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芳
青花瓷代表了很多人对瓷器的认知,是己知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青花瓷是以钴料为着色剂直接在坯胎上绘画,再施加透明釉,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造,使色料充分渗透于胎釉之中,属于一次性烧造而成的瓷器。[1]从元代到民国直到现在都有烧造青花瓷。中国的青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河南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来装饰陶瓷。但是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够成熟,后来也中断了,大概于9—10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唐代晚期到宋代早期,就在烧造青花瓷,伊斯兰国的蓝色苏麻离青就是他们先开始使用的,由于没有高岭土,而且受土质和烧造技术的限制,中东地区烧出来的只能算是陶器,而非瓷器。到了元代他们将苏麻离青料带到景德镇来定制瓷器,这才成就了景德镇著名的元青花。元青花的烧造是景德镇瓷器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此奠定了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制瓷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景德镇突然冒出了艺术成就如此之高的元青花的原因。正所谓出场及高峰,这在整个制瓷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紧接着青花瓷经明代和清代五百多年的发展,其间也经历了各种青花颜料使用问题,青花料经历了苏麻离青、回青等等不同的青花料的时代,这也使得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青花发色特征。[2]
青花瓷位居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被誉为人间瑰宝。在中国各类瓷器中,青花瓷的人气和收藏价值都是最高的,中国最贵的10件瓷器中,青花瓷独占6件,其中最贵的一件青花瓷是2012年拍的1亿港币的青花龙缸,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的一件瓷器,至今依然未曾被超越。青花瓷在收藏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瓷器文物市场珍品、赝品混杂,尤其是作为名瓷之首的青花瓷,赝品甚多,如何更加准确地见真辩解,一直是广大藏家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整理出历朝历代青花的发展史,以供大家参考。
1.唐青花,唐代的青花瓷是青花瓷的萌芽期,处于初创阶段。现在见到的标本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州出土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和香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加上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花瓷。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唐青花器型以小件为主。唐朝时期的青花瓷画面装饰简洁,主要由民间使用较多。[3]比如出土的碗和杯就有大量的蓝色画面进行装饰。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简洁的青色笔触装饰形式,可见这是当时工匠们对青花这种颜料的初探。在坯体上只有简单的图绘,没有进行细致的描绘,这也足可见这种颜料在唐朝是一种实验颜料。唐朝青花主要是在陶胎上进行描绘,陶胎杂质较多,加上此时的青花颜料是萌芽阶段,因此发色上较为暗淡,蓝中泛黑,画面模糊。
2.宋青花,1957年发掘于浙江龙泉,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回纹等。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4]
3.元青花,元青花是青花瓷在我国出现的开始,也迅速地成为当时的主流品种。元青花特点明显,比如在选胎上,胎质比较古朴,且胎质疏松。从画面来看,元青花装饰饱满大胆却不杂乱,这主要体现出元朝统治者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拥有粗犷豪放的气势,在青花画面装饰上具有大气磅礴之感。比如此时的元青花装饰图案有高士图、历史人物图,以及动物纹、鱼藻纹,包括缠枝莲等装饰性纹样。元青花是景德镇制瓷的一个革新时期,因此元朝时期的青花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4.明清青花是景德镇青花瓷烧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走向衰落的两个朝代。明朝至清朝乾隆时期,青花瓷烧制还是处于顶峰状态,尤其是明朝永乐和宣德两朝时期是青花瓷烧造的顶峰阶段。但随着清朝乾隆时期彩瓷的出现,单一色泽的青花瓷逐渐被取代。比如粉彩,由于粉彩属于彩瓷,且画面丰富,色彩多样,这种多彩的装饰形式又得到乾隆时期统治者们的喜爱,因此粉彩瓷进入了当时的主流,而青花瓷从这时开始逐渐衰弱。明清时期的青花逐渐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从明朝开始,青花瓷的绘画方式除了传统的装饰图案之外,开始吸收了中国绘画的技法,尤其是民窑青花,大量出现具有中国画特点的画面。[5]因为民窑青花瓷是大众化的瓷器,他们在选材装饰方面比较的随意,而且画面装饰也是比较的洒脱,这也使得青花瓷虽然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但在民间青花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青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制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制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式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送款和文饰款五大款式。[6]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制为纪年款。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成化款铁线银钩,釉面有橘皮装,嘉靖款笔方粗重,劲中藏秀。民间青花瓷比较普遍,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词语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落款形式,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较为推荐。堂名款,即将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刻印在订收的瓷器上,作为私人用瓷或藏瓷的标志,这类款识称为堂名款,现代非常流行。
民国至今,王步是为数不多的被藏家们一直追捧的陶瓷艺术家,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记录。王步成为一个品类、一种风格,王步为整个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匠人作坊靠着仿王步作品为生。[7]王步独创的很多绘画技法至今仍被业内很多人广泛应用。中国近现代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特别是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大师辈出。这个特殊时代开创了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情趣,让新中国陶瓷艺术成为陶瓷史上耀眼的一部分。王步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领军人物,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创作釉下、釉上、堆白刻花瓷器数以万计。[8]王步有“青花大王”之称,历史上的青花很美,却无法避免色彩单一,想要在青花瓷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像国画一般具备多层的视觉效果,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必须依靠“分水”技法才能展现独特的水墨画意境。青花的分水类同国画的渲染,但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宣纸上作画落笔即可见效果,但青花的分水是将青花水料画于泥坯上,未烧之前是一片褐色,不像在宣纸上作画有直观的视觉层次。青花最终有没有层次,需等瓷器烧成后方见分晓。王步的绝妙正在于他分水时的神来之笔,其传世之作无论大小,不仅浓淡一气呵成,即便料分五色也浑然一体。王步作品《宝石蓝地开光青花罐》,圆形阔口,全身圆润丰满,通体宝石蓝釉,青花绘“垂钓归来会诗友”,王步作品画艺浑厚清新,简洁纯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这件作品是王步传世青花精品中少见的精品。
青花瓷在我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代艺术是一个多材质、多形式表现的艺术,其中陶瓷材质就是表现当代艺术的重要材质。青花瓷不再拘泥于瓶瓶罐罐,而在当代陶艺以及环境建筑中青花瓷都占据重要的成份。[9]比如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何炳钦教授为南昌万达广场设计的建筑群,就是运用青花瓷元素进行创作,这就是青花瓷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也是青花瓷重要的革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