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临时家庭”迎接尼克松

2023-04-20 20:39:53
党史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喊方针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为了接待尼克松总统,各级组织也是伤透了脑筋。因为平时接待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友好国家的元首,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让大家拿着纸花在机场或车队经过的要道上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即可。但尼克松当时是“美帝”呀,用纸花高喊“欢迎”,显然不合适。于是,组织上传达了迎接尼克松的十二字方针:“不冷不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各单位与居委会传达这一接待方针的同时,还叮嘱大家不要出门,在家或学校或单位待着。但上海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街上一下子不见了人影,岂不是太不真实了吗?

怎么办?组织上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组织“临时家庭”迎接尼克松。具体做法是:在尼克松从上海工业展览馆(今上海展览中心)晚宴厅至下榻的锦江饭店必经的茂名路,实行交通管制,居民不得外出。由街道所属工厂选派工人阶级优秀的代表——党员阿姨与爷叔,充當父母,与附近小学里家庭出身好、担任班干部的红小兵——充当儿子与女儿,组成临时“三口之家”,在茂名路上来回不停走动,漫步逛街。

我当时正好上小学四年级,就读于茂名北路小学,是班干部、红小兵,被选中充当“临时家庭”的成员之一。这样路上既有了行人,有了些许真实感,也便于安全保卫工作。

尼克松来的那天,茂名路乃至整个大上海顷刻成了“空城”,只有我们组成的一个个“临时家庭”在街上来回踱步……寒风吹到我的脸上、脖子上,冷到骨头里,但被“父母”紧牵着的小手是热的,能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心里更是热乎乎的。尽管当时得到的报酬仅是两个面包,心里却是无比快乐与自豪。

(众舟摘自《上海滩》2022年第10期,范基农文)

猜你喜欢
高喊方针尼克松
新一年 新气象
时尚北京(2022年1期)2022-01-05 15:40:50
葵花听指挥
尼克松曾担心来华要磕头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8
25美分欠款
25美分欠款
25美分欠款
下一代英才(2015年4期)2015-05-30 10:48:04
有朋自远方来
乐观与悲观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军事历史(1989年1期)1989-08-20 06:46:06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军事历史(1987年1期)1987-08-20 0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