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 彭庆东
太原市文瀛公园里有一个鸟儿天地。在这里,每天能听到许多种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看到遛鸟人开心满足的神情。老于和他的鸟儿就是这方天地里的成员。
“每天拎上鸟笼,带上常遛的4只鸟,早上7点准时从家里出发去文瀛公园的小树林里—那是‘鸟友的聚会地点。一路上鸟儿开心地跳跃、欢叫,我一天的愉悦也就开启了。”说到遛鸟,老于的语气就充满欢乐。
老于名叫于振业,今年 66岁,早年在大同工作,退休后定居太原。刚回太原时,人生地不熟,在屋里憋了几个月,老于闷出了不少毛病,一天到晚不仅寡言少语,而且心烦气躁,血压也升高了。一日偶尔出门,老于到了文瀛湖畔,见那儿风景宜人,有许多老人聚在一起,一边遛鸟,一边谈笑。当时有位养鸟的老人对他说,遛鸟不仅鸟乐,人也乐,而且这种户外活动也是一种雅致的健身运动。其实老于年轻时就喜欢鸟,但没时间养,这个兴趣一放几十年,渐渐都淡忘了。这趟公园之行唤醒了他的记忆。此后,他天天去文瀛公园看鸟,和养鸟人聊鸟,还自己买书并上网学习怎样养鸟。后来,老于置办了鸟笼、鸟食罐等饲养用具,又买来了几只观赏鸟,潜心钻研养鸟、遛鸟的技能。
养鸟其实有不少讲究,比如喂食。一开始老于不怕花钱,给小鸟喂最好的鸟食,笼中的小鸟却状态不佳。请教他人后,老于才知道小鸟生性好动,饮食不宜过精,否则精力过于旺盛,蹦蹦跳跳,易撞笼受伤,待其一两岁时才可以喂好食。另外,鸣鸟的饲养方法并不相同,尤其是驯化善鸣的鸟,更要因时因地而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于渐渐成了养鸟“达人”,鸟儿们只要听到他说话,几乎都会耸肩引喙,朝老于高声鸣唱,声音悦耳动听。
几年下来,老于已经养了20多只鸟。“我每天上午、下午各遛鸟两小时,回家后还要给鸟喂食、洗澡,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侍候20多只鸟不容易,但老于心甘情愿,他说:“它们给我的退休生活带来的满足与乐趣是无限的。”
每天到了公园,老于先将鸟笼一只只挂起,掀起罩在笼子外面的笼衣,好让鸟兒互相“交流”;然后坐在小石墩上,拿出旅行壶,泡好热茶,静候“鸟友”。“边喝茶边等‘鸟友陆续赶来。有骑自行车的,有推小三轮的,每个车座或车架上都稳稳当当地‘坐着各自心爱的鸟。”老于开心地说道,“等‘鸟友们聚齐了,清晨的遛鸟就拉开了序幕:人互相打招呼,鸟儿也互相打招呼,还有人和鸟互相打招呼的。一时间鸟语人声此起彼伏,一片喧腾。”
待所有的鸟儿进入最佳状态后,老于会拿手机为鸟儿一个个地拍照,每只鸟儿都要拍好几张不同角度的“靓照”,几乎天天如此。他用照片记录鸟儿们每天的成长和喜怒哀乐,还用视频为鸟儿们“写日记”,做成美篇作品,展示它们的千姿百态,再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要问家里有这么多只鸟儿吵不吵,老于会告诉你:“需要出去遛的鸟回家不叫。家里只有玉鸟会鸣叫,声音不大,而且叫声和唱歌一样。这些鸟儿白天鸣叫,晚上不叫,所以家里人和邻居都喜欢我的鸟。”
如今,老于每天可以环视不同鸟儿的雄姿,欣赏不同鸟儿的羽色,聆听不同鸟儿的歌唱。他越来越喜欢给鸟儿们“打工”,就像带孩子一样,不仅要给鸟儿们定期做鸟粮,每天还要花好几个小时陪它们,按时喂食喂水,给它们一个个洗澡,修剪爪甲,清洁鸟笼……鸟儿也很通人性,吃饱喝足后,老于带它们出去,它们就高兴;一接触到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它们就会放声歌唱。这让老于的心情始终保持愉悦。
与鸟零距离接触,老于认为是最好的休息和娱乐,他身上原来的毛病也没了踪影。老于说,遛鸟也是遛人,对他来说,不仅有了时间观念、锻炼了身体,还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友,大家一起交流养鸟的经验和乐趣。若是遇上雨天没法出门遛鸟,竟会觉得日子少了些滋味。
(摘自《山西晚报》2022年12月9日,秋之霜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