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的繁盛与隐退

2023-04-27 18:58黄伟哲田恩铭
博览群书 2023年4期
关键词:曲江活动

黄伟哲 田恩铭

上巳节是中华民族上古至中古时期的一个重要节日,与寒食节、清明节一起组成了亮丽的民俗风景。早在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关于祓除的记载。《诗经·溱洧》中也有关于郑国风俗的记载,人们在三月上巳齐聚水边,祛除不祥。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相见,表白心意。到了三国时期,用三月三日代替原先的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上巳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隋唐时期,上巳节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此后渐渐与清明节合流,呈现出衰落化趋势, 逐渐隐入民间。

古人是怎样过上巳节的呢?《资治通鉴》对“上巳节”有一定的介绍:

应劭《风俗通》曰:“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于水上盥洁之也。”

按《周礼》解释,上巳节时女巫要在水上盥洗以保持洁净,进而祓除疾病,祛除不祥。“巳”代表“福祉”,驱除疾病之后留下的自然就是福气,所以就是通过“修禊”来祛除不祥,保持“巳”之福气。上巳节就是这样一个去灾免祸、追求幸福的好日子。

关于上巳节的发展,史料中有相关记载。其主要产生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得以确立:

汉代上巳节的标志性时间是三月上巳日,标志性习俗是河边祓禊,参与者是不分男女,不论尊卑,祓禊的目的主要是求休纳吉,拂除不祥,祓禊本身具有较强的巫术意义。(张勃《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P210)

按照汉礼,在三月上巳日,官员和百姓都会在东流水上举行修禊仪式,用流水濯洗,以期去除宿疾,达到大洁的状态。古时人们医疗手段落后,常常患病无法治愈。他们认为流水在清洁身体的同时,也能带走疾病灾害,迎来福瑞,因此专门选取了万物新生的三月,在上巳日向上天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安稳生活。上巳节是出于物质和精神双层需要而产生的,寄寓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的时间已经确定为三月三日。从诗歌创作中即可证实,如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陆机《三月三日》、潘尼《三月三日洛水赋》、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等作品均有体现。上巳节延续着汉代在水边举行修禊仪式的传统,如《南齐书》卷九记载:

三月三日曲水会,古禊祭也。汉《礼仪志》云:“季春月上巳,官民皆絜濯于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去宿疾为大絜。”

除了史书的记载,诗文中也常见上巳时的节日盛景。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修禊是上巳节的一项活动,意在祓除疾病。唐代徐坚的《初学记·岁时部下》就收录了许多相关诗句,如南朝宋谢惠连《上巳诗》的“携朋适郊野”,南朝梁庾肩吾《三日侍兰亭曲水宴诗》的“桃花生玉涧,柳叶暗金沟”。这一时期,上巳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成公绥《洛禊赋》、张协《洛禊赋》、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能够发现,除了承续传统以外,上巳节还增加了宴饮、嘻游、马射等活动,具有娱乐和审美意义。活动的场所,则常在水边、园林和宫殿。除却王公大臣,文人士子逐渐成为较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往往在节日的活动中挥笔赋诗,如张协《洛禊赋》所说的“缙绅先生”们“携朋接党”,在“临涯咏吟”中留下群体性活动的文化记忆。

唐代的上巳节是与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并列的节日。虽然在杜甫诗中仍有对前代“修禊”活动的继承,但唐朝皇帝宴请群臣的活动已成上巳节主流,踏青游玩成为民间重要的节日活动。《唐会要》卷二十九记载:

三年十月,京兆府奏,庆成节及上巳重阳,百官于曲江亭子宴会。彩觞船两只,请以旧船上杖木为舫子,过会拆收。

《册府元龟》中也有多处记载:

三月上巳节,赐宰臣百僚合宴于曲江亭。

五年三月上巳节,赐宰臣宴于杜佑庄,命中使以酒馔就赐之。

八年三月甲寅上巳节,赐群臣宴于曲江亭。

总结来说,就是每到三月上巳节,皇帝总会在曲江亭宴请群臣,邀请大臣共赏美景。那么在记载中屡次出现的“曲江”究竟为何地?

《雍录》引康骈《剧谈录》,记载了曲江池的由来:

曲江池,本秦时隑州,唐开元中疏凿为胜境,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节,即锡宴臣寮,会于山亭,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唯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上述记载讲明了曲江池的由来。曲江池,本是秦时一块岸曲长的洲,直到唐开元年间凿穿疏通,成为一处胜地。此地以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侧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洲,水雾弥漫,成为一处人间美景。此地可参考现今的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岸边树木繁茂,湖中央有一小洲,泛舟而上,四面环水,岛上立一小亭,亭边绿荫环绕,颇为幽静,是宴请赏景的宝地。

唐朝时,上巳节不仅在朝廷盛行,也在地方盛行。遇上巳節,街上有各类民间技艺的表演活动,可谓精彩纷呈。可以想象,在上巳节日,民众举家出门,一路上商贩们都在热情地叫卖,节日期间还有各种表演,有杂耍、有歌舞,小孩子们拿着玩具从中飞驰而过,留下一串串笑声。桥头、湖边、街上,到处都是人们欢乐的身影,一面赏春景,一面庆佳节,美哉乐哉。

关于上巳节,唐代诗人宋之问、王勃、张九龄、张说、杜甫、刘禹锡、卢纶、权德舆、刘言史、许棠都有诗作存世。就文人士子关于上巳节活动的书写来看,节日不断地向世俗化、大众化发展。在众多诗作中,杜甫的《丽人行》可谓是描写上巳节的代表作。“三月三日天气新”一句交代当时的天气,三月三日,春意正浓,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长安水边多丽人”一句引出地点,上巳节自产生起就与水有关,在水边驱灾祈福,趁着好天气约上三两好友聚会,喜不自胜。

想象一下,在三月的一个春日,天朗气清,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霾,顺着柳枝倾泻而下,周身都是暖洋洋的。水鸟在湖边栖息,人们从旁经过,它们也不受干扰,只静静地立着一只脚,凝望着远方。正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一切事物都充满生机。这时一阵嬉笑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青年男女相约来到湖边赏春。他们用手中的柳枝荡起水花,洁净双手,祈求来年家人康健。结束了仪式后,他们四散开,和约好的伙伴沿着湖边散步,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直至夕阳西下,上巳节才落下帷幕。

概而言之,隋唐时期伴随皇帝对上巳节的推崇,自上而下地影响了整个社会。人们对上巳节的重视程度达到顶峰。皇帝时常举办上巳节曲江宴会,官员们以参加宴会为荣。民众则顺应这种潮流,也在上巳节举办欢庆活动,庆祝节日。

自唐朝之后,上巳节渐趋式微,在史料记载中难寻其盛景,只能看到史书中零星几处记载。

五代十国时期,在前蜀和后蜀的记载中还能看到上巳节。《十国春秋》记录了前蜀后主的相关活动:

乾德五年春正月,云南进江猪。三月,帝以上已节,宴怡神亭,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内臣严凝月等竞歌后庭花、思越人之曲,妇女杂坐,履舄交错,酣饮达旦。

也记录了后蜀后主的活动:

三月,上巳节,游大慈寺,宴从官于玉溪院,分韵赋诗,优人以前蜀后主为戏,命斩之。

此处看到上巳节还是一个大型节日,歌舞表演,分韵赋诗,宫廷内庆祝活动不断,继续着前朝的上巳景象。

自宋以后,上巳节逐渐衰落,难见节日盛景。《宋史》中“三月三日”一般仅用于时间,不专指上巳节,也没有官民共赴水边修禊祭祀的场景描写。唯一可能有关上巳节的描写是《宋史》卷一百一十三:

绍兴十三年三月三日,诏宴殿陈设止用绯黄二色,不用文绣,令有司遵守,更不制造。

此段描写可能是三月三日需要举办宴会,记载相关陈设的变化。并没有对上巳节情形的具体描写。

反倒是《辽史》中还有所载录,据卷五十三:

三月三日为上巳,国俗,刻木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朋下马列跪进酒,胜朋马上饮之。国语谓是日为“陶里桦”。“陶里”,兔也;“桦”,射也。

辽史中还保留着对上巳节的记载,甚至把上巳节作为国家节日,会举办活动,有固定习俗。

元代也还提到上巳节,元《西使记》记载:

三月一日,过赛蓝城,有浮图,诸回纥祈拜之所。三日,过别石兰,诸回纥贸易如上巳节。

《明史》卷五十也有有关三月三日祭祀的记载:“三皇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三皇。”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三月三日仍被看作是祭祀的节日。明代承袭元制,在宫廷举办祭祀活动。此处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上巳节,但也算是对这个节日的继承。

清代,乾隆还曾在写作中提到上巳节。《四库全书》中《海塘录》卷首收录了乾隆十六年春的一首长诗《钱塘江潮歌》(节选):

我来正值上巳节,晴明遥见尖山尖。

须臾黯黮云容作,似是丰隆助海若。

天水遥连色暗昏,倏见空际横练索。

此段只提到上巳节,并未涉及相关的节日习俗,应该只是偶然提及,并非着重强调,此时上巳节已不再是受皇帝重视的节日。

从上述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以后,上巳节难见盛况,宋代逐渐消亡,直至近现代隐没不见,只有在部分地区仍有保留。

那么为什么上巳节自唐以后由盛转衰,不再是官民同赏的大型节日呢?首先是上巳节的祭祀功能减弱。上巳节原是以水洁净身体来减少疾病,而随着医疗的发展,人们能治愈的疾病越来越多,对上巳节的需求降低,自然对其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其次是中央对上巳节的重视。唐朝,皇帝常常在曲江宴请群臣,共赏春日美景,进而成为一种潮流风尚,地方百姓纷纷效仿,也齐聚水边祈福游赏。自中央到地方都举办节日活动,上巳节自然长盛不衰。等到宋朝,皇帝不再重视这一节日,既没有举办大型宴请活动,也没有组织群臣共赏美景,久而久之,上巳节在宫廷中逐渐衰落。中央不再重视,地方上自然不会掀起模仿热潮。最后,是上巳节的可替代性太強,上巳节与清明节、寒食节的时间相邻,踏青赏春等相关习俗较为接近,且没有一些流传甚广的英雄神话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巳节逐渐和清明节、寒食节融为一体,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大型节日。等到宋以后,便少在史料中发现相关记载。

先秦时期,上巳节还是一种女巫祭祀活动,是人们祈求身体健康、来年顺遂的一种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巳节中的祭祀属性已逐渐消退,在水边聚会踏青的传统被保留下来。在春日踏青之时,我们仍可以追忆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不妨想象一下:曾经有一群人乘着春风而来,在水边濯洗身体,祛除不洁,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等到仪式结束,又三三两两一起乘风离去,“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巳节不会昔日重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它作为一种民族记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黄伟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田恩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曲江活动
那拉提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曲江春晓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曲江花生分段收获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