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附属”回归“附属”

2023-04-24 03:46徐书贤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直属医学院大学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挂牌“附属医院”,看上去是一个高校和医院双赢的局面,但随着“附属医院”的牌子越来越多,这块牌子的含金量真的还有那么高吗?

近年来,时有“某高校一天内挂牌9家附属医院”,某高校“拖挂”23家附属医院,“喜报!我院正式挂牌某大学附属医院”等新闻冲上新闻榜。各地掀起“附属医院”挂牌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实力最强的医疗机构,往往是当地知名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其次才是省级医疗机构或地市级龙头医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多年来,这些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也都曾有不止一次,跟不止一家高校洽谈过“附属”相关事宜,双方纠缠于多方利益的博弈和角逐中,不断找寻“最佳平衡点”,以推动医院“附属之路”。

为什么一所实力较强的医院总是不免最终要走上“附属”道路呢?高校为何又总是对于“附属医院”趋之若鹜?

在近年来的“附属医院”的“挂牌热”中,有医院谋求发展的需求和决心,有高校寻求开拓和提升的热情,当然也会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互惠”与“圈占”。“附属”二字,也许仅是“虚名”,也许代表着“实力”,虚实之间,这场“附属”之乱,终究会以怎样的方式得以捋顺归位?

此“附属”非彼“附属”

“感觉现在遍地都是附属医院了,都一样吗?”“附属医院的‘附属’都管什么?”“我们县医院也挂牌大学附属医院了,是不是以后也归大学管了?”网络上网友们看上去不太专业的发问却问到了关键——这么多附属医院,都一样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便是资深医院管理者对附属医院的分类也不十分清晰。

虽然许多医院挂牌“附属医院”,同一个后缀,但高校和医院之间的关系却大不相同。总体上来说,按照资产性质、人事任命等不同,中国的大学附属医院大体分为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两类。大学直属直管的附属医院是隶属于大学的,由大学直接管理。医院的人事任命权也在大学,医院的领导班子作为大学的中层干部由大学党委任命,大学对医院具有全面管理权限。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都是北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相比之下,同在北京的首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却并不一样。“我们是首医的附属医院,但领导班子一般是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任命的。”一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

这是因为在直属附属医院中还有不同的分类,如果附属医院列入地方政府的编制管理,接受当地政府财政拨款,即便隶属于大学,医院作为一个国有事业单位,其预算、财务、资产的管理权限也是归政府部门的。具体来说,一般是卫健部门(如北京是医院管理中心管理,上海是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和财政部门管理。直属附属医院中有不少是属于此类。所以,这些医院有多个上级部门,一个是高校,一个是政府部门。在人事任命方面,如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其领导班子由北京市委、市政府任命。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主要领导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任命,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则由复旦大学任命。

非直属附属医院则更多的是一种医教研的协作关系,关系较为松散。例如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常熟医院、附属太仓医院等则是苏州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直属医院不同,这些医院和苏州大学是合作关系,大学并不参与医院管理。这些医院只是作为高校学生实习、教学医院,同时开展一些科研方面的合作。”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位中层管理者说。

此外,记者通过梳理还发现,中国的医院隶属和管理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众所周知,医院一般都隶属于当地卫生部门,各个大学下面的医院则隶属于大学本身,而大学根据是否为双一流以及历史划分等原因,可能分别隶属于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工信部或者所在地的省政府。

目前,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院和中日医院归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其他的各类医学院校或者大学医学部的教学及附属医院的业务会受到各级卫健部门的管理指导。另外,有的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有的是省属省管高校,有的是市属高校,各个大学的隶属关系与地方也有紧有松。加之一些附属医院还牵涉到建院历史悠久、归属合并渊源、人脉及口碑的积淀等因素,因此,具体到大学、医学院与各附属医院的关系,可能要放到业务分类、财政拨款、地域关系、人事等多个维度去考虑。

两类

中国的大学附属医院按照资产性质、人事任命等不同,大体分为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两类。

“直属附属”的天然优势

“你看看医院排行榜,好医院几乎都是大学附属医院。”几乎所有的医院管理者对于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感触较深的一点。

从字面意思看,“直属”的关系要更直接、紧密一些。从业务方面看,高校直属附属医院通常会与医学院的教学科研任务密切相关,承担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医疗任务,是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属附属医院通常拥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同时也有更好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能够为医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直属附属医院和高校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是医教研防全方位的联系,是非直属医院远远不能相比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刘建说。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在知名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不仅病种丰富,疑难病例一抓一大把,很多带教老师的诊疗过程周密严谨,沟通技巧简直就是艺术,而各科大主任的教学查房也让人受益匪浅,绝大多数科室每周都有最新文献的学习讨论会,学生的操作机会更多。在培养医学生这方面,靠谱的附属医院是非常重要的。”知乎上一位来自复旦大学临床医学的名为“刘小菌”的网友如此说。

“直属附属医院就相当于高校的亲儿子,当然得到的资源就更丰富,非直属附属医院相当于养子,亲儿子可以打可以骂,也可以优先给糖果是吧?养子只是逢年过节喊到家里吃个饭而已。”广西某地市级医院院长如此形容不同附属医院和高校之间的亲疏关系。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无论是大到教学、科研上的密切合作,还是小至实习生的条件待遇等,高校和直属附属医院之间近乎“同气连枝”的关系,资源的共享是无法通过账面看出来的。与直属附属医院相比,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则相对较少,甚至有些仅仅是挂名而已。

无疑,高校和附属医院之间的相互依托,是让公众信任感较强的原因之一。而大多数大学附属医院发展更强劲的原因,是得益于近些年来大学附属医院总能“先一步”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黄二丹表示,每逢医学上有大量新发现、新项目创新的时候,大学的附属医院因有科研的属性,总能抢占先机。例如各种微创手术,往往最早现于大学附属医院,随后才在其他医院逐步推开。

2017年12月23日,安徽省立医院正式挂牌“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管理方面,“由于医院管理模式表现出不同管理要素上的差异,使得非直属医院处于多重领导甚至多重附属关系中,导致高校学科建设理念不容易被很好地贯彻执行,高校医学院的基础学科和非直属医院的临床科室间的协调融合不足,高校各种专业学院和非直属医院的联系合作不紧密等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院校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影响力扩大。”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院长吴松表示,“直属附属医院与高校为一个管理共同体,因此,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发展理念则更容易在直属医院推行。”

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的医教研一定是协同发展的,这是业界共识。浙江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原党委副书记朱真伟认为,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医生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的“教学思维”和“科研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会促进医教研之间良性互动,这对于疾病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从临床中发现问题,然后结合基础研究之后,最终真正回归到临床中去,真正地认识或解决临床的问题,这是大学附属医院的根本职责。”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党委书记崔树森认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更多的是创造性地“引领”医学,而不是“别人有什么技术,我也跟着上”的“随从”医学。

此外,吴松还认为,高校之于直属附属医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文化传承,“直属附属医院不管谁来管理,定会延续高校赋予的文化元素,传承高校文化基因,这是直属附属医院永恒的发展动力。”

“为什么一些地级市医院发展艰难?换了一个管理者,就把之前医院原有的都否定掉,每每都要搞改革创新,将之前的工作全部推翻重来。也是因为没有文化传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院长说。

高校和附属医院“双向奔赴”

无疑,高校对于附属医院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助力。之前一直在安徽省内综合排名第2的安徽省立医院,在2017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之后,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超过了之前一直稳坐头把交椅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时任中科大生医部党委书记刘同柱说,省立医院和中科大“恋爱”修成正果后,中科大的品牌对于医院人才引进和申请经费都大有裨益。

在中国整体医疗版图中,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都是绝对的高地。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综合实力和专科实力排名靠前的医院大多数为高校直属医院。根据2022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显示,在全国医院综合排名前20的医院中,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外均为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综合排名前50的医院中90.00%为高校直属附属医院(45家)。

最好的医学院在综合性高校中,著名的医院大多为大学附属医院。这也是国际主流态势。类似的排名在美国也同是如此,全美排名前十的综合医院中,80%属于医学院的直属医院,对应的医学院也均列位全美综合排名前20名。而各大医学院直属医院在全美专科排名上同样名列前茅(表1)。

表1 美国最佳综合医院前10 名与对应医学院隶属关系

当然,高校也喜欢附属医院。无疑,直属附属医院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此外,医学成为顶尖大学的标配,纵观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学科设置,无一不具备医学院这一院系。因此,在当今国内各大高校建设的过程中,也十分关注医学类专业的学科建设。

即便贵如“清华”也是如此,清华大学曾选择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两家的“联姻”一度被传为佳话,然而“彩云易散琉璃脆”,2016年12月,清华大学宣布在医学院下成立临床医学院,并将医学中心相关职能转入临床医学院。

截至目前,我国首批42所“双一流”高校中,除了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少数高校,其他高校基本都已有或正在筹建医学院部。其中,作为人文社科领域顶尖高校的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正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积极筹建国医学院。2022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医学部。据悉,新疆大学在2022年也已经成立药物研究所,这意味着未来的新疆大学也将在医学领域谋求发展。从目前总体趋势来看,没有医学院系的顶尖大学变得越来越少了。

现在大学发展趋势是“做大做精”,越来越多的大学建设医学院,二者之间不矛盾。除了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高校迎合需求设立医学院这个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医学学科在科研项目、经费占用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他学科很难出科研成果,尤其是医学和许多学科更易交叉结合,还可以产生新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高校重要的学科成长点。

同时,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依托,附属医院不仅是临床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还是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附属医院的加入同样会对大学的排名产生极大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在所有的学科之中,医学院算是比较特殊的。任何一所好大学,随便加个附属医院,都能让学校排名上升,同时医院排名也会上升。”“因为医院的排名,除了看‘刀子’,还要看‘稿子’,并且稿子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据记者了解,在最常用的评价高校的指标中,ESI是重要的一个,而在ESI设置的22个学科中,其中医学类就占了1/4。

此外,医学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比重最高的学科部门,据相关媒体统计,从2000年到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分,资助总额从1.12亿元增长到46.51亿元,增长了约40倍(图1)。也就是说,医学实力越强的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数和资助金额上越能占据更大优势(表2)。据悉,2021年郑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372项,其中,医院立项占半壁江山,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获批108项,占总项目的1/3(表3)。

表2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医院Top 20 排行榜

表3 郑州大学2021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细

图1 200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项目资助金额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此外,在高校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如何安置众多学生的实习去处,曾让众高校伤透了脑筋,而附属医院则是理想的实习基地选择。这意味着,有多少所附属医院,高校就拥有多少处医学实习基地。

直属难求,挂名横行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必须要有实践对象。所以,附属医院高水平的临床能力可以为医学院提供良好的临床教育平台。反之,医学院不断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从附属医院获得大量的临床数据,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可以促进附属医院发展新的诊疗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直属附属医院的优越性显而易见,由此,引发越来越多的医院向着“附属”之路而努力,尤其是总与高校附属医院“仅差一步”的省级医院和实力强劲的地市级医院。

“省级医院和地市级医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科研平台和学术人才培养平台滞后,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树印表示,该院是鲁西南地区的龙头医院,“在现有地市级医院的条件下,医院在医疗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在声誉度上还是不如高校附属医院,在科研方面申请一些国家级或省级基金项目时,会受到不少制约,在教学上,也与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存在一定的差距。”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郭强曾在一次会议上坦言,“作为省级医院,我们有很多的带教任务,同时肩负着服务全省人民,指导下级医院业务等多项任务。但是单靠医院,无法完成医教研的整体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等现象。”

此外,“医学知识的更新是非常快的,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迭代,你老是跟在后面,别人研发出来再去学,你就会永远比别人慢一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华西医院原宣传部部长廖志林表示。

据记者了解,不少省级医院和地市级医院对于成为附属医院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急迫的。

然而,即便是地方政府鼎力支持的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成为“直属附属医院”的机遇也是“难求”的。据消息人士称,像近年来业界称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立医院之间的“牵手”,双方同在一座城市,却在兜兜转转许多年后,才走到了一起,其中的“九曲回转”自不必说。

为何高校和医院之间“牵手”难?除了要有机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医院要在本区域内找寻医院和高校实力相当的“对象”,也就是“门当户对”,才会对医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合作还需要地方政府和高校在人财物方面的权利平衡。

一些地方高校新建医学院带来了机会。2019年2月28日,山东省政府整合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这为山东省内不少有“直属附属”需求的医院带来了希望。最终,山东省内17家医院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

然而,并不是每一家医院都能够与“心仪”的高校成功“牵手”。2019年,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采访时,偶然得知该院即将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的消息。同年5月8日,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医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浙江省肿瘤医院为依托,共建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

时任浙江省肿瘤医院主要领导对记者表示,能够找到实力相当、双方都满意的高校和医院,达成直属附属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合作是“一拍即合”。这对双方将来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彼时该院上下一片欢欣鼓舞。

然而,最新消息传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直属附属”合作已被相关部门叫停,原因是双方在“人、财、物”方面并无实质性交集,不适用于“直属附属”的合作关系。该院目前正积极寻求其他合作方式。

可见,高校和医院之间要成为“直属附属”关系,至少需要高校对直属附属医院有人、财、物方面部分或者全部的实质性管理,这就会触动医院原相关主管部门的利益和权限,不愿“放权”成为不少地方领导心态的真实写照。

各地医院建院渊源不一,省级医院和地市级医院一般隶属于地方政府,如果成为直属附属医院,势必要将医院现行的管理、归属、权限重新进行划分,可能地方政府要将一部分权限让渡给高校或上一级政府,这也成为不少医院不能“牵手”高校的现实原因之一。

山东某地市级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收到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因地级市领导不愿“放权”而作罢。据记者了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领导班子,是由山东省委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大学共同任命的。

对此,上述山东地市级医院院长表示,“单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来看,成为直属附属医院会对医院发展大有裨益。”但对地方政府的“难放手”他也表示理解。“各地政府在省级医院或地市级医院多年的发展中,有多年的支持和财政投入,要他们一下子完全放手,可能也难以接受。”他希望能有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来协调各方利益,“比如双重管理等”。

可见一所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高校、医院和地方政府三方之间的利益平衡,更需要主政领导者的远见和心胸。

现实中,医院能够成为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的机遇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大多数地市级医院,所以退而求其次,能挂上“附属医院”的牌子也好。

之所以许多医院对“附属医院”这块牌子趋之若鹜,黄二丹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强调医院的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些契机,医院很难真正把医教研防进一步做强。哪怕通过合作,成为‘挂名’的附属医院,对医院来说,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黄二丹说。

“即便什么合作都没有,哪怕是虚名,医院挂上这个牌子之后,给人家的感觉,无形中也高大上起来了,不是吗?”浙江省一位地市级医院的副院长对记者说。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医学院校,在当地都有着不错的声誉和影响力。医院在挂牌成为附属医院之后,所带来的名声效应和潜在的医疗资源支持都可能是巨大的。

但现实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想成为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是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地市级医院,由于医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正在积极寻求与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该院副院长毛富吉告诉记者,“庆阳市没有医学院校,而医院的发展、医生职称、人才培养等因素又需要高校的支持,我们找到了距离庆阳100多公里的位于平凉市的甘肃医学院,由于医院和高校分别隶属于甘肃省内不同的地级市,且隶属不同的部门,成为直属附属医院会牵扯太多关系,我们选择的是非直属附属关系。”他还表示,未来,该院可能也会考虑挂多块牌子,以充分满足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科研和教学需求。

平衡

一所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高校、医院和地方政府三方之间的利益平衡,更需要主政领导者的远见和心胸。

“附属”之乱待规范

挂牌“附属医院”看上去是对高校和医院一个双赢的局面,但随着“附属医院”的牌子越来越多,这块牌子的含金量真的还有那么高吗?

“无论一家医院挂多少个牌子,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廖志林说,“可以去医院门口看一下,真正的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往往只有一块牌子,牌子越少,含金量越高。”

“高校和附属医院牵手需要强调‘门当户对’,比如清华就得找协和或者301,宁缺毋滥,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大学必须得有医学院,才能成为一流的最强的大学。像普林斯顿大学就没有商、法、医学院,却常常排名全美第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对记者说。他认为,这种“跑马圈地”式的挂牌,盲目地追求总量,是高校的定位出了问题,会影响高校的声誉。

对于高校而言,之所以近年来“跑马圈地”般挂牌“附属医院”,除了能够展现出大学在某些地区具有绝对的统治力以外,经济因素可能也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医院在‘挂牌’附属医院之后,会交给高校一笔加盟费。”广东一位地市级医院院长告诉记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症病学研究所所长、原副院长姚尚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一个高校的品牌是不能随便往外挂的,这是学校的灵魂。品牌没了,灵魂也就没了。高校与基层医院建立附属合作关系的出发点是扩大影响,帮助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但是不可以过度。”

当然,此前一部分医学院与医院合作是为了强强联手,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尤其是几十年前就稳固了合作关系的高校直属附属医院。此后,不少高校和医院频繁加大合作,不可否认的是出于发论文、冲排名的心态。当这种“挂牌”行为开始野蛮生长,高校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也许早已变了味。

2020年,深圳市规模较大的民营三级综合医院在与南方医科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关系终止后,仍然悬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牌子,并被市民投诉涉嫌虚假宣传、误导就医者。

近年来,挂牌“附属医院”乱象愈演愈烈,也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2021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对“附属医院乱挂”现象进行批评。他认为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医院对“附属”没有正确认知,高校对挂牌附属医院分工不明确,同时对附属医院资格的审查过于宽松;二是高校挂牌附属医院只重圈地、唯数量论;三是高校对医院挂牌成为附属医院后的质控和管理不力。

葛均波提出,应严格执行附属医院审定机制,建立全国、全省两个层次的审定工作委员会(组),制定完整的审核章程,控制挂牌医院数量,对挂牌医院进行质量控制和严格管理。“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被认定为一所医学本科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可结合临床教学资源现状,合理确定与医学本科高等院校合作创建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数量。”他说。

黄二丹认为,应该鼓励医学院、医科院校跟医院进行紧密合作。“我们鼓励医院强化教学,也鼓励高校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但是鼓励他们做得更深更实,而不是虚名。”黄二丹说,“但现在有一个情况是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用的名称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就把‘附属医院’的内涵搞得十分混乱,所以需要规范的是名称。医院里的确是有全职的教学和研究岗位,这是‘附属’的必要条件。”

“纯临床医院到纯大学附属医院之间,至少可以划出3~5个类型,依据合作程度的紧密,应对应不同的规范。”黄二丹说。

随着“附属”医院的野蛮生长,各地陆续出台政策“踩刹车”。

2022年11月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辽宁省加强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关于规范高校附属医院设置方面提出要求,除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符合跨省设立分院区有关规定的附属医院外,原则上取消跨省设立的附属医院。

同时,辽宁还明确,各有关高校对跨省设立的附属医院予以摘牌,不得再新增跨省设立的附属医院。省、市属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设立附属医院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5家。原则上,1家医院只能被认定为1所本科高校的附属医院。

目前,对附属医院挂牌及时叫停的还有山东、江西、河南等地。

其实,国家层面也留意到了高校在设置附属医院方面的扩张现象。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科学规划设置附属医院的数量,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

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81号建议的答复》中也明确:反对盲目增设附属医院,要坚持强化附属医院管理,并提出建立健全大学收编附属医院的准入标准、追踪督查制度、基础制度。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高校附属医院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全国医学院校全面启动了专项整改工作。

多项规定的背后,反映出近年来对于高校附属医院管理的收紧之势。“附属医院”的野蛮生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相信不久的将来,新的规范也会就位,但如何能使高校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实现“高质量”的良性合作关系,使医教研防协同发展的初心归位,避免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盲目扩张,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不少高校和医院频繁加大合作,不可否认是出于发论文、冲排名的心态。当这种“挂牌”行为开始野蛮生长,高校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也许早已变了味。

猜你喜欢
直属医学院大学
非直属教学医院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
新乡医学院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