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敏,闫琪兴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对青年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方向指引。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文化认同是凝聚爱国主义教育情怀、塑造爱国主义自觉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手段,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旨归。
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让人认同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一种认同教育,本质是国家与民族认同教育,生成基础则是文化认同。换言之,文化认同是爱国情感的生成基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底线。如果忽略文化认同,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及身份意识就无从确立,动摇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便会丧失动力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引导青年大学生明确“我是谁”和“我们是谁”身份归属问题,将文化认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在认知中追寻中华民族的缘起、发展与壮大,在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与国家自信、民族自信,形成固若金汤的思想防线,构筑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文化认同能够培养个体的认同感与主观认识。文化认同能够很好地引导个体产生单一的、高度稳定的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心理体验,以及对于自我身份的设定和认同感,并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如表现为综合稳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培植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当青年大学生参加参观革命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等活动时,当青年大学生学习革命英雄事迹时,当青年大学生沉浸在红色著作和影片中时,会自觉对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深深触动,油然而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唤醒他们的历史记忆和爱国热情,内在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外在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实践。只有将文化认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树立教育根本、打通教育血脉,才能凝聚更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更持久的爱国情感,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文化认同能促使群体内部产生交互性行为,促进群体主动地形成自我内驱力。这种自我内驱力可以使教育在群体中发生作用,也可以产生个体间主动的交互作用与影响,进而表现为高度自觉的一致行为。文化认同是驱动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的内生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赓续文化基因,从根本上增强我们的骨气和底气。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正处于国家意识形成过程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而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只有青年大学生真正实现了对文化的认同,他们才能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自觉提升国家责任感,把爱国意识转化为立志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隐秘战线的意识形态斗争从未停止,随着广泛的跨文化传播交融,特别是网络自媒体时代极速传播、流量大、信息真伪难以及时甄别管控等特点,亚文化现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不良信息甚嚣尘上,侵蚀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造成其文化认同危机,动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根基。
全球化浪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自媒体的迅速蓬勃发展,构筑了青年大学生文化生活的新阵地,同时也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青年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的最佳工具。西方敌对势力借助自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和文化产品,向青年大学生传播西方文化,传递资本主义普世价值,鼓吹“人权”,借题发挥,并以西式民主作为判断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和标准。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相对较多、较复杂,这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而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带节奏”“搅浑水”等手段,渲染中国存在的所有问题,并试图将其根源归结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弊端,攻击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感,企图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尚未成熟,政治信仰体系仍在塑造期,且生活经历较为片面,思考问题比较理想化,常以高度批判性的思维看待社会方各面的大事小情,面对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等社会矛盾问题和利益冲突,容易被裹挟并简单化地将社会矛盾的源头指向政治体系的不完善,由此产生政治认同危机,陷入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价值迷茫,消解弱化政治认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交融冲突也更加明显,为文化输出和渗透提供了土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掌控全球经济的主导权外,面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紧开展文化渗透,企图在文化领域占据霸主地位,开展西化行径,输入和渗透价值观。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文化交流加紧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展颜色革命,图谋西化、分化中国,诋毁、丑化中国文化,竞相鼓噪“去中国化”,通过打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摧毁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以动摇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瓦解国家认同的基础。在此形势下,青年大学生极易受到引诱和侵蚀,具体表现为对西方节日的热衷、对西方文学艺术的追捧、对西方偶像的盲目追随,而对传统文化、传统民族节日的忽视甚至轻蔑。同时,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简单即真理的片面认知,他们对诸如诗词、古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嗤之以鼻,对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及中国智慧更是无从获取,“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1]。
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呈现狭隘的表征和倾向。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勾结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疆独、藏独、台独、港独分子,暗地里扶持民族极端势力或民族分裂势力,策划民族分离主义活动,借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等问题鼓动民族矛盾和冲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制造民族分裂,企图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缺乏防范意识的青年大学生受到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渗透、诱导,形成狭隘民族主义认同,形成国家认同危机。同时,受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侵蚀,以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思想价值体系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道德伦理产生怀疑,对待民族文化过于激进,对待外来文化过分崇媚,民族信念动摇,义利观表现的狭隘。具体来说,表现为丧失集体主义国家信念这一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生理想的失重与急功近利心理的兴起,这造成民族信念的坍塌,消解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萌发于西方社会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自媒体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掀起新一波思潮,新时代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历史认同受到解构。一方面,通过歪曲、杜撰、恶意解读等手段,诋毁和颠覆大众的历史认知,借助所谓“还原历史真相”“揭秘历史事件”“重新解读历史”等噱头变相抨击、诋毁、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时,渲染现阶段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图谋动摇大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制造政治信仰危机。另一方面,抓住青年大学生用户行为特征和心智特点,借助自媒体的流量密码,戏说、恶搞和消费历史,对英雄人物进行丑化,对负面典型进行正面解读,对历史创伤戏谑改编等,潜移默化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推送至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思想中,影响他们看待历史、评价历史的方法和价值评判标准,形成群体无意识。另外,敌对势力通过隐蔽的意识形态渗透,混同青年个人爱好、个人权利和自由培植“精日”分子,试图颠覆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抹杀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意义,破坏人们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历史的认知,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民族尊严底线和民族情感底线,造成青年大学生历史认同发生错乱,从而构成对国家认同的危机。
教育功能的核心在于发挥教育实效,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最重要的指向是心怀中国梦,具体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当前文化认同危机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将文化认同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和对策,厚植爱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建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自信,并将其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通过开展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等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通过国际比较更加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认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直面挑战、踔厉前行的魄力和胆识,从中增强自信,汲取力量。其次,要高度重视青年党员的培养与发展。青年党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坚定的政治体制认同是提高社会政治凝聚力的不竭源泉。高校在加强和改进青年党团建设、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时,要把提升“四个意识”和增强“四个自信”与之深度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提升政治素养和能力,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过程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最后,要充分发挥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育人优势。结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志向等,占领数字新媒体的育人高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引导青年大学生提升政治辨别力、政治判断力,明辨是非真伪,警惕网络水军“搅浑水”“带节奏”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并敢于对反动言论、错误思潮斗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所蕴含的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将中华民族凝聚起来的关键力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力量,这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作为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顶层设计,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课程体系,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开设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深切感受华夏几千年文明的磅礴与伟大,涵养德性,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平台和手段,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组织,支持和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现实体验感,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开展好爱国主义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精湛的艺术水准、深刻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充分挖掘数字教育资源,利用校园官网、公众号、自媒体账号等营造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精神文化氛围,通过网络直播、制作短视频等手段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抓住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流量密码”,广泛争取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并真正融入为青年一代的精神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历史承栽着培养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历史认同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对自己的历史深刻认识,坚定历史认同和自信,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历史归属,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热爱祖国的历史自觉。塑造青年大学生国家历史认同,首先,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充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自觉抵御“断章取义”“恶意解读”等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其次,要将开展“四史”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教化作用,上好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大学生不仅掌握历史知识,更要把握其蕴含的价值立场、思想观点、信念信仰。还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英雄人物事迹传颂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同时,运用当下青年大学生高频使用的网络媒体平台,深度挖掘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成就、时代发展实践的鲜活素材,开展网络历史观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知史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3]纵观古今,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和精神追求因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这份“凝聚”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沉浮起落,崛起复兴,构筑起集聚中华儿女力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落脚到筑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4]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开展青年大学生民族史民族观教育,教育引导其充分认识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的多元一体化的历史,感受和欣赏多元民族文化的璀璨,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习俗,提高民族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教育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和学生日常管理中宣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中华历史文化等,在各育人体系和学生活动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厘清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培育大局意识和宽广胸怀;并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情景剧表演等形式组织青年大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化对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再认识,增强“五个认同”,提升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从而感召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奋勇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主义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