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沈颖仪
【摘要】少儿主题出版不仅承担着向少儿弘扬社会主旋律、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树立少儿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少儿主题出版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教育学理论入手,聚焦儿童本位理念,探讨如何以兴趣中心设计少儿主题出版、以经验中心丰富少儿主题出版、以活动中心提升少儿主题出版,以为少儿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儿童本位;少儿主题出版;少儿出版;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余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沈颖仪,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城市低龄老年人数字阅读促进与优化研究”(22YJA86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3.003
一、少儿主题出版与儿童本位理论
主题出版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少儿主题出版是主题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少儿主题出版指配合党和国家重点工作,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宗旨的出版活动;广义的少儿主题出版指一切引导少儿个体价值成长、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出版活动[1]。本文所探讨的少儿主题出版侧重于广义的少儿主题出版。
少儿主题出版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少儿读者“喜欢读、读得懂、能受感染”的问题。重视儿童本位、更新发展理念可为少儿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教育要以“教师、知识、课堂”为中心,被称为“旧三中心论”;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要以“儿童、活动、经验”为中心,被称为“新三中心论”。“新三中心论”的理论核心就是儿童本位论,即教育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强调以儿童为本位,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发展,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儿童的实践与思考,包括兴趣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主题出版更多侧重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主题主线,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营造良好氛围,展现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和广阔空间,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传播主旋律,弘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太行沃土:河北阜平脱贫攻坚纪事》等。但这些作品所采用的宏大叙事并不符合少年儿童的兴趣与认知,要把主题出版与少儿出版融合起来,打造富有成效的少儿主题出版,笔者认为,需要借鉴教育学中的儿童本位理念与思想。
二、以兴趣中心设计少儿主题出版
所谓“兴趣中心”,指从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契合儿童的喜好[1]。要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就必须从少儿感兴趣的角度和内容入手,拉进主题出版与少儿之间的距离,努力把图书打造成一个懂得少儿内心的“朋友”,从少儿感知世界的角度看宏大主题。
1.选题策划:从少儿兴趣出发选择合适内容
(1)从童年梦想入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儿来说过于深奥、抽象,直接向他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能有些困难,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事实上,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许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其实都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马路上执勤的交警帮助老人、小孩安全过马路,路上行驶的汽车纷纷为120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环卫工人起早贪黑、一丝不苟地清扫城市街道……这些事情都是少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对少儿而言是具体的,也是容易产生感性认识的。从儿童的视角、从细微处来描绘、折射、呈现宏大主题,更容易让少儿理解、感知并受到感染。
例如,少儿往往拥有“长大想成为科学家”“以后想成为警察”“未来想做一名医生”等梦想,出版单位可从孩子的童年梦想入手,以科学家、航天员、消防员、医生、警察、老师等职业为契合点来策划选题,让少儿在了解相应职业工作职责的同时,体会文明、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奉献为民、真诚待人的正能量。比如,策划“我的童年梦想”系列选题,通过《长大后,我成了一名科学家》《我是一名警察》《救人是我的使命》《我想去太空》等图书,用少儿感兴趣的词语——“科学家”“警察”“使命”“太空”来吸引他们阅读,帮助他们了解警察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航天员探索太空的努力等,从而生动形象地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从童年玩具入手,融入祖国河山与民族意识
玩具是少儿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孩子都拥有他们心爱的玩具并视若珍宝,其中不乏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等。有的孩子会比画火车跑起来、飞机飞起来的模样,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还会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火车、飞机、轮船等模型。因此,出版单位可以顺着少儿对玩具的兴趣,把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作为选题策划的切入点和串联内容的主线,带着孩子们“坐着火车”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各地的风景名胜为目的地,向孩子们生动地介绍“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帮助他们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或带着他们欣赏祖国独特的传统建筑,陪着他们一起认识少数民族美食……在与少儿一同“坐着火车旅游”的同时,帮助他们熟悉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少儿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在他们的人生起始阶段即涂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民族”的生命底色。
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的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坐着火车去拉萨》,就是将少儿主题出版与祖国河山、民族意识相融合的典型案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西藏民主改革 60 周年之际,该选题以京藏铁路为主线串起大量中国地理知识,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和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发展面貌,又向少儿展示了地理学科知识、人文历史知识、环境保护观念、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1],在主题上融入了国家时事与经典文化,在素材上注重以儿童为本,受到少儿读者的喜爱,也为出版行业在少儿主题出版领域内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3)从童年画作入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儿常常喜欢通过画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象,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拟人化又充满诗意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出版单位可以顺应这一特点,开发以少儿画作为主线或切入点的图书,从少儿习惯与喜好入手来呈现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可用由彩色铅笔、彩色油画棒、彩色马克笔、彩色颜料等不同绘画工具绘制而成的作品来增强少儿主题图书的童趣感与丰富度,尤其是在向孩子们介绍古诗的文化背景与创作情感时可以选用这种思路;还可以在留白处附上二维码,通过制作合适的配套动画、音频,让孩子们更具象化地理解古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展现诗词文化外,出版单位还可以采用这一思路向孩子们介绍戏曲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民族节日、“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等等。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少儿主题出版选题范围,还对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大有裨益。比如,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利用绘画来向少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画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按照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以一个农村小男孩的学习生活为线索,向孩子们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历史由来以及与每个节气相对应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等百科知识,另外还附有与节气相关的古诗、谚语。作品以少儿喜闻乐见的画作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我国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与传统诗词文化,既符合少儿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眼、入脑、入心,促进其科学传承与广泛传播。
2.装帧设计:从少儿兴趣出发提升视觉审美
从年龄特征来说,少儿喜欢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色彩对比有助于增强图书的视觉冲击力,相较于纯粹的黑白印刷,彩色印制更能带给少儿读者活泼、灵动之感,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因此,少儿主题出版可以设计鲜艳、和谐、富于美感的丰富色彩,或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烘托内容、凸显内容、呈现内容,以吸引少儿读者阅读。
此外,字体的设计与选取同样也对烘托内容、调和图文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在少儿主题出版物中使用中等偏大的字号有助于保护少儿的视力,疏朗的字距、行距还可降低少儿读者的阅读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少儿主题出版物。
3.语言表达:从少儿兴趣出发凸显语言张力
少儿主题出版在语言表达上要顺应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用通俗浅显、生动形象、富于童趣的语言来表达较为抽象的政治主题。比如,出版单位可以时间为主线梳理党史、军史等,可以少儿读者所喜爱的小动物为主体或者线索、以漫画或故事的形式轻松活泼地向少儿读者介绍我们党、国家、军队的发展历程,规避直接讲述政治理念、发展历程等内容所带来的枯燥、艰深之感,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浅显语言来吸引少儿读者阅读。
军旅与历史题材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就是用少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抽象政治主题的典范。在这部动画片中,“种花家”象征着中国,兔子象征着中国的炎黄子孙,而鹰、狗熊、脚盆鸡则象征着西方列强。动画片通过动漫影视剧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述“种花家”的兔子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种花家”从一穷二白的境遇中发展起来的故事。这事实上也是采用生动形象又充满童趣的表达方式告诉孩子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奋斗,跨越艰难险阻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落后挨打的境遇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种讲述历史的方式,比使用宏大叙事框架更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也确实赢得了少儿的欢迎与喜爱。
少儿主题出版如何化抽象为具象,化深奥为浅显,化严肃为活泼、有趣,以吸引和鼓励少儿读者来阅读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加深他们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思考,是出版者需要下功夫来研究并达成的。
三、以经验中心丰富少儿主题出版
所谓“经验中心”,指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不强制性地向儿童灌输知识[1]。少儿的认知水平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孩子而言,他们很难跨越认知发展阶段去用不符合他们年龄层次与特点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因此,少儿主题出版要立足于少儿认知水平和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社会化经验,从少儿视角出发,以合适的方式与高度来展开交流互动。
1.选题拓展:用同龄人视角讲述少儿成长故事
(1)从时间维度潜移默化地展现祖国巨大变化
对少儿而言,他们自出生起所获得的认知基本上就局限在有限年龄里所习得的经验,他们很难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和思想。就像爷爷常跟孙子说他小时候连馒头都吃不上,孩子会感到困惑不解,而不会理解为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少儿主题出版应将选题回歸童年、回归文学[2],让孩子以同龄人的视角来回看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爸爸妈妈的童年生活、哥哥姐姐的童年生活,以及将其他同龄孩子的童年生活作为“镜子”来回看、反观,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形态为不同年代的少儿打造一场盛大的“时空对话”,让孩子们从个体的微观角度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明晰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过程。作品展开故事时可将党史、国史“两手抓”,相互穿插又紧密相连,为少儿描绘祖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从新生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少儿讲好中国故事,告诉他们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勉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当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此外,少儿主题出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选题方向,如采用故事的形式向少儿介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少年时期涌现出来的小英雄,如刘胡兰、雷锋、刘文学、陈祥榕等,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里播撒热爱祖国、甘于奉献、正直善良、不怕牺牲的精神种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少儿缅怀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深蓝色的七千米》,就是少儿主题出版的有益探索。作品以科技创新领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为题材,塑造了三个立志成为新一代海洋人的青少年形象,由衷赞美了我国海洋深潜探索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把宏大叙事与童年视角完美结合,以全新的题材向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3],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2)从空间维度以多种形式提炼少儿日常生活
少年儿童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群体,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发展仍存在差距,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也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与认知视野。因此,少儿主题出版要拓宽选题,增强少儿对彼此的了解,培养孩子团结友善、向优秀同龄人学习的精神品质。如借鉴时间维度的选题拓展思路,提炼我国城市本地少儿、城市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用多种呈现形式与形态为处在不同环境与境况中的少儿读者搭建“心灵对话”的桥梁。这既能展现优秀少儿的精神品质,发挥朋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又能以故事或倾诉的形式讲述少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等,引导孩子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现实中的不如意,增强少儿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与信心。
2.内容呈现:基于少儿成长规律分级选用表达方式
少儿成长有一定的规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而提高,因此,少儿主题出版要尽可能以更细致、更具体的标准来细分目标读者。少儿主题出版的内容应基于少儿的成长规律,分级选用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与成长需要,避免产生信息传播障碍,消减传播效果。比如,年龄小的孩子不适合阅读篇幅长、相对深奥的文字,会出现“吃不透”的现象;年龄大的孩子不适合阅读篇幅相对短、过于浅显的文字,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少儿主题出版在内容呈现上要匹配适龄孩子的语言习惯、知识结构和阅读水平,根据少儿年龄差异分级选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阅读效果。
让·皮亚杰在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提到,2—7岁的少儿在认知发展中处于前运算阶段,而泛灵论是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之一,即具有泛灵思维。这表现在儿童与动物、植物相处时,会将它们当成人类来对待,将它们拟人化,且喜欢与它们对话[4]。也就是说,处于2—7岁这个年龄段的少儿,会认为花草树木、玩具文具、书本用具等都具有生命意识,常常会在语言表达上将它们拟人化。如孩子们所说的“不要折书角,书本会疼”、“大树会听见我在跟它说话吗”、“小兔子,你好呀,我来看你啦”,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小读者,作者可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来选用表达方式,在内容呈现上多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顺应孩子们的思维与表达习惯,将传达的内容具象化。
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少儿来说,他们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或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此时,文字的篇幅可适当加长,但仍需注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句式,尽量做到通俗化,避免使用晦涩难懂、成人化的术语或专业词汇。尽管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儿(12—15岁)开始具备想象推理的能力,但并不能排除部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仍未完全成型,因此,对于这一类读者而言,出版物同样可以加入插图来作为文字的补充。
3.装帧优化:基于少儿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图书整体风格
让·皮亚杰认为,2—7岁的孩子在认知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前运算阶段,尽管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活动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5]。也就是说,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不能反向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而且他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即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7—12岁的孩子在认知与思维发展过程中虽已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活动开始具有可逆性 [6],但依旧不能摆脱具体事物来进行抽象化的思考。12—15岁的孩子在认知与思维发展过程中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或从逻辑角度出发思考问题[6]。
因此,出版单位可以依据以上规律和相应的特点进行少儿主题出版的装帧设计。如封面设计应尽可能选用卡通插图、插画,将书名所表达的内容通过少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具象化、图像化。因为对2—12岁的少儿而言,他们的思维过程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来帮助他们完成整个思维闭环,2—7岁的孩子尤其如此。如2—7岁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穿警服执勤的工作人员,知道他们是警察,但假如一本名叫《我是一名警察》的图书却没有配上与警察相关的插图、插画,孩子们很可能就难以理解“警察”这一词语的含义,也难以回想起“警察”就是平时生活中见到的穿着警服执勤的工作人员,从而导致阅读兴趣难以被激发,阅读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出版单位还可根据读者的年龄层次,加入一些辅助性的旁批来帮助他们理解内容,尽可能使图书最大限度展现“以儿童为本”的整体设计风格。
四、以活动中心提升少儿主题出版
所谓“活动中心”,指关注儿童的活动及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深刻体验[1]。少儿自出生起,就從父母的教育、同伴的陪伴,以及自我成长过程中学习各项社会规范,不断地进行社会性习得。也就是说,他们会在与他人、社会的交互中获得体验,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反复强化认识,而这种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参与活动或玩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为此,以活动中心提升少儿主题出版,有助于增强少儿的阅读参与感,让他们在社会化的体验中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1.图书形态:立体化融合吸引少儿主动阅读
如今的少儿生于互联网时代,长于融媒体时代,是真正的“数字原住民”,有相当一部分少儿已经习惯于屏幕阅读、有声阅读等数字阅读方式。因此,出版单位除了精心打造纸质图书,还要丰富图书形式,如开拓有声书产品、微视频产品,在纸质图书内附上对应内容的二维码、配套APP的下载链接,以及融合AR、VR技术等,让少儿读者能更加真实、立体、具象地了解书中所描绘的人、事、物。
与单纯的纸质阅读相比,融合新技术更能增强少儿的阅读体验与阅读趣味。比如,《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中国航天》在书中设置了6个好玩的“AR增强现实”,读者下载APP就能操作,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探索太空,实现了少儿主题出版物的可读、可听、可视、可虚拟现实体验[7]。对于党史类、中国历史类题材的图书,出版单位可借鉴基于卡片的桌游模式,以时间轴为“主干”、历史事件为“枝叶”,建构新的桌游规则,并随书附赠桌游卡片,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强化对我国历史的学习、理解和记忆。
2.图书推广:多渠道发力吸引少儿深度参与
图书推广对提高图书销量、实现图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图书推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活动过程,是增强少儿阅读参与感、体验感的途径,为此,出版单位应在图书的推广营销中打破线上线下壁垒,多渠道引领少儿阅读。
就线下而言,出版单位可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阅读示范基地。比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广泛联系中小学校共建“红扣子阅读基地”,向全国多地中小学校捐赠少儿主题出版图书,累计码洋超100万元,同时开展“红扣子公益阅读讲座”等系列活动,服务中小学师生家长超15万人次[8]。出版单位也可邀请名家、名作者开展校园行,通过与全国各地的少儿面对面互动来进行图书宣传推广。比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每年的世界阅读日、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结合校园书香节、校园读书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图书阅读专场,并通过“名家人文行”主题讲座,为孩子们架起与作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桥梁,营造健康阅读的良好氛围[9]。此外,出版单位还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市、区级读书征文活动,帮助少儿把从书中感受到的精神品质与正能量内化成日常的实际行动。比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后,适时推出该书珍藏版邮票,并开展读后感征文活动,吸引少儿深度参与主题出版图书阅读,强化由此带来的阅读感受。
就线上而言,出版单位可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如邀请主播开展直播带货,或邀请图书作者讲述书中的故事梗概、创作心得和创作过程及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回答孩子们的疑问,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等。这不仅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同时也能获得广大家长和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出版单位也可在微博等平台开展阅读打卡活动,鼓励少儿自带话题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并借鉴积分阅读的模式,建立通过打卡成果换取小礼品的活动规则。出版单位还可利用高科技来制作宣传短剧,通过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读者关注 [10],甚至开发宣传产品矩阵,形成品牌IP。
五、结语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儿主题出版承担着向少儿传递正能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少儿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主题出版与少儿出版相结合、如何以少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主题出版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熏陶效果,离不开出版人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少儿主题出版唯有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培养好孩子们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才能真正做到为少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覃周亚,杨海平. 以儿童为本位的少儿主题出版图书发展研究[J]. 出版与印刷,2022(1):24-30.
[2] 肖晶. 关于少儿主题出版的几点认识[J]. 出版参考,2021(3):63-64+77.
[3] 李燕. 少儿主题出版中非虚构与童年书写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2(2):61-63.
[4] 刘泱泱. 趣味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以“chocofun”巧克力包装设计为例[D]. 长沙:中南大学,2013.
[5] 赵昕阳,裴阳,郑波,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下的化学启蒙课程设计与实践[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1):104-106.
[6] 陈东.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方式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7] 周彬. 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的内涵、问题与发展策略[J]. 传媒论坛,2022(21):100-102.
[8] 何龙. 多管齐下打造少儿主题出版新高地[J]. 出版参考,2022(10):10-15.
[9]王宜清. 基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少儿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J]. 出版广角,2022(15):16-20.
[10] 单媛媛. 浅谈少儿主题出版良性发展策略[J]. 新闻传播,2020(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