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近期上映的一些反腐影视剧,受到了大众的好评和追捧。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影视剧紧扣现实中的热点问题,顺应了反腐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剧中的贪腐者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契合了大众的反腐意愿。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影视剧在刻画人物形象和叙述情节时,对某些细节过于放大和延伸,使得演员凭借精湛演技塑造的腐败人物形象饱满、感情丰富,极易让观众忽略其腐败本质,进而出现反腐宣传教育中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部分反腐剧为何会出现对负面人物的追捧之声?究其缘由,首先是编剧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夸大美化了黑恶势力,更有甚者把其塑造为有情有义的形象,在人物的立意上顾此失彼、正反失衡。其次是在犯罪情节的描写上,为追求“吸睛”不惜笔墨极尽渲染,虽然从表面上看达到了使影视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目的,但过分详细展示犯罪过程和情节,容易形成负面示范效应,引起部分青少年观众盲目跟风,诱发公共价值观的偏离,值得高度重视。
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不仅需要多样化和精品化,更需要严谨和慎重,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保持旗帜鲜明。对此,笔者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
其一,从影视剧本创作的角度来看,应当审慎检查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是否存在误导公共价值观的可能。“戏剧冲突”固然是创作需要,但在避免剧情简单化、人物形象片面化的同时,也要均衡把控正反面角色,切莫让反面角色的“魅力”盖过正面角色的“风头”,陷入“低级红”“高级黑”。
其二,从影视剧演员二次创作的角度来看,过硬的功力、扎实的演技自然无可厚非,体现了演员深入生活、融入创作的敬业态度。但在舆论宣传引导上,要避免将对演员演技的肯定上升到对其所饰演的反面角色的推崇,导致公众因此产生价值观扭曲。
其三,从影视剧宣传的角度来看,应当把对公共价值观的正向引导贯穿策划、创作、审查等影视剧制作的全过程,避免反腐剧、反黑剧重蹈抗日“神剧”、戏说历史剧的覆辙,让正剧回归正剧,避免沦为影视娱乐化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