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表象及其消解

2023-04-22 23:21张志祥李衔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思想

张志祥 李衔

(1.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纪委,江苏 无锡 214121)

开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大战略行动,而“扭住不放啃下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三块硬骨头’”[1]是当前教学改革是否顺利的重要标志。在这“三块硬骨头”中,教师课堂思政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网络思政是课程思政的延伸。“教育是一个评述用词。说一个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说明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必须成为使人形成这种可贵品质的过程。”[2]教育就是价值引导,它以培育人的“可贵品质”为目的及使命[3]57。教师作为学生核心价值引导的中心,帮助学生形成“可贵品质”,需要借助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抓手来完成,但具体达到何种程度,本质上要以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素养和水平是构成课程思政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1 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彰显了国家意志,体现了时代要求,作为一种价值引导方式,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师自身的价值意向、教育情境的创设来教育引导学生。教师作为“社会价值引导”者,既要守住那些经过了社会文化选择的教育内容“社会文化源”,又要通过发挥教师个体文化的过滤、变通、重组作用,将这些“社会文化源”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3]3。正如列宁所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的,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育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4]关于什么是理想社会与塑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什么是美好人生与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什么是幸福生活与追求怎样有意义生活等价值选择,这些问题的答案受教师本人主观意趣的影响。教师要想通过价值引导,培育学生的“可贵品质”,就必须加深自身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及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因此,建设一支有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执行者、建设者和分享者。课程思政建设强烈呼唤着教师的“自我”觉醒,需要教师更加自觉地形成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构建学科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自觉推进学科建设,不断促进个人的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充实自身的情感体验,为职业生命添加新的颜色、注入新的活力。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前景坚信不疑,对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决心坚定不移。一方面,教师从一开始就要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既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需要,又为教师自我文化涵养和自我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自觉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各种体验,既有困难、困惑和压力,又有充实、快乐和成就。

2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表象

“所谓师源性障碍,是指教师的思想观念、社会形象、专业素质、教育行为、职业态度等,对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甚至是阻碍作用。”[5]32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师源性障碍,指向对课程建设、学生的发展,乃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的源于教师的障碍。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主要有以下表象。

2.1 情感与认同的错位

目前,高职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信息不对称、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情感认同。一般来说,领导层总会最先掌握最重要的、最多的信息,相关制度又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虽然不少学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也包含了各职能部门,但组织各部门开展具体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各部门之间、各类教师之间,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整体协同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仍表现为分块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系统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学生系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管理者不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使学生培养处于片面教育的实施框架之中。“现实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则是各做各的事,不予沟通,难有协同育人的效果。”[6]就教师而言,对课程思政建设怀疑者有之、观望者有之、畏惧者有之、抵触者有之,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怀疑课程思政是否真正能实现;一些习惯于听指挥或者服从的教师,持一种等待与观望的态度,学校领导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很少有主动投入和改革创新的意识。一些具有相当教学经验的、传授知识的“高手”,则对课程思政怀有一种畏惧心理,面对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的教师角色的转换,他们不太乐意通过辛勤而富有智慧的劳动成为课程思政领域的“高手”;还有少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存有抵触情绪,他们习惯安逸,追求“躺平”,不愿意适应变化的现实,情愿生存在一成不变的教学“堡垒”里。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认知,只有当教师形成一定的德育认知水平之后,才能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当然,要求所有教师同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有观望、犹豫和等待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师要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努力实现“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的情感认同。

2.2 意识与协同的脱节

“课程思政就是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7]课程思政的主要意义就是全面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启发学生思想、启迪学生爱国情感的思政元素,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之中,使学生懂得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个过程不是专业课教师的孤军作战,而是多方协同的攻坚战和持久战。通过思想政治基础理论教育、学科思政教育的整合实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院校虽然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党组织重视、教务统筹、院系推进的建设体制,也形成了由专业负责人牵头、专业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师指导共建的推进机制,还建立了学科带头人主导、教研室主任负责、思政课教师指导共建的推进体系,但学校各部门、院系各党组织协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横向机制尚未落实,学校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部门个个有责任的氛围并未形成。有许多领导和教师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唯一渠道,还没有树立起一切教育课程都是立德树人重要途径的主体意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向课程思政育人方法论的转变还未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仍存在脱节现象,致使立德树人仍停留在文件及口头上,尚未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

2.3 有心与无力的矛盾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并不是唯命是从、唯书为上的没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也不是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更不是什么都不信的虚无主义者。每个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8],通过思想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使自己置身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素养和文明的行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主动到学生中间,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这不但要求专业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而且必须有相应的德育能力。课程思政首要任务是体现思想性,要讲思想,而思想是从理论中提升出来的,离开理论,一味地以心灵鸡汤、娱乐化来丰富或搞活课堂,结果只能是丢了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教育学生这个“西瓜”,捡了博得学生“轻松一笑”这个芝麻。目前,有一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落实了课程思政的要求,也很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怎样为学生制订合适的成才规划、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地学习和生活、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如何设计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如何反思无效甚至失效的教学效果等,这些工作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负担,会觉得很艰难。知识结构跟不上,专业技能跟不上,政治素养跟不上,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也跟不上,教师有心无力的问题突出。以前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课程思政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味道,专业课变成了红色文化故事课,变成了学生社团活动课,变成了志愿服务辅导课等。

2.4 融合与转化的差距

将思政知识渗透专业课程,重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群体中拜金主义和享受思潮的扩散,精致利己主义的兴起、为人底线的不断突破、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麻木容忍等问题,教师需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价值纠偏。教师课程思政的语言沟通不能空洞化、程式化、一厢情愿地灌输,教育的过程也不能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地传达,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教师应始终围绕时代与实际的问题,将教育的内容用明事理、通情理的方式寻求与学生的信息共鸣。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研究。在现实中,有的教师把研究当作个人职称、荣誉的敲门砖,导致研究的异化,而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容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肤浅和低效。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课程价值目标、教学方法,编写标准化的课程文件和课件,解决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方法等大量的、层出不穷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教师转变原有思维定式,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与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形成有效的沟通,与专家进行深刻的思想碰撞,改变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自信心,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2.5 奉献与共享的割裂

课程思政既是一次改革,又是一次实验,在改革与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作为研究者参与课程思政研究,又要作为创新者,在与同伴、学生、专家合作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思政、生成课程思政、开发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过程赋予了教师共建、共创、共享课程的权利,让教师在理解课程思政、走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分享建设的成果,与课程思政共同成长,与学生共同成长。然而,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自我的提升。有的教师本体性知识陈旧,认为学科知识可以一次性储存而受用终身,对学科前沿动态、交叉学科发展等知识的了解严重不足[5]32。有的教师条件性知识严重欠缺,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极度匮乏。有的教师实践性知识虽然丰富,但是是原始的、僵化的,缺乏一个反思、优化的提升过程[5]32。有的教师本土性知识肤浅、零散,缺乏对行业深入且系统的了解,他们自身并没有接受过本土性文化的教育,又不愿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本土性资料。很多教师愿意在“标准化的框子”里为学生“贡献”教什么、“分享”学什么,至于对怎么教好、怎么学好等问题,缺少深度的思考、系统化的设计与实践。

3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消解

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师源性障碍的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阻碍作用。

3.1 开展有效培训是消解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前提

第一,加大培训的力度。通过自上而下的培训,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思政的意义,掌握课程思政的方法,进而从思维、价值观和情感上理解认同、接受课程思政,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有效培训,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课程思政实践。

第二,扩大培训覆盖面。要以研究的思路制订培训方案,要对教师的需求做客观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力量,对师资需求做一次样本研究,以掌握师资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别的教师需求,研究并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既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以培养“种子”,又要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大家都有机会接受优质培训。

第三,增强培训示范性。培训要遵循需求评估—培训设计—精选培训人员的程序,精心挑选培训人员,提供培训示范。培训成员由课改专家、教科研人员、有经验的管理干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组成。因为他们更贴近教师,更了解教师的感受,更了解实际情况,他们的亲身体验更容易引起共鸣。

第四,丰富培训的载体。在主要教育媒体开设课程思政建设培训网站或专栏,将优秀的讲座、报告制成光盘发行或免费分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讨论吸引教师参与互动。

3.2 促进有效协同是消解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关键

为了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割裂、思想政治教育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孤军奋战”的现状,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9]。首先,要突出育人的“全员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党务工作者、团学干部等多元主体的转变,专业教师应该成为高校育人的主力军。其次,要突出育人的“全程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由第一课堂、专业学习向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书院制、宿舍社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延展。最后,要突出育人的“全面性”。实现育人路径由教书育人向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转变。

一是推进理论课程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专业课主要引导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完善认知方式,提高专业能力。二者分别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状况,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共同作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专业课知识的价值具有统一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现专业实践体验,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两者共同通过课堂这个平台完成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因此,学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思政课教育的核心地位,发挥思政课的“领头羊”作用,在建立“知行融通”教学模式、抓好做强主阵地的同时,融思政小课堂于社会大课堂,打造知、信、行相统一的新时代思政“金课”[10]。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能力和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大思政”理念,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用“思政链”打通“课程链”,使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汇成一条河。

二是推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1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这个课堂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锻炼思维,健全人格,从而解决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有组织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和党务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既有利于改变因教师生硬“说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等问题,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三是推进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教育制度环境已相对滞后,“数字化生存”的青年大学生更多选择“走媒观网”的认知方式。因此,应通过线上的专题网页、热门话题与线下的理论学习会、讨论会、专题活动等联动与融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3 建立有效机制是消解课程思政建设中师源性障碍的根本

第一,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推进机制。校党委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党委挂帅、行政负责、齐抓共管的组织架构,全方位行动、有步骤推进,确保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确保立德树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建立教务等部门协调的统筹机制。教务等部门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标准,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各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主体,要合理制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整合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力量,引导教师深入扎实地参与教学改革,探索内涵丰富的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方案,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行业、企业等的育人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在课外专业实践教育中的思政隐性教育效果。

第三,建立院系党组织落实的推动机制。院系党组织要具体负责组织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各专业责任目标之中,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作用。一是引导教师构建与把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全覆盖和多样性,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课程思政课程之间的有机联动。二是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和推进工作方案,并将其纳入学院日常教学督导和教学检查活动之中,从各基层党支部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度、深层次联动。三是配合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培训、教科研氛围营造和宣传推广工作,落实好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培育和建设。四是制定激励措施引导和支持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各二级学院(部)良好的课程思政推动机制。

第四,建立专业带头人牵头的责任机制。专业带头人要遵循“立德树人”根本规律,运用独特的行业文化、地域资源和办学历史提炼专业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精心设计、重构再造,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设计科学合理且符合专业和课程思政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优化体现思政元素的教学标准,建设能够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的资源库。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要协同思政课教师,充分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课课程、实践类课程;扎实推进本专业教师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成效;牵头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路径,共同培育专业课程思政成果。

第五,建立专家团队指导的咨询机制。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指导咨询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联系教学院系机制,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使思政专家和专业教师能互相对话和交流指导。邀请行业学者和专家献良策,谋课程思政建设“金点子”,通过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研讨会、“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等,促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经验叠加、优势互补。通过设立专项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组建课程思政研究团队,推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汇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思想观点。通过组织课程思政经验分享,启发思维、开阔思路,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经验参考和模式借鉴[12]。通过开展建设试点、选树课程典型、组织公开课观摩,形成资源共享学习机制,将课程思政的试点成效大力宣传和推广,促使广大教师积极自觉地投入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实践。

第六,建立教师全员建设的参与机制。建设课程思政首席教师制度,推行教师全员参与,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团结教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动力和志趣。以研究带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攻关等活动,形成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促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形成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第七,建立学校全面支撑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相关制度。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系统运转、各专业内部的切实执行、全体教师的有效参与和投入,需要学校建立有根本性、系统性、稳定性的制度体系,确保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二是落实项目经费。以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建设资金支持,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强化激励举措。在学校教学改革或科研等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教师,激励教师从一个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向课程思政的“研究者”“建设者”发展。四是构建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构建由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组成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