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的网络舆论引导

2023-04-22 20:53:24肖丹于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舆论马克思主义工作

■肖丹,于惠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传播等概念的深刻理解,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强调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新闻事业看法的集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纸上空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之后,通过对思想的凝练、归纳和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和鲜明观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1]。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新媒体时代,无论网络传播形态、传播手段如何变化,党性原则不能变。党性原则应贯彻在新闻实践的全过程,加强新闻工作的党性,使新闻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对党性原则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运用。在党性原则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舆论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更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感知力,对舆论工作的正确方向进行把控,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二)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将人民意愿与新闻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实现社会公正为基本条件,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创造高质量作品和进行有效传播,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维护网络舆论安全中,保卫人民意识形态安全,把握网络舆论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以人民为本的网络舆论引导,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网络建设中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正确舆论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2]正确舆论观念应该是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把各种正确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相融合,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新闻媒体要起到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的作用,从而推动各项事业向良性方向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帮助人们解惑释疑,让新闻工作始终如一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进。特别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但可以加强党和人民的精神联系,同时也是网络舆论向好向上发展的动力来源[3]。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就整体而言网络舆论生态较为稳定,然而由于国内外舆论形势的复杂多变,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舆论交汇与冲突,以及传播方式多样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网络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确保网络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采取譬如规范网络舆论传播秩序,把握网络舆论导向,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等不同的措施,减少“舆论失焦”“舆论反转”“舆论搭车”等现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打造一个纯净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原则,对于深入探讨网络运行规律,塑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传播秩序,减少“舆论失焦”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低门槛、全开放、易参与、强互动的特性,随时访问的移动终端、高效率的圈层传播、意见领袖的扩散,推动了舆论的生成及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人民关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发展使得用户范围扩大,意见自由市场充分流动,社交媒体全时、全速、全渠道的传播特质,形成了多中心、多主体、链式联动的信息传播网格,碎片化信息可以快速聚合或裂变[4]。具有多元化主体的情绪化表达,网络社群的“抱团”趋势增长,社会关系中“社群的茧房化”效应凸显,资本力量成为介入主体,网络民粹化表达加重,中产阶级“弱势认同心理”蔓延等特点。迎合大众需求的自媒体账号崭露头角,自媒体账号为获取流量,在网络舆论事件上设置争议性话题、发表刺激性观点和“贴标签”式的失实报道,致使失范性话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公众的情绪,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网络平台上不断诱变。在热点事件中网民的情绪化表达随处可见,成为主导,随着事件的逐渐发酵,网民对于事件的关注却并未持续深入,在泛娱乐化环境下的单向度思考让理性讨论难以持续推进,客观事实成了事件中的次要关注,事情未能得到实质性解决。社交媒体中用户的情绪化剖析常常会先于事实,在主观情绪的影响下,负面解读不断积聚,甚至会涉及多种社会痛点。网络舆论生态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中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应对观念,积极开展危机补救,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日常监管力度,设置惩罚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地方政府信息沟通能力,培养高素质网络舆论应对人才队伍,健全网络舆论工作机制[5]。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尊重客观事实,坚持遵循正确政治方向,注意事实核查保证网络舆论信息真实、全面、完整、准确,杜绝纰漏以消除流言生存空间,减少新闻报道失实以及平衡好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为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基础[6]。

(二)有利于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减少“舆论反转”

在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准确性的追求不同,迭代式新闻生产方式倾向于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新闻报道的内容虽然及时地传递了有关信息,但并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7]。一味地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将新闻最基本的真实性置于最后,这造成了新闻报道口径和报道倾向前后不一。“舆论反转”现象屡见不鲜,使得网民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以至于当一个热门新闻出现后,网民不再追寻事件真相,而是选择了等待事件反转。“舆论反转”的话题多为敏感的社会重大议题事件,多次反转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话语权被不断削弱。传统媒体所强调的媒体把关作用在网络化时代被逐渐淡化。很多自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对新闻发布的责任意识,往往以获得点赞、粉丝数、社会认同为主要目的,不仅会损害个人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判断决策力。“把关人”的缺失和裂变式信息扩散导致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则导致了舆论的不可控性,更加难以引导,大大增加了“舆论反转”的可能性。随着社群传播时代来临,碎片化阅读方式、选择性信息接触机制让网民倾向于相信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新闻,话语表达则越来越转向隐匿式、完全封闭的小圈子,表现为一种圈子文化[8]。由于圈子内成员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只接收“立场过滤”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左的信息,导致某一类观点的不断累积形成“意见茧房”,致使人们对网络上的舆论事件的认识越来越偏激。形成群体极化的行为,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着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问题,导致“舆论反转”的现象大大增加。在互联网新环境下对舆论进行引导,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加强对互联网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的监管,增加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管理,严控标题党,切勿用煽情式报道调动受众情绪。新闻工作者应增强对网络舆论的认知能力,识别舆论背后的关键问题,并解决热点问题,避免舆论事件进一步扩大。

(三)有利于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减少“舆论搭车”

“舆论搭车”是指举报人借当地某一新闻事件走红,对该事件无关的事件进行举报,以引起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舆论搭车”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网民利益诉求对社会注意力渴望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自媒体为“舆论搭车”提供了平台。借助虚拟空间的开放性以及传播主体隐蔽性,在匿名化和审查弱化的环境中自由表达之后生成多个热点舆论,致使信息传播主体设置能力降低,话题分散、真假难辨,舆论环境复杂化。由于突发公共舆论事件处理不及时,产生热点多发、焦点错位等次生舆论危机。“舆论搭车”会导致众声喧哗,真相难出,影响舆论处理效果。在重大公众舆论事件中,查关部门不能在实践中采取将舆论置之不理、自行平息等消极应对方式。当舆论事件和“舆论搭车”发生时,人民往往处于一种迷茫、惊慌失措的状态。政府部门作为第一时间回应主体,应做到社会公共治理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契合,为公众提供正确信息与价值引导,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可信,加强舆论预警机制,要迅速反应、及时发声,公开涉事信息,了解公众真实诉求,针对不同舆论阶段进行适度干预。此外,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升公信力和加强舆论引导,为媒体建构一个以内容创作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力为方向的传播环境[9]。相关部门承担新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舆论引导

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新闻媒体方面,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坚决占据舆论制高点。强化党管媒体,确立正确的政治导向。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以人民为中心,探索舆论引导方式,以确保舆论和舆情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在此过程中要创新话语表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加强党管媒体,确立正确政治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对待舆论引导,坚持党管媒体,培养“四个意识”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积极开展好正面宣传,主动引导舆论。自觉运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好各类媒体舆论应对工作。切实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各级行政机关、政府机关等政府部门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通政务账号,开发基于新媒体之上的传播政务的媒介。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理念,改进网络舆论引导方法以符合大众主流价值观。同时,也要避免分散对事件本身的注意力,注重版权意识,不能过度迎合受众需求,保持优秀的政治定力,守住政治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实事求是的舆论工作方针。坚持政治导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首要任务,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党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责任。

(二)以人民为中心,探索舆论引导方式

把握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接受人民监督。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遵循,引导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和互联网宣传的引导作用。舆论工作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展现担当作为。顺应大众情绪,尊重人民群众,舆论引导最终夺的是民心。相关政府部门建立防控和快速反应机制,科学监管管理网络舆论,增强地方政府信息沟通能力。基于对网络舆论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应对网络舆论手段单一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建立网络舆论研判机制,有目的地干预网络舆论,捕捉相关事件的舆论产生征兆。分析舆论走向,找出事件发生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舆论导向工作中,始终要把“党性”和“人民性”结合起来。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网络舆论阵地,不断优化政务新媒体,打破人民对政务机关的刻板印象,获得共通的意识空间。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反映民众的诉求,传递正能量,提高表达和沟通的效率。健全谣言惩处法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行网络实名制。在网络空间中,加速构建与人民联系、互动、沟通的新平台,探索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新途径。

(三)创新话语表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工作重要的职责与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身属于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部分,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其实就是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增加第一时间意识。注重权威信息发布和舆论领袖的引领作用,强化主流言论,多用理性、朴实、平等的话语,以事实说服,以理性引导。培养新闻舆论审查人员,话语整合最终形成正确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10]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和自媒体发布者应重点学习并掌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不断创新话语表达,展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与时俱进的鲜明品质。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发表健康有效的信息是每个上网者的责任。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虚假的网络舆论会极大地阻碍社会的正常运转,而正确的舆论引导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消除不公正的网络舆论现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进行舆论引导,善于发声,凝集社会共识,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构建一个健康良性的媒介环境和公共舆论场。

猜你喜欢
舆论马克思主义工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