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已不只是竞技的赛场,还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交融的一座舞台。赛场上“赛时单元”时间固然短暂,但运动员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和交流时却可以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许,让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犹如文化盛宴一般的开闭幕式文艺表演。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从“迎客松”焰火的升腾绽放,到折柳寄情的依依惜别,无不彰显着文化自信。当然,除了现场的运动员们对这场精美绝伦的中国文化秀感到无比激动和新鲜外,通过全球转播收看的20多亿人也感受到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盛大与壮美。毫无疑问,这次盛会奏响的“北京乐章”,给了世界一个倾听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的机会。
事实上,北京书写的精彩奥运故事早在2008年就已在世界各地声声传播,交口称赞。时间线往回拉,一直到一场名为《给未来的信》大型文艺表演的尾声。圣火在一位年仅10岁的聋哑女孩的手语中缓缓熄灭,与此同时,“杨柳依依”的焰火和鞭炮般密集的礼花燃亮夜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就此定格。奥林匹克与东方古国首次邂逅擦出的“火花”,就此燃亮了北京的形象。在那些此前从未对这座城市进行想象的人的眼中,她善意、热情、美丽、温暖。
同样精彩的两次奥运盛会,不仅让北京成为全球唯一一座“双奥之城”,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耀眼的城市形象,也为北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重要的是走过这些桥梁,去参与交流”,“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言不虚。步入后奥运时代,由奥运盛会连接起的北京与世界之间频繁的交流,仍在体育、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进行。通过交流互鉴,北京和世界同时“加快脚步”,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