猫的3 对门齿不再用来咬猎物,而起着剥弃竹青、整理毛发的作用;犬齿也不像猛兽那样似一把利剑,作为斗争的武器,雄性大熊猫的犬齿通常比雌性的更粗壮;上下颌的臼齿失去了撕裂肌肉和切断筋腱的特征,但配上强大的咀嚼肌肉,再粗的竹茎也能像铡刀一样轻松咬断。
为什么大熊猫是著名“产屎官”,便便还挺香?
大熊猫虽然以竹子为主食,但竹子中的营养元素很少,大熊猫的胃对竹子的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对纤维素的吸收效率远远比不上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如何做到一边吃“轻食”,一边还能维持国宝级别的体重呢?唯一的方法当然是开启“狂吃模式”。所以别再笑话大熊猫从早吃到晚了,实在是孩子长身体需要!一只体重100 千克的成年大熊猫平均每天要花12~16 个小时吃竹子。
吃得多,拉得必然也不会少。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天可以排出40 斤以上的粪便,当属动物界名副其实的“产屎官”。
不过,大熊猫拉的可不是“臭臭”,它的粪便带有竹子原始的阵阵清香。由于大熊猫的肠子短,经常吃完就拉,竹子进肚子之后只短暂停留一会儿,大部分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排出来了,没有经过肠胃的发酵,保留了竹子本身的气味。新鲜的大熊猫粪便呈青绿色的椭圆形,被饲养员戏称为“青团”。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大熊猫也会吃便便。
为什么大熊猫为了“干饭”,会长出第六根“手指”?
如果好好观察一番大熊猫吃竹子的过程,我们会震惊于这位“干饭王”
吃竹子的熟练度:大熊猫厚实的熊掌十分灵巧,它一只手紧握着竹竿,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捋下竹叶,攒够一把,送入口中咀嚼。嘴里的竹叶还没吞下肚,下一把竹叶就已经在手里攒好了。
这番灵敏的干饭动作,依赖于大熊猫进化出来的第六根“手指”。
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在吃竹子时更好地握住竹竿,大熊猫手掌的一根小骨头“籽骨”逐渐扩大,连接起大熊猫的手腕和手掌,成为一根“伪拇指”。
之所以叫“伪拇指”,是因为它并没有指甲,看起来像一个圆圆的肉球,所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指头。伪拇指可以向内曲,和旁边的第一根手指一起,形成钳子般灵活的手部工具,可以轻松抓起竹子和嫩枝。所以说,大熊猫能进化出第六根“手指”,自身的干饭天赋功不可没。
为什么胖嘟嘟的大熊猫擅长爬树?
大熊貓虽然肥胖,走起路来还有些“内八字”,但很灵活。
爬树的本领来源于大熊猫祖先们躲避危险时的举动。虽然大熊猫有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但碰上实力强劲的对手,聪明的大熊猫还有一招保命的“撒手锏”,那就是爬树。有时,它也会爬上树侦察周边情况,或是上去吹吹风、打个盹。
大熊猫的脚板与光滑的熊掌不同,上面密生着粗毛,即使是在潮湿的苔藓岩崖上行走也不会打滑。它用锋利的爪子紧紧抠住树皮,用粗砺的脚掌攀爬,很快就能登上高处。
一旦爬上了树,大熊猫一般不会轻易摔下来,除非它年龄太小、技巧不够,或是体重太沉,把纤细的树枝压断了。就算摔下来,大熊猫也会让自己的后背或四肢先着地,把柔软的腹部和脑袋蜷缩起来,不至于伤到脆弱的头部和腰部。同时,大熊猫身上厚厚的脂肪和毛发,也相当于一层“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减缓落地时的冲击力。
为什么大熊猫谈恋爱要靠“比武招亲”?
大熊猫是动物界中著名的“独行侠”。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活动空间,会用尿液、粪便做标记,告诉其他大熊猫:这是“我的地盘”。其他大熊猫远远地闻到对方的气味,就会绕路避开。因此雌性与雄性“比翼双飞”同居的情景,在大熊猫的世界里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成年的雌雄大熊猫,只在每年3—5 月的繁殖期短暂地在一起,有的交往两三天就“分手”,有的甚至只交往几个小时。雌性大熊猫会在巢穴附近的树干上排下尿液,发出求偶信息,用气味吸引异性爱慕者前来“相亲”。
如果同时有好几只雄性大熊猫被吸引来,那么就只有靠武力决斗的方式来决定交往权在谁手中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不少雄性大熊猫为心仪的对象大打出手,而雌性大熊猫不但不会上前劝架,反而会在一旁加油呐喊。
可别被大熊猫这副与往日萌萌哒的样子大相径庭的模样给吓到了,因为这是大熊猫繁衍的自然规则。大熊猫通过“比武招亲”的方式选择对象繁殖后代,有利于种族的延续和物种的进化。武力更强者拥有更多繁衍后代的机会,它们的孩子也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当大熊猫掉进“十万个为什么”的世界,我们对这个爱吃竹子、爱睡觉、爱卖萌的动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你可能还有个疑问:大熊猫一副呆萌可爱的模样,如果把大熊猫当成宠物一样和它玩耍,它会咬人吗?
虽然大熊猫性格温顺,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别忘了大熊猫自古以来就以“猛兽”闻名,它拥有尖锐的臼齿和粗壮的爪子,牙齿咬合力在食肉目动物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北极熊、老虎、棕熊、狮子。
可以说,大熊猫一般不打架,但打起架来就不一般了。
所以不管大熊猫有多可爱,我们都得记住:大熊猫不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