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循 聪
(山东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三大战略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高地,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是融合大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平台,是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围绕日常生活、专业实践、课程学习等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品质大有裨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深远。
加强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将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合理的配置、全面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品创新[1],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双赢。
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面对市场需求的工程实践和商业实战”[2],校企双方不仅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而且也有必要深化协作,将高校大学生创新工作推向更高更深层次。
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组织、有平台、有指导、有经费、有场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思路越来越清晰,纵横交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格局日渐丰盈,但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仍存在“基础薄弱、创新创业导师不足、实践场地缺乏和实训力度不够等问题”[2],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热情不高、实验室开放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此外还存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软硬件资源不能满足大学生科技创新需求,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有限的资源面前被逐渐消磨,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覆盖面不高、受众面小等情况。 浙江大学林玲的问卷调研显示,70%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求[3]。 而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管理上有着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弥补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方面资源的不足,实现校企双方在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资源互补,避免资源浪费,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成果日益丰硕,但从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水平上看,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还不够高,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不够多、含金量还不够足,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脱轨、与企业发展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期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存在明显差距”[4],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浪费、影响力弱、社会效益不高。 而企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捕捉社会发展变化,并迅速作出调整;根据优胜劣汰的法则,企业如果不能够顺应潮流就会被淘汰,因此企业对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把握深刻,校企协同能够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迈上新高度。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质量高不高最终是要由社会、由用人单位来检验,因此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必须坚决杜绝闭门造车,要主动贴近社会需求,主动与企业对接。 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够进一步密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高校深入了解企业相关的行业前景、企业文化建设、人才需求标准等,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相关的行业前景、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环境、薪资福利、个人职位职级晋升发展路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增强学习效果。
小米总裁雷军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期间创新推出的加密软件和杀毒软件很受市场青睐,清华大学邱虹云大三时创新发明的“低成本投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诸如此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实例众多,他们或是立足实际创新性推出了新产品、新服务,或是着眼企业生产经营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新思路、新方案,等等。 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有益尝试,不仅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在产品设计、功能创新、结构创新等方面也能够有所收获。 尽管凭借大学生学识水平攻关企业发展难题实非易事,但也可以为企业攻坚克难提供新思维、新路径,为企业发展带来动力和惊喜,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当前,企业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主要通过校园宣讲、面试签约等方式进行,不仅很难了解招录学生的人格品性,而且对录用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能力也掌握不多,后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招录学生进行深度的培养以匹配岗位要求,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甚至有可能招录的人最后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企业识人辨人选人用人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企业通过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或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实践,能够更好地辨人识人,避免人才招聘上的选人用人不当;而且对创新实践中发现的优秀人才,也可以早介入,深入沟通,重点引进,为企业发展储备更多优质人才。
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企业的技术、发展难题等都是企业的商业机密,而且在企业实验室、生产经营一线等都有很多企业的机密性信息,此外还涉及到很多安全、生产等诸多因素,因此在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学校热、企业冷’的‘校企合作失灵’”[5]问题,企业不愿意在科研、生产、经营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长时间作业的机会。 同样,高校教师科研成果承载着教师智力劳动,是教师长期智力劳动付出累积的收获,高校教师有多大诚意将大学生吸纳进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也值得考量。 可见,在校企融合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如何激发企业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以更大的诚意推动双方深度融合,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常要经过基础知识学习、项目选题、作品设计、作品打磨等阶段,一项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甚至贯穿求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 但当前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部分学生呈现“三多三少”的现象:参与时急功近利的多,追求锻炼的少;学生参与时热情高的多,长期坚持的少;学生短期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6],部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抱着功利性的目的,或者是出于推免加分,等等,学生参与的主观动机不纯就会背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的初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质量。
当前从学校到企业,还没有一套完备的支持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缺乏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对于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统一的组织领导、清晰的权责关系、权益的保障机制、问题的磋商机制、平台共建成果共育机制等缺乏科学的制度设计,等等,这使得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在长久长效上面临挑战。 上述问题不合理解决,即使当前校企融合在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上取得一定成效,也往往是个别的、短期的、不持久的。
加强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要不断深化协同内容,健全协同举措,探索建立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深入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推动校企在合作认识、关系确定、利益维护、行动安排等方面深层次交流与沟通,努力确保校企协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掷地有声。
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就是要“促使知识在校企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团队之间流动,满足他们之间知识互补的需要,最终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知识利用率并实现对知识的创新利用”[7]。 企业所掌握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同市场需求更加同步;高校教师所掌握知识更加系统,理论性更强,双方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上都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大有裨益。 高校在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上,应建立“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既建立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从职称评定、资金支持等政策导向上,鼓励教师把自身科研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积极吸收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教师同企业深度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产业实际结合的契合度,分层次、渐进地引导学生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增强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又要探索实施“校企双聘”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企业专家、企业技师等担任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企业导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企业导师团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创新指导等服务,并开设企业课堂,主动邀请企业导师定期到校讲学,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聆听企业人员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的授课,主动同市场对接,协同企业智力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不断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设想可以依托企业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需仪器设备可以依靠企业生产加工,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也可以在企业实践中检验完善;企业生产销售、管理运营等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既能有效弥补高校实验设备的不足,又能降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本,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效。 高校协同企业共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不仅能够开拓大学生科技创新思路,拓宽视野,提高实效,也能够节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本,避免浪费。
促进校企平台共建,就是要校企协同共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产业体验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产业体验、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借助校企实践平台更好地打磨创新创业作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 高校不仅要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向大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积极争取企业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共建校内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园等,积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便利,努力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同时应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借助企业软硬件资源,在企业相关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企业实验室实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创新创业实践,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此外,要广泛发挥校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企业等作用,积极争取企业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企业专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开展企业冠名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等,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引导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不仅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等纵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教师科研子项等,也可以有横向的企业难题,企业可将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诸如工艺环节的改进、技术的创新、管理的优化、成本的降低、废物(余热)的回收利用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加以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应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与社会需求、企业发展实际接轨,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项目,开展大学生企业问题攻关创新竞赛,实施企业实际问题大学生创新立项,等等,尝试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聪明才智,努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既能深化大学生对企业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把握发展的前沿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大学生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这就要求高校应积极争取企业支持,深化校企协同,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校企协同平台,通过讲解企业发展难题、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等渠道提高学生对企业认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杯专项科技竞赛,把企业发展问题作为企业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内容,推动学生与企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同时,企业可以探索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大学生协助或组织开展技术难题攻关,聚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补齐企业技术短板弱项,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高校要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管理机制体系,成立专门的工作委员会,政府、企业和高校都要参与到管理中[8],完善与校企协同相配套的安全机制、竞赛机制、课程体系、奖惩机制、“双导师制”管理等制度体系建设,使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尤其是对涉及深入校企协同中的大学生人身安全及企业机密性事宜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认、保障,签订相关安全和保密协议;同时,建立校企协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风险评估、创业指导、项目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快速成长通道,实现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长久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络机制,定期开展学校、企业和参与科技创新的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查摆协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企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企业基地相关的制度建设、功能开发深化等;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校企协同孵化计划,探索产学研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新机制。 建立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机制,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攻势,宣传展示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广泛调动大学生参与到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多方助力、协同发展,力求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稳定深入、有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