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岘
午夜十二点零一分,Julia在“Happy New Year”的欢声笑语中,顾不上与身边的人一一拥抱,独自垂头在手机上飞快地滑动着食指——打开微信,点击“个性标签”,删除“长日尽处是我的身影”,加上“2018年的誓言是: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的本意是宠辱不惊,干吗在这么飘逸的词汇后加个感叹号?
Julia的食指在删除“!”和添加“!”中交替了两次,就像她对微信的功能既爱又恨地使用了两年一样,最后的结论是:保留!
最初使用微信,Julia只是用来拨打越洋电话,惊喜于链接亚洲与北美洲的音频和视频竟可以一文不花;之后她开始在微信的相册上刊登一些自己的照片,再以日记的形式留下一段感言;再后来她了解到自己发的图文自动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圈儿”里的人都可以看到和下载……
那又怎么样呢?都是亲朋好友,了解一些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利无害,省去了打电话的口舌之苦和写信的文字之累!
Julia日复一日地这么想着,她的“照片日记”就从一个星期一篇,改为一天一篇,有时达到一天N篇的程度。
去年她买了iPhone X,手机上拍摄照片的多功能使她每日流连于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草生草长、做饭吃饭、走亲访友,就差睡觉没拍!
图文数量的日新月异,却使Julia的心情日渐沉重:“朋友圈”里竟有许多人她都叫不出真名实姓,却每天分享着她的生活、思想和阅历。
“唉!”Julia长叹了一声,对电话另一端的妹妹说道,“现在的华人圈儿,微信取代了名片,大家见面不管是第一次认识还是多年未见,抑或是志趣相左,两句话之后就是‘我们加个微信吧。容不得你说‘No,手机二维码就递了过来。今天我一查,我的微信好友有二百多人,这还不算‘群里的几百号人呢!”
“这事容易解决。你把这些人分成三六九等,设置成可以看‘朋友圈和不可以看的。那些不能看你‘朋友圈的人,自然就看不到你发的图文了。”住在中国的妹妹指点迷津道。
果真,按照妹妹的说法一路精简下去,留在“朋友圈”里的人除了家人就是“闺蜜”,一共也不超过二十位。
刊登“照片日记”可以心无旁骛了,但是在社交场合,那些被她屏蔽的人也都形同陌路啦。渐渐地,她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和寥寞。
她把“踢出去”的人又一一地请回自己的“朋友圈”;“请回来”的人也不计前嫌,照样做她的“粉丝”,只要她的“照片日记”一出现,肯定有人上去点赞!
随着“关注率”的上升,在照片的取舍和留言的分寸上,Julia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原本只是随性记录一些生命的感悟,现在竟成为一项讨好别人的工作!
妹妹再次给她出了主意:想给大家看的图文设置成“公开”,不想公开的就设置为“隐私”。
她再次照搬。
在新年的第一时刻修改了“个性标签”,Julia终于睡了几小时的安稳觉。起床后她去华人超市买菜,碰见了一位她从“朋友圈”中“踢出去又请回来的”Lily。Lily见面就问某某人是否把她屏蔽了?她说不知道。Lily说打开你的微信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买菜变成了查看手机,结论是Julia也被某某人屏蔽。Lily的火气消减了一半,另一半就变现成一句话:她一定和我們认识的John关系不清不楚,所以才不敢让我们看她的“朋友圈”!
Lily走了,Julia也顾不上买菜了,赶紧将这两天设为“隐私”的“照片日记”又一个个地改成“公开”,深恐“圈儿”里像Lily的人看不到她更新的内容,也会胡思乱想!
晚上,当她像往常一样,要赶在午夜十二点之前把一天的图文都刊登到微信相册时,她再度修改了新年第一天的“个性标签”,掐头去尾只剩下四个字和一个大大的问号:安之若素?
(选自《香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