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艺体情报”,小创报道了梧州市第十一中学的粤剧特色,同学们不仅会唱粤剧,还会画各种各样的粤剧脸谱。你是不是也想学两招?看完本期“走进非遗”你不但能明白梧州粤剧脸谱的由来、特点,还能学到粤剧脸谱的制作过程。
主持:棉花糖
七颜脸谱各般人
粤剧源自南戏,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康熙末年,就有粤剧戏班在梧州演出。随着红船戏班经常往返于珠江三角洲及沿江沿河一带地区巡回演出,粤剧逐渐在梧州扎根,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经过历代粤剧表演艺术家的深耕,粤剧表演艺术连同相关的脸谱化妆艺术、唱腔、套路把式等都在梧州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粤剧的发展,粤剧表演艺术家逐渐注重对所表演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根据对各种人物角色的理解,人物角色本身的历史、遭遇、品质等用比较固定的图案和色彩做脸部化妆,确定每个人物角色所特有的脸部造型图式,即为粤剧脸谱。
作为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粤剧脸谱構图精巧、色彩绚丽、线条细腻,有着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明显特点:一是脸谱之间强调“化笔”,更具立体感;二是粤剧脸谱艺术是一个严谨有序的系列,包括通用脸谱、一角一谱、一角多谱、随戏换谱等;三是脸谱图案特点明显,如铡刀眉、逗号眉、火焰眉、钩镰眼、田螺眼、蝴蝶眼、蒜头鼻和脸颊的“猪鼻云”等,均为典型的粤剧脸谱图案;四是褒贬分明,公正忠厚者的端庄正派,奸佞宵小的凶险丑恶,尽在其中显现。
粤剧脸谱的制作
绘画粤剧脸谱,首先要绘制脸谱脸型的轮廓图片,部分脸谱的脸型轮廓可以通用。
·制模·
作为绘画粤剧脸谱的第一步,首先要制定脸谱脸型的轮廓。先用硬纸来画出人物的脸型,然后借助尺子量度使脸谱左右对称,并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位置确定下来。使用硬纸制作脸谱轮廓的目的是方便下一步绘制脸谱草图。
·绘草图·
脸谱的基本轮廓确定下来之后,再用铅笔在轮廓模版上绘图。这时,需要根据角色的特征来绘画。例如,用鱼尾纹的高低来反映角色的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角色的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来展现角色的性格。
此外,脸谱图案还会根据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对人物角色的描写来绘制。例如殷郊的脸谱,因为《封神榜》描写他有三头六臂,所以他的脸谱上会画三个人头;描述黄巢时是“一字红眉三金钱,爆牙露齿两面红”,所以他的脸谱一般会画上三个金钱,并且装上两个长牙来表达人物性格。
·上色·
定稿后就可以上色了。脸谱的用色十分讲究,并且得有根据,这些根据来自小说作者的描述或历史资料的记载。例如,单雄信的“面如蓝靛”、关羽的“面如重枣”、包拯的“面如生铁”,还有绿脸红须、面似乌金等,这些对人物形象的描述,都是粤剧脸谱色彩的出处。
脸谱一般按先浅后深的顺序上色。粤剧脸谱的颜色之间还强调“化笔”,即由浓至淡化开,以使其部位更有立体感。粤剧脸谱化妆的颜色主要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正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
即使是同一个角色人物,粤剧脸谱也有不一样的呈现方式。京剧里的程咬金脸谱是“绿碎花脸”,侧重表达其绿林好汉粗犷的一面。而粤剧里的程咬金脸谱则是一双牛角眉、八字眼,鼻子上有一块豆腐干,只有一个圆大的红印堂以表现他是一个英雄好汉,更多要表现的是他诙谐幽默的一面。
粤剧脸谱是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粤剧脸谱横向居多,一般以“丑生”应工,表现风格与京剧脸谱大不相同。从整体造型上看,粤剧脸谱是运用夸张的线条、象征性的图案,勾画出人物性格气质和脸部特征的特殊化妆。京剧脸谱的造型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来为戏剧情节服务。从脸谱的图案上看,粤剧脸谱的图案比较简朴,勾画方法简单。京剧脸谱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从脸谱的色彩上看,黑白脸谱是粤剧脸谱的基本脸谱,在勾脸时用笔涂化图纹之间的接壤处,使黑白两色之间增加一道灰色的过渡色层,增强立体感。京剧脸谱以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梧州粤剧深受观众的欢迎,粤剧脸谱也非常具有生命力。它来源于舞台,却有不少粤剧脸谱爱好者将其融入面具、折扇、簸箕、鸡蛋壳等各类工艺装饰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