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省志
2022年开始,每年退休人口将达到两千多万人,退休大潮强势来袭,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1962年到1976年的15年间,中国大陆经历了一波巨大的婴儿潮,年均出生人口超过2500万人,1963年峰值更超过2900万人。而且随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工业化,这部分人口中有相当部分成为产业工人,参加了劳保或后来的社保,可以享受退休待遇。随着这一大波人进入退休年龄,中国将迎来一波巨大的退休潮。
每年如此庞大的退休人口,将会引发多重效应。
首先是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压力。尽管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仍然收大于支,当年结余近4000亿元,累计结存超过5.2万亿元。但退休潮将导致每年新增退休人员数量大幅增长,远超去世人员数量,养老基金需要支付的金额将会急剧增加。而现在每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会调涨,更增加了养老基金的压力。
退休潮还将导致抚养比上升。根据人社部的统计公报。202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491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3157万人,退休抚养比大约为38%,大约每2.65个在职人员供养一名退休人员。但随着退休人员激增,新增就业人口减少,抚养比必然会上升。比如黑龙江省抚养比已经接近80%,大约每1.26个在职人员就要供养一名退休人员。抚养比上升,不仅将给养老体系带来压力,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
退休人口超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意味着劳动力总人数下降,从而意味着财富创造能力下降。事实上,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就已经持续下降,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用工荒”,由此导致用工成本激增。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化,一些人创造出“银发经济”等概念,试图论证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从总体来说,老年人如果不再工作,不再创造财富,而成为纯消费者,那么他所消费的,只能是年轻的工作者所创造的商品。如果年轻的工作者太少,创造的商品与服务减少,那老年人手里的货币“财富”,不管来自他之前的积累还是养老金,购买力都将被削减。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2000年前后也进入了婴儿潮退休时期,日本从此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停滞。美国也差不多同一时间进入战后婴儿潮的退休高峰,只是由于吸引了众多的年轻移民来创造财富,避免了急速老龄化,加之其科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才得以避免经济衰退。
要减少退休潮的冲击,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压平退休潮的高峰。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当时规定男性一般60周岁退休,女工人50周歲、女职员(后改为女干部)55周岁退休,某些艰苦行业还可以提前5年退休。这一照顾女性的退休政策,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但到了现在,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80岁,5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如今的绝大多数岗位上都仍可以胜任工作,此时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88岁,而男性为75.37岁。假设男女都从22岁开始工作,那女性平均工作28年,领取退休金30.88年,而男性工作38年,领取退休金15.37年。
此外,为了养老基金的持续性,应该考虑工作者可支配收入与退休者养老金之间的相对关系,两者之间不能出现倒挂,否则会削减工作者财富创造动力,恶化社保缴费;做实社保个人账户,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的人,夯实个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根基,多管齐下,实现老有所养。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