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

2023-04-20 18:19:53蒋娅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校长

蒋娅娟

【摘 要】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重视思维对行为的影响,然而,当下对互联网思维的解读和运用多半存在于商业领域。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不仅涉及商业领域,对教育领域,尤其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信息化领导力;校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4-025-03

今天,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能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校长的抱负、追求和境界,具體体现在其办学理念上。要落实办学理念,校长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及外延

从内涵来看,熊钰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人对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实践、互联网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自觉概括反映。具体可从互联网思维主要关涉的思维现象、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结果等维度对其进行理解和把握。[1]

陈丽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是构建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业态。“互联网+教育”体现了开放、协作、互联互通的思维,即互联网思维。[2]

有人认为,如何通过互联网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距离更近,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带给我们的真谛。笔者认为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可实现高质量贴心育人的目的。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互联网思维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指校长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引领并协同全校师生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实现这个愿景和办学目标的共同作用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互联网思维都是信息化环境、互联网实践的产物。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意识思维影响下的行为方式、作用力,这种意识的前提是要有互联网思维方式。

校长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原因

1.互联网引领的信息化潮流是一种思维革命

互联网所引领的信息化潮流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涉及组织文化、领导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思维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互联网+”时代,经济基础发生较大变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互联网驱动下出现创生性变革,相应地,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社会文化等上层建筑也必将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

2.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不特定属于哪一类人,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更需要具备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模式和方法早已存在,只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传统领域的强大冲击导致了这种思维集中爆发出巨大影响力,对教育也产生了变革性影响。互联网思维是每位校长的必备素养,它不仅是个人能否适应时代的问题,更是关系到领导力水平高低的问题,校长要从政治高度审视互联网的发展和作用。

3.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移民”和传统领域更为重要

现在的学生,属于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天然处于这个时代,思维习惯具有很强的互联网属性。而校长作为“互联网移民”,思维带有一定传统领域定势,必然面临着思维转换的问题。[3]只有转换思维,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领域作为一个传统领域,从个别授课到班级授课式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面临着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跨学科、跨学段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挑战。

校长应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所有事务可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是战略层,第二是业务层,第三是组织层。各层都需要运用到互联网思维。[4]

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核心,互联网极大地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很多权威受到挑战。教育领域,教师的权威已经受到了极大挑战,面对记忆性知识,多数学生都求助于百度或者电子词典。即使一些程序性知识,通讯的即时性也使得学生不必依赖于身边的教师。这时,如果教师仍然不重视学生,不能从思维本质上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身边的教师将会被电子产品或者远程教师替代。用户思维的走向趋势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校长要有这种意识和危机感。[5]对于一所学校,要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第一要考虑的用户就是学生,校长和教师所选择的信息技术媒介是否是学生需要的,是否是学生喜欢的,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第二要考虑的用户是教师,教师这个成人群体跟学生群体相比,受固化思维的影响,没那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推荐给教师用的信息技术一定要简单便于操作,才会激发教师使用的兴趣。第三要考虑的用户是家长,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下、线上教学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学校办学是开放的,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伙人”,考虑家长的感受,听取家长的意见,这是用户思维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大数据思维

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数据。对于一个校长来说,眼里要有数据,这个数据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和师生、学校发展息息相关的大数据。比如某校在实现学校全员体育过程中,运用了智能跳绳App,激励师生在家跳绳打卡,系统自动更新数据排名,激发师生加强锻炼,不断挑战自我。如学校运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计算出教师上课讲话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等。很多校长觉得冷冰冰的数据最多只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多的是完成测评的选拔功能,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难以测量,测评的预测功能、诊断功能和反馈功能都难以发挥。但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比如,学生的德行、课堂表现评价,可使用班级优化大师App,每位教师都可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家长和校长能即时看到信息。[6]除了认识数据,校长必须学会分析数据,通过监测、深入挖掘这些数据,了解学生的潜在学习需求。

3.平台思维

学校是一个平台,任何一个学校,不应该固步自封,否则会成为一座信息孤岛。比如学校运用智慧课堂分析系统对师生课堂表现进行分析,以此来撬动学校课堂改革。尽管有的学校也购买了一两套系统,但是却没有用起来。其根本原因是区域化的教育信息化氛围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撬动的力量。校长们要明白平台思维很重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平台越大,进步的空间就越大。这个平台要靠校长去创造,要校长主动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个平台不仅仅是为学校搭建平台,我们还要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

4.跨界思维

当今学校的教师都是分科教学,而现实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例如,近来流行的STEAM 就要求教师具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要求校长能够具有跨界思维,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看教育。[7]跨界思维需要用多角度、多视野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表现在学校教育上,首先要有跨学科教学、多学科融合的思维,当知识以项目、活动等鲜活的形式呈现时,它绝对不只属于某一学科,或属于某一学科教师,必然要用到多学科的知识。

5.简约思维

简约思维强调“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因为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过多的信息会造成信息冗余,影响主要信息的传播。[8]同样,在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校长要抓住工作重心,抓重心意味着专注,意味着明确、强调和放大工作重点亮点。作为一个校长,其工作重心必须在课堂教学,围绕课堂教学就有很多文章来做,如果说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核心问题,那么围绕课堂教学的其他问题就是子问题,子问题是为核心问题服务的。有了这种简约思维,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也能泰然处之。

6.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运用在互联网上,表现在一个新产品往往快速上线,一旦发现缺点,马上测试、马上修改。教育服务的对象每一天都在生长着,因此教育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当教育的外部世界与内部环境形成冲突,诸多的教育问题就出现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如学校管理需要从灌输式与权力中心,向输出式与效率中心、成果式与用户中心模式逐渐升级;课堂教学需要从教师中心向学习中心、学习者中心、学习共同体迭代。[9]学校信息化发展也是如此,教育产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用户的体验感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也不是固定下来就永久不变,它总会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7.极致思维

每一个校长,要提升办学品质,突出“办学重点”,需要极致思维。极致思维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运用,主要应体现在对办学品质的追求上。比如“让师生目之所及处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办一所家一样温暖的学校”等办学追求,都要用极致思维勾勒美好的教育图景。[10]

8.社會化思维

社会化思维,应当基于“社会”这个概念进行。一方面,社会化思维要考虑社会当中的人,这里的人是一个群体概念,作为群体的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有何趋向都被纳入考虑范围。另一方面,社会化思维又要从社会关系来考虑,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如何建立与维持,信息在其中如何传播,这种关系与人和实体社会之间有何影响。[11]一个校长,首先要从社会层面来考虑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未来需求的大环境中。社会是人的群体集合,人除了要自我个性发展,还要与人相处,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际关系的和谐,做到和而不同,要把教师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要一味鼓励竞争,更应该让教师团结协作。

9.流量思维

作为企业,重视流量和关注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流量高就能吸引客户。但作为一个学校,需要理性地看待流量思维。信息时代,开放办学,向社会宣传学校办学理念,这是趋势,也是校长的职责。但学校切不可为了博取社会的关注度,为了宣传而宣传,更不能搞热热闹闹的表面工程。

校长,信息时代的“移民”,要教育好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必须得改变思维,多向学生学习。当然,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形成绝非易事,有赖于互联网知识体系的建立、互联网思维背景的形成以及具体互联网思维方法的习得。[12]校长要提升信息化领导力,还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上多下功夫,多关注信息化教育、互联网知识,将学校整体发展置于信息化环境、互联网背景下来考虑。

参考文献

[12] 熊钰.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政治研究[D].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7: 40.

陈丽,纪河. 开放、联通: 互联网思维与开放大学创新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J]. 终身教育研究,2017(3).

韩阳.掌握互联网思维 有效提升领导力[J].领导科学论坛,2017.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6-27.

[6] [7] [8]史力范. 谈教师与互联网思维[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6).

[10] 林忠玲. 重构教育生态需要互联网思维[J]. 江苏教育,2022(10).

唐宁. 浅析以社会化思维为导向的设计理念[J]. 艺术科技,2017(11).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高新区明华小学

编   辑:仲玉维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校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34:07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2:11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5:38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05:46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