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华(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自1843 年开埠后,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上海,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的交通枢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海受到外来文化和商业资本的巨大影响,逐渐成为具有一定现代性的东方都市空间。1896 年左右,电影传入古老中国,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刺激,电影在开放包容的上海引发了关注,电影放映业日渐繁荣,电影制片业也渐渐兴起。新兴的电影的引进、拍摄、放映和消费活动,几乎自然地成为上海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从而得到媒体、出版商、艺术经纪人广泛持续的关注,在更大的社会空间获得反响。因此,在新兴的电影由上海向东南、西南、东北弥漫渗透的同时,报纸杂志、图书出版业关于电影的内容也汹涌澎湃,呼啸而来,堪称是民国大众文化、时尚文化、都市文化的别样风景。丰富多样的电影历史文献沉积为近现代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化现场”和原始资料。
从20 世纪80 年中期开始,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促动学术界探索创新活力的全面迸发,以往以简单“政治”划人划线的电影治史观念和方法,被科学理性的电影史研究理路所取代,更多的人认识到媒介考古、史料发掘的重要性,由此一系列着力于电影史料搜集整理的成果迅速面世。比如《抗战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上海电影史料》(1—7 辑)《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中、下)《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等等。这些专题文献的挖掘整理,从区域和形态上拓展了中国电影史学的空间与范畴,使单一和宏观的电影史认知,被真切而可信的史实描述所取代,一些独特的历史判断获得了更坚实更具体的材料支撑,同时人们也更深地看到民国电影与其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及东西方传统、区域生活方式等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9 年《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和2013年《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166 册)陆续出版,代表了近现代电影史料发掘、整理进入了全时段、全方位的新时刻。由于早期电影期刊的重印出版,更多与电影有关的历史遗存、档案和出版物被海内外关注,早期电影的本事、明星、批评以及影院、观众甚至电影机械装置等进入了学者观察、学术视野,在后殖民、文化地理学、离散理论、媒介考古学等新的理论视域,近现代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奇异、斑驳显露无遗,它几乎在上层建筑多个领域都凸显出重要研究价值,由此,21 世纪的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绽放出朵朵盛开的曼陀罗花。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所出版的大型典籍——《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精选1921—1949 年间出版的电影理论、电影评论及电影相关领域的书籍、期刊、作品等进行影印出版,全书涵盖了除国家图书馆出版的《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以及广陵书社出版的《近代电影史研究资料汇编》《近代电影史研究资料续编》之外的大部分出版物,是早期中国电影史料一次较大规模的再清查、再挖掘和再认识。特别是,当电影文献的搜集范围,从民国时期占据主流的电影刊物、电影书籍扩展到电影剧本和小说、电影特刊、电影产业报告、电影演员和歌曲等,宏观与微观结合、主体和客体兼容的“打捞式”勘察格局即已构成。显然,在浩若烟海的珍稀历史文献中,既有大思潮、大事件的“现场”,也有小公司、小影人的“细节”,研究者会不断窥见民国电影乃至艺术、文化的隐秘,从而校正以往的认知,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并借助重构电影史来重写近现代社会史、文化史和艺术史。
比如,披阅30 年代的《申报》,人们发现早期卓越的戏剧家陈大悲竟然有大量关于电影的文章发表,其理论建树和批评视野独树一帜。而通过《世界电影副刊》《电影周报》等媒介,我们看到《大团圆》这类情感片曾因人物过多,场景太单调,被批评“没有电影气味、太‘京派’和舞台剧化”,但当其以电影连环画形式呈现后,却大受欢迎,通俗清晰又不失丰富。再如,以往研究者强调鸳鸯蝴蝶派小说对早期电影的影响,殊不知,据《小日报》《上海日报》《万象》等报刊的材料,二三十年代《江湖奇侠传》《荒江女侠》等武侠电影热映,引发了武侠小说创作的“大爆发”,漱六山房、海上漱石生、顾明道等人创作的数十部武侠作品纷纷被报刊连载或出单行本,其时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曾连续一个月向社会征求“适合社会心理”“通俗而不伤大雅”的白话长篇武侠小说。显然,民国时期的电影文献绝非仅仅具有电影研究意义,在更广大的文化空间、史学世界和艺术领域,它们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事件的“口述者”和人物命运的“记录者”。正如美国学者欧文—辛格所说:“神话母题在19 世纪最后二十几年遇到转折点,而这些电影以微妙的方式从神话母题中生根发芽。电影通过独有的精工技巧,为21 世纪的观众重现、唤醒了各种各样的神话母题。”[1]
民国时期的电影文献,主要沉湮在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以及私人收藏中,其中以国家图书馆及各地图书馆为最。这些文献以图书、报纸、漫画、专刊、剧照、影集、电影说明书、纪念册、法令文书等形式,反映了近代电影艺术及其传播方式的演变,真实反映了中国电影萌生、发展壮大和艰难行进的过程,立体呈现出特定电影与社会、影院与经济文化的互动,可谓价值不凡。近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站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传承文明,服务学术”,整理出版了一大批珍稀人文社科和艺术的历史文献,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并且被大量查考和使用。2018 年,笔者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围绕民国电影文学的语境、观念、电影文学家、电影文学作品、批评与传播,对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予以规模化发掘,按编年整理校勘相关重要原始文献,并依循其艺术史价值予以归档,在充分吸收已有文献成果(尤其是各类历史文献汇编及大型工具书)基础之上查漏补缺、求全求准与勘误选精。以立体融通式的史料发掘整理思路,切近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的外部历史语境与内部艺术生成,作家创作与读者接受,文本生产与媒介传播,进而以文化研究的综合视野整体复原、构建动态而系统的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全息图景。这一工作得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鼎力支持,这套厚重达56 卷的《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就是我们通力合作,深入打捞民国重要电影文献的重要成果。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所收录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资料,主要是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电影人所著之电影表导演、剧本技法、银幕知识以及电影批评等方面的著作、书籍如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泰东图书局,1926)、何心冷的《银幕漫话》(冰庐出版社,1927)、乌衣、向培良合编的《电影导演论》(商务印书馆,1938)、沈西苓、凌鹤的《电影浅说》(中华书局,1937)、吴蒲石的《有声电影论》(商务印书馆,1937)、郑伯奇的《两栖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徐卓呆的《电影摄影法》(商务印书馆,1939)等,也有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影》、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这类对“活动电影”历史和原理予以介绍的书籍。与此相关,作为新兴教育手段,电影及电化教育也是该板块的重要内容,《电化教育重要法令》《电影教育实施法》《教育电影实施规程》《战后实施电化教育五年计划》等文献,是当时政府颁布的电化教育政策,各地对电影公共传播的管理规定,客观上反映了其时电化教育的水准和问题,是准确认识民国时期教育状况、把握电影教育现代性发展的宝贵资料。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所收录的电影杂志和电影特刊,主要是民国时期相对“小众”又较为珍稀的电影杂志、特刊、画刊、报纸副刊和丛刊,近一个世纪的银幕沧桑,可谓弥足珍贵。这里所谓“电影杂志”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体包括电影日报、周报、报纸的电影副刊等等,如《中国电影日报》《电影日报》《电影时报》《电影纪事报》《影剧午报》《影舞日报》《铎声日报—游乐》以及不以报纸宣称但实际是报纸的《影戏生活》等,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出版,专栏介绍电影新作或明星,报道有关电影讯息,反馈观众的评论与诉求等。“电影杂志”的第二部分是电影画报。民国时期所谓电影“画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画报”,大多图文并茂,反映影坛的各种情状。如《电影画报》(电影画报馆发行)、《电影画报》(满洲杂志社发行)、《电影画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发行)以及《好莱坞电影画报》《华北画报》《京津画报副刊:电影》《银声画刊》《影戏画报》《至博影剧画刊》等。这些“画报”不少亦文亦图,照片、漫画、插图、广告琳琅满目,文字占比也不少,有的甚至以文字主导,以摄影图片为辅,与当时的城市文化形成一种互文。“电影杂志”的第三部分,才是今天意义上的所谓“杂志”。这些杂志有的以明星为焦点,重点介绍明星生活、明星轶事,如《电影明星小史》,有的融戏剧与电影为一体,主要反映戏剧运动的始末、电影新作的诞生及社会评价,如《剧影生活》《戏剧电影》《舞台与银幕》《影剧论坛》;有的则集中呈现影坛的新锐力量、国片创作变迁和世界电影之动态,如《电影周刊》《今日电影》《星期电影》《影音》,等等。
民国时期的电影特刊,是民国影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明星公司出版的《晨星》为先河。电影特刊多发表公司拍摄电影的背景、影片本事、影片说明书、电影剧照、重要演职人员照片、演职员表、编导阐述、演员小史以及拍摄经过等,是近现代电影史极其研究的重要资料。《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所收录各种电影特刊共计32 种,其中一部分是为翻译、放映外国电影所出版的特刊,如《大独裁者》《桃李满天下》《我王万岁》《侠盗罗宾汉》《钟楼怪人》等,这些有关外国电影的特刊,多有推荐语、特殊情节或人物阐释(如《侠盗罗宾汉》特刊中就有“十二世纪之婚礼式”)及“影片所获得荣誉”等内容,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电影。另一部分是国片特刊。国片电影特刊以神话剧、古装剧为主,如上海大中国影片公司的《哪吒闹海杨戬梅山收七怪》合刊、《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特刊、上海影戏公司的《西游记盘丝洞》特刊、《杨贵妃》特刊、“华影”的《红楼梦人物素描》特刊、复旦影片公司的《红楼梦再生缘》合刊等,上述特刊均有大量剧照、演员风采、编导阐释、拍摄纪事等,是观众了解影片,把握电影主旨不可或缺的材料。现实题材电影的特刊,编者主要收录了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和益华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地春回》、“中联”出品的《芳华虚度》、大中华百合公司出品的《风雨之夜》、明星影片公司的《歌女红牡丹》、益华影片公司出品的《马路英雄》以及上海大亚影片公司出品的《孽海惊涛》等影片特刊,这些电影多围绕婚姻、恋爱、职场等问题,以写实手法触及社会伦理与教育话题,其特刊介绍剧旨本事,谈电影形式、演员之贡献、国产影片之责任、观片感言等。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所收录的民国时期的电影剧本和电影小说形态不一,种类繁多,充分显示了民国电影文学丰富多样的面貌。就电影剧本而言,外国电影名作译本占据了相当篇幅,如《魂断蓝桥》《浮士德》《翡翠谷》《蓝天使》《天上人间》《彼得一世》《吾土吾民》《月落乌啼霜满天》《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斯大林格勒血战记》等,在东西方艺术文化大交流的大背景下,域外电影剧本译介顺应潮流,为快速增长的国片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电影剧本是民国电影文献的“重头戏”。《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重点收入了桑弧的《哀乐中年》、郑应时的《春潮》、王平陵与王梦鸥的《孤城落日》、洪深的《花花草草》、力工的《女人与面包》、高全生的《彷徨》、何廉次的《乞丐千金》以及乌墨渊编撰、益智书店出版的《电影脚本名作集》(收有洪深的《梦里乾坤》、吴村的《金刚钻》和徐欣夫的《春之花》)。电影小说作为民国电影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在二三十年代的蓬勃兴起客观上弥补了二三线城市影院稀少、观影空间不足的缺憾。这里我们重点收入了吴天的《春归何处》、陈铨的《归鸿》、潘孑农的《街头巷尾》、陈慕陶的《为国争光》《似水流年》、范烟桥的《无花果》、阳翰笙与沈浮的《万家灯火》、飘萍的《渔光曲》以及《女儿经》《姊妹花》《到上海去》等电影小说。不难看出,民国电影小说的作者不少都是名家,其对电影小说的介入,提升了电影小说的品质和传播力,使电影小说形式更快地在各地广泛流行。
民国电影产业经营资料对于民国电影研究非常重要,涉及多个领域,如年鉴、业务报告书、纪念刊、公司章程、招股简章、出品目录等。《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收录了一些具有一定“官方”色彩的文献有《电影年鉴》《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及褚民谊所撰《利用电影促成三民主义之实现及辅助各种事业之进行》等,而《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收录与电影公司有关之文献更多些。如《国联大戏院开幕纪念刊》《沪光大戏院开幕特刊》《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定款》《中国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目录》《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事业报告书》《华北公司平津同人欢迎罗总理纪念册》等,它们均是民国电影生产和消费的鲜活历史见证。
电影演员和电影歌曲是民国电影文献的重要构成。就电影演员而言,外国影星依然受到早期中国传播媒介和公众热烈追捧,新银星杂志社出版了《明星小史》,对玛丽阿斯多、巴巴拉肯脱、加利古柏、玛丽白兰、露易丝穆兰等众多外国影星进行介绍,《派拉蒙明星名片一览》不仅刊出却利罗杰士、乔治彭柯夫、海伦金、穆利西弗莱等明星的成名始末,还对当时热映的一些外国电影予以宣传,如《美西开垦记》《择婿趣史》《艳影冤狱》《风流军官》等。也有一些文献如沈衡庄编、电影丛刊社出版的《现代明星》,以开放的观念、跨界跨地的思路,将中外影星“一网打尽”,混合叙述他们的生平,配以演员的生活照,非常有传播效果。民国时期的新闻出版业对国产电影明星也非常关注,使其在大众文化场域被塑造成特定文化或某种生活的标识。《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收录了《徐来本事》《袁美云本事》《电影皇后》《谁杀阮玲玉》《艺人阮玲玉哀荣录》《周璇严华婚变案第二次特刊》等单个明星专集,也收录了一些如《演员的甘苦》《影剧人百态》《明星珍史》《银幕秘史》这类综合介绍明星,阐发诸如《论电影演员》《演员的快乐与苦恼》等论题的专论集,对人们深入认识早期明星和民国时期电影界诸多情状,有重要帮助。
电影歌曲作为电影艺术盛开的花朵和芬芳,被认为是电影成功之关键元素之一。民国电影歌曲创作和传播十分兴盛,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伴随电影走红而传遍了东西南北,堪称民国艺术的瑰宝。《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收录的民国电影歌曲分两类。一类是世界电影歌曲的合集,如《好莱坞影星新歌》,收有《翠堤春晓插曲》《白雪公主插曲》《出水芙蓉插曲》《风流舰队插曲》《夏威夷名曲》《听!听!云雀》《月宫宝盒插曲》《情场争雄主题歌》等,该歌曲集或中英文对照或直接使用英文歌词,是国人学唱外国电影名曲的重要文本。第二类是以本土电影歌曲为主的歌曲集,如《电影名歌集》《电影名歌五百首》《电影新歌五百首》《电影新歌选》《电影新歌集》《影国新歌集》《今日最流行电影名歌集》等。总体而言,本土电影歌曲的体量更大,类型更多,传播更广,一些电影公司如国泰在发行新片特刊时,主要刊印的就是新片电影歌曲,以飨观众。大同电影企业公司甚至还出版了《柳浪闻莺》歌谱全集,令当时的观众惊喜不已。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提档升速离不开民国电影文献的耙梳、挖掘和整理,《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是以民国电影书籍、丛刊特刊、电影剧本和电影小说集、电影明星和歌曲集为主的专业性文献汇编,共五十六卷,笔者后续将会以更深入的考察,以地缘文化视域扩大电影史料来源,把各大报纸的电影副刊、专刊等文献纳入其中。正如迈克—克朗所指出的,审视电影这个“使文化思想得以产生和再生的创造性媒体”,会发现它们“依据各种不同的文化标准形成了地区内部与地区之间的互动作用”,从而“在更强的意义上创造了地理学”。[2]显然,文献是学术锐器,它能为民国文化史、社会史、艺术史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更多视角,促进近现代中国研究迈向更深入、更绰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