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资本,是大国风范的体现。文化需要传承,文化的内涵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展示。传承,是对文化的铭记与接续;创新,是对文化的发展与延伸。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引领新的潮流与时尚。茶道、花道、香道、园林艺术等传统生活艺术越来越流行,品茶、养花、焚香、收藏古玩、穿中式衣服、摆中式家具等,成为很多人的雅好。传承的过程,是文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材·名言警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习近平
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就是文化,沿街皮匠铺的修补手艺就是文化,皇家骑士帽盔上的纹章就是文化,就连街边行人看到访客之后挥手的那个手势都是文化——而这些东西从古代流传到现在,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元素,并在你面前展现,这就是传承。 ——远瞳
我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有世界眼光。我们需要不断摄取域外的东西,激活我们固有的东西。那么两者相结合,可以在这个时代里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明。 ——孙郁
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梁漱溟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托尔斯泰
素材·热点
新疆吐峪沟:千年古村初显时代新貌
沿着《西游记》中著名的火焰山行进,来到新疆吐鲁番市,便可看到呈白黄红三色的火焰山被数条沟壑分隔开来,流水冲击出的裂缝,孕育了沙漠戈壁间的绿洲文明。这当中,一座千年古村格外显眼——鄯善县吐峪沟村。吐峪沟村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也是世界多种文化的交汇地。走进吐峪沟村,目之所及,到处是村民依自然地势、用当地常见的黄土夯筑成的生土结构传统民居。这里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堪称新疆“生土建筑博物馆”,也因此成为文化学者研究的驿站,更是画家、摄影家勾勒梦想的家园。为了保护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当地编制了吐峪沟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对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屋采取“一屋一设计”的针对性保护,其中包括修整墙面、对内部进行整修、用木质支撑进行加固等方式。2022年,吐峪沟村打造的吐峪沟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随着旅游景区升级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慕名而来的游客明显增多,商家也纷至沓来。
思维解读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新疆吐峪沟村编制了当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对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屋采取“一屋一设计”的针对性保护,逐渐探索出长效保护利用机制,把对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双赢。
素材速用
传统村落承载着传承乡村文化、留下乡愁记忆的神圣使命。保护古村落,其实也就是保护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新疆吐峪沟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让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都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的同时,还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乡愁记忆,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在“故宫以东”,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实现交融
为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与交流,2023年4月27日,2022年“故宫以东”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故宫以东”作为东城区的区域文旅品牌,探寻着古都的文化根系,讲述着“东城故事”。本届“故宫以东”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采用多样化命题方式,包含多个场景,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覆盖平面美术、影视传媒、数字艺术等多个专业不同学生群体,试图用科技和文创化的手段激发和引导学生用更大胆突破的方式,理解和诠释传统文化,进而探索北京文化、中国文化最深层的内涵底蕴和最真挚的人文情怀。主办方负责人鲁晓寅指出:“未来,我们会考虑设置更多元化的命题,更好地结合科技手段和文创化思维,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给予传统文化新的诠释,以文创赛事的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交流与传播。此外,还会积极尝试与前沿科技的融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力量的碰撞、融合。”
思维解读
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故宫以东”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思维重新进行创作,得到的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文化产品。这种比赛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和全球性传播,同时也可以让世界各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素材速用
科技赋能,精彩生活。对于出生在数字时代的Z世代而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反而是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故宫以东”这个品牌正架起一个连接互动和创造过程的桥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力量在这里实现了碰撞与融合。相信人类在传统文化领域内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更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优选片段
文化唯有传承,才有自信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比我们更加悠久,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依旧如我们一样朝气蓬勃,历史上很少有民族像炎黄子孙一样被异族多次征服之后还能复国。无论前途如何艰险,先辈们总是慷慨浴血前行;无论生活有多么安逸,先贤们总是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钟长鸣;儒家告诉我们要“仁而爱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墨家告诫我们要“摩顶放踵,以利万民”;道家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些伟大的思想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文化,唯有传承,才有自信。一个能够繁衍生息五千年、每一年的历史都记录在案的民族,一个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民族,是不需要自卑的。当然,文化传承需要取舍,将优秀传统文化为我所用,将垃圾糟粕完全剔除,重塑和强大我们的民族精神,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模拟优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研究甲骨文的95后女生李莹,在短视频中以风趣的独白向大家科普甲骨文这一“全网最冷门专业”,引发了网友对甲骨文的关注。不少人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探究汉字生命的轨迹。在社交平台上,像李莹这样分享“冷门绝学”的博主不少,让人们得以领略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思考“冷”专业背后的“热”魅力。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需要学生透过现象对事件做出理性思考。比较材料的三句话,不难快速找到材料的关键词是“冷”专业(或“冷门绝学”)、“热”魅力。审题立意时可以就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可由结果探原因,立意为积极创新传承方式,不断领略文化魅力;也可由事件的影响及意义切入,联系专业选择,辩证思考专业的冷与热,探究冷、热的成因及转化等;还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着力探求由“冷”转“热”的途径与办法等。
写作中要充分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紧扣材料深入挖掘分析,不能脱离材料而泛泛地谈“冷”与“热”。
考场范本一
打破“冷”壁垒,释放“热”魅力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 张馨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可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快捷功利化的追求将部分优秀传统文化逼到了冷清的壁垒里。近来,95后女生李莹以时下超热的短视频传播利器打破壁垒,让冷门专业甲骨文释放出了“热”魅力。
这一“冷”一“热”的转化,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马克思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曾言: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当代青年更不能两眼紧盯着所谓的“热门专业”,以“钱途”衡量“前途”,让精致利己主义苗头滋生壮大。青年应该从大处着眼,考虑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从小处着力,遵循内心,投身热爱。
薪薪之火,接力相传,需以“热”心态促发热魅力。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国家发展,文化传承,需要痴心望“月”、执着追“月”者。看,高分学子钟芳蓉毅然报考考古学专业;看,北大古生物专业六代单传但一直存续;看“敦煌女儿”樊锦诗几十年如一日深居荒漠,最终让更多人了解敦煌;看,95后女生李莹跨越时空追逐文字浪漫,凭一己之力带火“冷门绝学”甲骨文……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用心方能变冷为热。
时代嬗变,文明传承,需借“新”思维激发热效应。
曾几何时,“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裹住了文化传播的脚步;一带一路背景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了当务之急。要让中华文化“热”起来,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改变方式。试想,《如果国宝会说话》不打破传统纪录片壁垒,以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何以火出圈?再想,《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又有哪一个不是借创新创意而走红?当汉服扮靓纽约街头,当国风潮起涌向世界,我们不能不感叹思维转变、科技赋能的力量。
揆诸当下,越来越多的网络博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方式传播、推广着经典文化,唤醒了国人内心蕴藏的传统因子,“冷专业”不再是“洪水猛兽”,“冷门绝学”也不再躺在旧纸堆里,文化的热效应正扑面而来。
前人回头应笑慰,自有后辈继持旗。担负着复兴使命的吾辈青年已欣然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正以“新”破壁,释“冷”门芬芳,努力让“热”魅力恒久不息。
亮点借鉴
文章开篇干净利落地概述材料,扣题点题,紧接着以马克思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引出考生对专业选择的看法,表明了态度。主体部分以两个并列层次强调了“热”心态、“新”思维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举例论证中巧用排比句,不仅增强了表达气势,无形中让观点更深入人心,而且彰显了考生素材积累的丰厚。结尾部分联系现实,关注当下,将“吾辈青年”带入情境,点出了文化传承的未来图景。整篇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明晰,注意了就事选例,同类论理,语言凝练,论证有力。
考场范本二
披“冷”而行,以“新”向阳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 邓梓烁
“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为何每年开学季,总有“甲骨文”“考古系”“唯一学生”等词条登上热搜?95后女孩李莹,何以凭一己之力将“全网最冷门专业”甲骨文推进了大众视野,让许多人在线催更?文化传承路上该如何披“冷”而行,拥抱“热”魅力?让我们观源探流、求因明果。
溯其源流,冷专业为何会冷?
所谓“冷”,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受众小,如甲骨文,从事其专业研究的人少之又少,精通的专家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它与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鲜有人关注;二是不符合时下大众的意愿追求,在市场经济为主的大潮中,许多人寄望于凭专业选择的“是否赚钱”为自己的未来保底,因而,让固执浅陋的偏见框住了视野,让庸俗功利的价值观拖住了脚步。
执果索因,冷专业何以会现热魅力?
中华文脉悠悠,历经风雨而不绝,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的坚守、修护与无私奉献。“敦煌女儿”樊锦诗,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几十年如一日,走遍了莫高窟所有洞窟,最终让敦煌文化被更多人了解;青瓷传人詹杏娣为挽断代绝迹之危机,破常规,开先河,公开天价配方,以大胸怀、大格局烧旺了青瓷传承之火。他,他们,在不被看好的路上披荆斩棘,用执着的追求催发无限魅力。
探求本源,文化传承之热该怎样持续升温?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文化传承需要我们向“新”出发。李莹正是凭借新颖而风趣的文字解读和时下超火的短视频传播方式,才让甲骨文科普走进了大众视野。近年来,银屏热度不减的《中华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又有哪一个不是依靠全面创新赋予了节目时代性与时尚性,从而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互联网发展、科技进步为挖掘冷门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只此青绿》舞动出古朴典雅的《千里江山图》,《如果国宝会说话》赋予了古老物件鲜活的生命力……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以“新”向阳,终光耀四方。
传统文化从历史的甬路走过,肩头偶有霜露、尘迹,不足为怪。吾辈青年须不惧沉寂,携蓬勃活力披“冷”而行,以“新”向阳,踔厉奋发。
亮点借鉴
文章开篇便进入情境,以一系列问题引人思考。主体部分抓住材料的核心要点设问,引导读者跟着考生的思路去探究,既彰显了考生构思的逻辑层次、思维进阶,又体现了考生就事论事、因事论理的能力。结尾回扣标题,重申观点,简洁有力。本文最大的亮点:一是明晰的结构安排,让阅卷老师能快速把握考生思路;二是表达的设疑设问,步步诱导,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