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将2100吨重的转子在51毫米气隙内一次吊装成功

2023-04-27 02:30林间风
妇女生活 2023年4期
关键词:天车白鹤工地

林间风

2023年2月28日晚,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在南京揭晓,90后女吊车工田得梅光荣入选,是10位“大国工匠”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

专于一业,精于一事。她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水电建设工地,不断摸索天车驾驶技术,成为我国一流的能吊装巨型精密装置的天车司机

天车是一种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桥式起重机。今年32岁的田得梅,已是一名驾龄15年的天车司机。

田得梅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一户农家。因家境艰难,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初中毕业时,她考入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现青海水电技师学院)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求学期间,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2007年毕业时,她成为全班13名女生中唯一一个通过中国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面试的学生,被录用后派往兰州培训。培训期间,田得梅第一次接触到天车。培训结束后,年仅17岁的她被分配到位于青海省贵德县的拉西瓦水电站工作。

时年31岁的杨玲玲被单位指定为田得梅的师傅。第一次随师傅上天车,田得梅心里直打鼓,因为她要驾驶的天车比培训时接触的天车更高,工作环境也比培训车间差得多—当时拉西瓦水电站开建仅1年,尚未修建专用铁梯,她要攀爬脚手架才能进入驾驶室,因为太高她根本不敢往下看。进入驾驶室,田得梅仍有些恐惧。杨玲玲温柔地点拨她:“你就当是开汽车,把要吊运的设备或材料当乘客,尽量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田得梅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细心观察师傅的动作。让杨玲玲欣慰的是,田得梅尽管年龄小,但悟性高,动作要领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在操作过程中,田得梅认真体悟,很快掌握了不少小窍门:手动换挡时要逐挡增减,不越挡;接近吊点时判断距离,提前减速避免急停;开关按钮和操控手柄时动作要稳,不能猛按、猛推……每发现一个驾驶小窍门,她都会不停地练习,摸索最佳手感。日积月累,她总结出了“眼看、耳听、脑想、心静、手动”的“人机一体”操作技巧。

水轮发电机是水电站的核心设备,包含两个核心部件,即定子和转子。定子位于发电机中心,转子呈环状包围定子,两者之间的空气间隙称为气隙,小到以毫米计量。因此,吊装转子的难度非常大,误差1毫米就有可能导致两者发生碰撞造成损坏。田得梅便以吊装转子为目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钻研天车操控知识,尽量把每个操控技巧都转化为肌肉记忆。

每天上班,田得梅都提前半小时进入驾驶室试车,并全面检查天车状况,尤其是触电控制器、刹车片、行程限位、警报装置等重点部位。

田得梅性格开朗,生活中大大咧咧。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她通过织毛衣、绣十字绣磨自己的性子。渐渐地同事们发现,田得梅不但眼神好、反应快,而且变得越来越沉稳、细心。

经过两年多努力,田得梅在结束拉西瓦水电站的工作时,已成为一名老练的天车司机,被单位派往位于云南省潞西市(2010年更名为芒市)的龙江水电站。

在龙江水电站,看到另一名天车司机年纪较大,田得梅主动承担了更多工作。一天,她在吊运一捆物料时突发溜钩(即钩索突然下滑),幸好她处置妥当,没发生危险。负责检修的同事检查后安慰她:“小故障,天车连续运转导致的。”田得梅觉得,这次溜钩虽有惊无险,但检修耽误了不少时间,如果自己能处理故障,工作效率就能提高不少。于是,从那天起,她便抽空跟检修班同事学习天车维护与保养。

专于一业,精于一事。之后十来年,田得梅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水电建设工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渐渐成长为我国一流的能吊装巨型精密装置的天车司机。

将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将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工地工作的900多天里,她带领天车班始终保持“零差错、零失误”

2019年10月,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接近尾声,水轮发电机组吊装即将展开,中国水电四局成立了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田得梅作为吊运工成为项目部的一员。当时她已经有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但她二话没说,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后,打点行装来到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的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工地。

中国水电四局正式组建了天车班,田得梅任班长,还带了6个徒弟。天车班14名成员全是女性,承担着白鹤滩水电站左岸8台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及辅助公用系统设备和物料的吊装任务。

为了让团队尽快成熟起来,田得梅带着徒弟们在干中练、练中学。她一边教理论,一边手把手地教实际操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很快将6个徒弟带出了师。

2020年8月18日11时,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工地地面指挥人员一声清脆的哨音,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开始吊装。转子重达2100吨,需由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保持步调一致,以每分钟7米的速度将转子吊运到指定位置。而转子和定子的间隙仅有51毫米调节范围,哪怕出现1毫米操作误差,都有可能导致二者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田得梅胆大、心细、眼尖,吊运平稳、落坑准确、反应快速,简单说就是稳、准、快。从机械线位并车、大钩起吊、匀速前進到转子入坑,田得梅和地面指挥人员完美配合,耗时77分钟顺利将转子吊入1号机坑。

过后,田得梅在班组会上将吊装心得及经验详细讲给组员听,叮嘱她们细心琢磨,掌握要领。

10月26日,第二台转子吊装的哨音响起,田得梅头脑更加冷静,反复梳理了第一次吊装时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尽量排除不利因素,再次顺利吊装成功。这看似轻而易举的背后,有着田得梅十几年的艰辛付出。

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工地,田得梅始终坚持“将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将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从首台转子成功吊装,到左岸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她带领天车班奋战900多天,始终保持“零差错、零失误”,提前65天完成吊装任务。

2021年4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1年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田得梅班组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她本人也被中国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评为“金牌导师”,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家人的支持是奋斗的动力,目标就是当一名合格的天车司机

田得梅有两个孩子,如今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因为丈夫刘郭义也常年在工地上忙碌,两个孩子一直由公公婆婆帮忙照顾。

虽然知道小两口工作忙,可工地上的情况婆婆王菊奎并不了解。直到2021年夏,中国水电四局组织职工家属去工地跟职工见面,王菊奎才第一次了解儿媳的工作。以前她只听别人说,儿媳在山沟沟里工作。她到工地看了才知道,儿媳其实是在山洞里干活,因为水电站的发电机组都深埋地下。看着儿媳在那么高的天车里上班,顺铁梯爬上天车要十来分钟,王菊奎觉得儿媳很不容易,心疼得抹起了眼泪:“她平时总是报喜不报忧。这么多年要不是她坚持,这个工作早就干不下去了。”

其实,不单是王菊奎,田得梅的父母第一次看到她工作的地方,也很担心她的安全。那还是田得梅刚参加工作时,父亲田有宝和母亲朱世梅去工地看望她。第一次看到六层楼高的天车和各种设备,田有宝有些心慌。当时田得梅正坐在14米高的天车上工作,田有宝爬上天车驾驶室,发现里面仅有2平方米大小,除了座位和操作台,没剩多大地方。站在窗户边往下一看,刚刚还觉得很庞大的机器设备变得那么小,他双腿直发抖,问女儿怕不怕,田得梅一笑:“一开始也是腿发抖,现在习惯了。”

因为水电工地项目一般周期都很长,田得梅几乎每年都只能回一次家。但细心的妈妈发现,女儿每次回来都有变化,比以前更干练、更成熟了,但爱操心的一面始终没变:知道妹妹上学、家里盖房需要用钱,她把工资攒下来贴补父母。

如今,虽然田得梅工作十几年了,由当年的小姑娘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朱世梅和老伴儿仍时常惦念她,因为他们都知道,女儿的工作环境特殊,不但在偏远的山沟里,还在高高的天车上,他们担心女儿的安全,操心女儿能不能按时吃上饭,尤其是家里开饭的时候,朱世梅总习惯性地问老伴儿:“不知道小梅吃了没有?”

父母和公婆的全力支持,让田得梅能够长期坚守在工地,踏踏实实地在三尺操控台上专注地工作,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干一行钻一行”的笃定、“偏毫厘不敢安”的仔细、“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不断在工作中成长、成材。

2023年2月28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评选在江苏南京揭晓,田得梅等10位行业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光荣入选,田得梅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位女性。

对一个专科毕业的普通天车司机来说,能评上“大国工匠”无疑是极大的荣誉,但田得梅很淡定,谦虚地说:“我的目标就是当一名合格的天车司机。”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天车白鹤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独孤求败白鹤滩
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智能天车倒垛优化方法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波比的小工地
机械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研究
热闹的工地
工地上的女人们
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清渣铲葫芦双制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