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是城市更新的具体举措和民生治理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北京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实现了由走技术路线到从居民生活出发、由环境治理到街区更新、由单向管理到共商共治共享的转向,并在制度机制层面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接诉即办改革形成联动合力。深化治理、提质增效,还需从空间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筑牢安全底线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首都治理; 街巷整治; 城市更新行动; 民生福祉
[中图分类号] D616; C9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3-0059-04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背街小巷是城市烟火气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关系城市形象塑造、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运行安全,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的小切口,也是首都的“大民生”。2017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持续6年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全市4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和景观品质得到整体改善,21个以街区为单元的整治片区实现一体化和集约式治理,一批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最美街巷和文明街巷成为精品宜居的典型样本,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市民。
首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始终坚持城市更新民生优先原则,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融入每一个整治提升细节,在保住历史风貌、留住百姓烟火、延续乡愁情怀、创造安全环境中彰显人文关怀,在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实践中擦亮人民底色,撬动了一场以新时代民生观为统领、以民生诉求为支点的超大城市现代化空间治理革命。而对人民性的聚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城市管理者以胸怀“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表达。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实现“三个转向”
北京市遵循“人民城市”理念,积极落实中央及有关部委“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部署,以重点街巷和重点区域环境秩序治理、中心城区疏解提质等专项任务为牵引,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科学的机制保障、具体的整治行动,大力探索创新减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和民生治理的有效路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首都特色更新实践中的重要范畴,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呈现“三个转向”特征。
由技术路线转向从居民生活出发。作为技术治理的实践,背街小巷整治有三重维度:一是强调利用专项规划方案、更新导则等技术成果治理空间。二是强调规划专家的治理主体地位。三是将技术逻辑与技术效率作为治理决策的唯一评价标准。但技术的工具理性在解决城市旧问题的同时,也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社会治理中的人文关怀以及人的多样化需求、生活感受等价值目标。从居民生活出发将人作为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使街区功能回归到满足人的居住、生产、生活,即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诗意栖息和审美化生存)创造美好生活。以此为逻辑起点,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体现了以艺术之治为内核的现代城市空间塑造对美好生活图式的建构,通过规划赋能的高效和智慧、艺术营造的温情和品质、循法而治的可靠和有序,使人民群众在末端细微处获得可知可感的新变化,从而增加对美好生活的感性经验,彰显人作为个体生命的意义。
由街巷环境治理转向综合性街区更新。环境整治是在充分保护历史建筑、保留街巷肌理、保持风貌尺度的前提下,通过动态化小规模综合整治、品质提升和功能优化,使城市生态更具自生性和自我完善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属地街道和项目实施主体对规则标准的认知程度、操作思路、任务进度不尽相同,亟须探索一种高效、低成本、更具可持续性的新路径。街区更新立足空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突破传统街道、小区或项目单元的边界治理思维,转向在街区层面重新整合有限资源,以大片区统筹、小单元作战的方式提升空间治理的有效性,进而产生价值集约和带动效应。2017—2020年,北京市第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的重点是违法违规建筑拆除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2021年,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综合提升街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这标志着第二轮“疏整促”专项行动的基本单元从背街小巷转向街区层面,工作重点从环境整治提升转向综合服务功能完善。
由单向管理转向共商共治共享。相较于传统政府治理体系中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指令化方式,北京市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更加注重激发群众主体自治活力,形成了在共商中征求民意、在共治中启发民智、在共享中满足民愿的治理新格局。一方面,背街小巷自治共建理事会、小院议事厅、社区共治委等都是群众参与空间更新协商对话、提升治理能动力的有效途径,街区居民围绕家门口的一路一景抒情达意、贡献智慧,并在这种互动中不断产生新感悟、新认知,推动自身向具备现代公民意識的成熟自治主体转变。另一方面,街区居民就关切的环境共性问题集体巡视、集体协商、集体行动的过程,让更多人学会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甚至愿意让渡自己的部分权益而成就更多人的广泛利益。这样的价值取向,为构建人民美好生活共同体、达成社会共治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民生诉求导向下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机制创新
超大城市在社会构成、居民需求、空间结构方面的超常复杂性,决定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政策机制创新。作为城市更新的具体举措和回应群众关切的实际行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从制度机制层面为探寻超大城市有机更新和民生治理融合路径贡献了北京经验,为探究中国城市治理逻辑变迁提供了首都样本。
实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协同推进。文明城市(城区)创建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2017年起北京市每年召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将两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首都“十四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继续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街巷文明创建的目标任务——努力将背街小巷打造成为城市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城市文明的高级形式是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重要任务就是恢复街坊里弄的多样性和活力,让传统街巷在形、神交融中实现历史与未来的有序协调,最终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性与丰富性的空间场所,既丰富文明城市的内涵,也能为群众文明素养提升提供润物无声的正向激励。
推动背街小巷“微更新”与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紧密衔接。超大城市是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高度聚集的空间极核,也是各类空间社会问题频现的汇聚点,其治理问题历来是全球性难题。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指出,开展城市更新活动要“坚持先治理、后更新”,与“疏整促”工作相衔接。精细化治理已成为社会主义城市治理模式的路径取向。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最能体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是检验城市末端治理效能的试金石。在操作路径上,背街小巷“微更新”将首都特色与精细化治理要求深度融合,通过住区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提升打造精品街巷,用绣花功夫补齐民生短板;在机制创新上,通过建立市、区两级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议事协调机制,广泛吸纳市场主体、专家学者、居民代表等各类治理力量,定期“会诊开方”,凝聚思想共识、破解重难点问题、研制标准规范、总结典型经验,为“大城善治”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促进背街小巷“微治理”与接诉即办改革融合联动。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根本在社区。民生问题在社区层面高度集中,直接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城市建设与治理要留住人心,就必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快更精准回应民生诉求,做好家门口“最后一米”的服务。背街小巷“微治理”见诸于以社区为核心单元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接诉即办改革树立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街巷环境问题作为重要靶向,推动治理力量向街巷、社区延伸,把群众的诉求清单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实情清单、履职清单,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从这个层面看,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与接诉即办改革在理念、目标和组织模式上实现了协调协同、步调一致。
对标民生“三感”深化背街小巷治理
社会主义的城市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满足人民的多样性需求,其得失成败归根结底要以人民评判为标尺。不论采用何种路径、机制、方法,人民群众是城市更新行动成效的最好感知者。将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检验背街小巷治理成效的“金标准”,是对人民城市理念时代内涵的深刻把握和生动践行。
提升获得感,以坚持民生需求导向的空间功能优化营造普惠利民的生活体验。一是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科学优化街巷功能布局。着眼于街巷形态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精心设计好每一条背街小巷,统筹好景观性和功能性,既要传承文化、留住记忆,展现街巷的景观风貌,又要完善配套、提升品质,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需求;坚持创新机制、盘活存量,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公共空间治理,整合沿街景点、特色文化资源,拓展庭院广场、共生小院、邻里空间,为市民提供可休闲游憩、可社会交往、可健身运动、可阅读学习的“第三生活空间”;开展“失落空间”调查,1整合利用街巷零散闲地、边角碎地、胡同转角、建筑退线空间等打造小尺度游园,使小巷深处能够移步换景,呈现多层立体空间布局。二是完善街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全面诊断街巷功能、风貌、环境、配套设施,精准制定问题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分类提出街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策略;针对目前便民服务网点布局不均、新增难度大等问题,强化规划策略指引,对存量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摸底整合,并以产权为基准,与原有建筑功能、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类型进行叠合,实现统筹布局、整体推进;针对生活性服务业品牌化与连锁化率低的问题,探索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结合模式,变“被动输血”为“自主造血”,撬动社区微利业态发展活力,引导开发运营主体更新发展理念,做好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向通过资产长期运营分享城市更新红利转型。
提升幸福感,以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改善推动“从有到优”的福利进阶。构建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的城市生态系统,要求背街小巷的空间表达不断自我完善、推陈出新,以彰显国际范、现代感、烟火气、人文性、智慧化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一是增加街巷空间丰富度,营造富有活力的生活场景。通过构建适宜尺度场所、整合破碎空间、介入媒触因子、新老文化混搭、单一功能和交混功能并重等要素的营造,让宜居社区、活力街区成为都市生活引力场,促进人产城景文深度融合。如围绕“古都新生”目标,打造高连续性、适宜步行的小尺度街区,保证人在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时,有充分时间享受到城市空间的品质,实现人与街区景观的亲密互动。二是拓展后街功能、更新商业业态,营造独特灵动的服务场景。立足区域传统风貌、城厢历史记忆、在地文化基因,定位于夜间经济和精致慢生活,实施区别于主街的后街发展路径,培育聚集与老街古巷相得益彰、量身定制的特色业态,将其打造成古典与时尚、艺术与功能融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场景。如传统特色门店穿廊相连,形成气质统一却又独树一帜的个性风貌;深巷老房子变身网红民宿,自家门洞旁就是年轻人热衷打卡的独立小店,以此拓展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新潜力。三是以灵活的管理尺度构建健康长效的街巷开放生态。针对街巷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商圈外摆、小修小补摊位,既要“松开绳子”,也要“牵住鼻子”,應制定分时段、分类别、分区域设置的标准规范及管理细则,以告知承诺制、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实现以疏代堵,由此营造开放包容城市治理的“制度温情”,这种施政艺术是对标国际一线城市、向现代城市治理迈进的重要一步。
提升安全感,以关注公平正义的安全韧性筑牢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底线。背街小巷人口业态集聚、空间秩序混乱、综合配套不足、抗灾避险体系薄弱,历来是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短板。一是实施完整街道政策。秉持街道设计和运行应保障所有出行者通行权的理念,在分析周边小区类型、人车流量、居民居住习惯的基础上,对背街小巷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运营和维护,为全部使用者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顺利出行提供无障碍、便利化环境。二是重塑街巷空间安全格局。加大对简易楼、平房院落、拆迁滞留项目腾退改造以及低端住宿业整治提升的推进力度,以降低老城街区人口倒挂、职住失衡、管线压占、院落积水、设施年久失修等潜在安全风险;创新腾退空间和存量空间再利用政策,将应急改造条件作为街巷更新设计要点之一,为临时疏散、隔离防护、防灾避难及中长期安置预留弹性空间,以应对灾变和疾病危机管理期实现“平战转换”的特殊治理需求。
(本文是2022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三生’空间协调视角下京津冀省际交界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DXXTZDDYKT0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睿,王越.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探析[J].江汉论坛,2019(5).
(作者简介:刁琳琳,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 / 任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