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周洪松
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低于12 个小时,困难面前不退缩,对专业精益求精、对课程推陈出新;在刻苦努力和不懈追求中,逐步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专业带头人、系主任,再到学校教务处处长;2005 年—2022 年,个人连续18 年工作考核为优秀,带领的部门9 年考核为优秀……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刘少坤,参加工作20 年,始终将“责在人前,利在人后”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职业教育的讲台上追梦圆梦,强专业、带队伍、育人才,为培养大国工匠蓄力奠基,用实际行动写就了一名平凡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
“少坤可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宝’!”在忙于新校区开学事宜的会议间歇,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薛晓萍接受了记者采访,她笑着这样评价刘少坤。
刘少坤的确担得起这个评价。
2017 年,他获得职业教育最高奖——“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2019 年,他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2 年,他当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他主持工作的计算机技术系以“五个唯一、三个第一”的国家级荣誉声名远播:学校第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校内唯一的国家级教师大赛一等奖、唯一的国家级学生大赛一等奖、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唯一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唯一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
这些荣誉的背后,浸润着刘少坤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2011 年,IT 类专业大环境不好,刘少坤临危受命,担任计算机技术系主任。那时候,很多同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停办的停办,转型的转型,留存的专业招生数量也是“惨不忍睹”。“以出口带进口,以进口促出口。五年时间建成省内一流,十年时间跻身国内一流”,刘少坤为同事们鼓舞士气,做出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规划好做,实现起来谈何容易。利用假期,刘少坤带领团队从专业建设入手,先后走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 所全国先进高职院校以及河北省工信厅、省中小企业局、新华三集团等政府部门或行业企业单位。团队成员白天参观交流,夜晚赶路讨论。回校后,他写下了万言调研报告,主持制订出计算机技术系发展规划,形成“五个明确”办学思路:明确国内一流建设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办学道路、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举措、国际视野办学格局和应用技术研发教师发展路径。
科学规划、扎实施行,“五个明确”不断取得成效:计算机技术系从800 多人的全院最小系,发展成2000 多人的全校第一大系,且连续10 年录取分数超过本科,居全省同类专业录取分第一名,连续10 年就业率超过95%,连续10 年专升本通过率同类专业第一,连续10 年河北省计算机技能大赛奋勇夺魁。其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专业……
“巩固已有成绩,继续全力前行。”现已接替刘少坤任系主任的于丽娜深感肩上责任与压力。
四年来,学院电子信息大类专业15000 余名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先后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360 余项,孵化企业42 家,申请软件著作权20 个、专利80 余项;培养出“全国创业之星”2 人,在校生获得全国创业大赛银奖1 项,河北省创业大赛金奖2 项、银奖5 项、铜奖10 项……
如今,使用面积千余平方米的“浪潮软件梦工厂”和“来吧创客咖啡双创基地”,已经成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校生创新创业出佳绩的“大本营”。
早在2016 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为抢抓机遇,占领制高点,刘少坤和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自主谋划、设计,并积极筹措企业资金200 余万元,仅仅用了短短45 天,就完成了“信息化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服务措施完备”的基地建设。
“当时建设过程中,刘少坤老师吃住在工地,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每一个环节都力争完美。直到现在,基地各方面条件都不落后!”于丽娜语气里满是钦佩。
目前,该基地已形成“创业投资主题+开放办公空间+创业孵化器+创新实训+IT 体验”的运行特色,通过培养氛围、提升专业兴趣和凝练资源等,给广大在校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开放、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及技术研发交流平台。
同时,刘少坤锚定“教师能力提升”,提出以做强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学着做项目:没有大项目可以做小项目,没有校外项目先做校内项目,没有经费项目先做免费项目;第二步联合做项目:教学科研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的食品溯源系统等13 项省级大型项目建设,教师跟着企业工程师学开发、学规范、学经验、学标准;第三步独立做项目:教师研发“智慧校园”,作为独立项目进行探索。
很快,成效凸显:团队成员1 人荣获国家名师,5 人获“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6 人获“河北省信息产业技能能手”称号;获得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2 项。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大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等9 个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刘少坤主持的30 余个项目涉及军队、高校等多个领域,其中河北省高考报名系统已经服务500 万高考学子,“智慧校园”项目成了全国样板。
培育祖国未来的“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的使命,刘少坤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并重,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成龙成凤”。
针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差、缺乏自信心的现状,刘少坤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他坚持“把课堂留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把争论留给学生”,课堂突出学生自学、自问、小组交流、组际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刘少坤真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融“爱心、耐心、细心”为一体,力争为每个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培养下,众多基础差、不自信的学生重新树立人生目标,一届届毕业生因“基本功扎实、上手快”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一大批学生成为博士、硕士、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创业之星。
2012 届毕业生梁媛媛来自沧州地区贫困家庭,经过自身努力,她毕业后入职世界知名企业——浪潮集团,上班第二年就给父母在老家县城买了房,一举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直到现在,她还念念不忘当年刘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培养。
像梁媛媛一样,众多毕业生高薪入职阿里巴巴集团、IBM 公司、浪潮集团、新华三集团、联想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他们也因“踏实肯干、能力强”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其中,在著名网络系统集成企业北京绿色苹果有限公司,60%以上的项目经理和50%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是刘少坤的弟子。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学子展示风采的舞台。刘少坤带领团队连续7 年承办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并担任总裁判长,为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选拔出12000 余名高水平技能人才。
2017 年,刘少坤主动请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师生奋战350 天,工作4900 个小时以上,最终一举拿下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物联网赛项一等奖。
据统计,五年来,刘少坤带领团队共取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40 项,国家级赛项一等奖3 项、二等奖10 项、三等奖20 项,共培养获奖学生1000 余人。
“必须冲国一(全国一等奖)!”2021 级学生高航和另外两名同学组成“原型设计”团队,整个假期一直在基地备赛,项目已获省级一等奖,他们有了更高目标。
如今,这种精气神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几乎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