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建设淮海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2023-04-20 06:04李婷婷
中国商论 2023年7期
关键词:软实力产业结构

摘 要:本文基于2016—2021年淮海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江苏省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区位因素的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一方面,硬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大于软实力建设;另一方面,硬实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软实力水平的影响,软实力水平越高,硬实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越大。

关键词: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软实力;产业结构;区位因素

本文索引:李婷婷.江苏省徐州市建设淮海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23(07):-14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4(a)--04

1 引言

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确立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省委、省政府也作出推进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但是,长期以来淮海经济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其中心城市经济效用的发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为建设高水平中心城市,徐州自2016年就提出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力图解决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唐志新,2018)[1]。历经5年的建设历程,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标国内31个金融中心的功能特征仍存在差距。如何加快打造徐州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推动当地及周边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疑是当前亟须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从金融经济学角度来看,金融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储蓄—投资转换机制、价值发现和信用创造功能,调整货币资源配置,影响产业资本分配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张卿和刘昭乐,2021)[2]。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不断聚集、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使其凭借机构信誉和资金实力以较低的风险补偿汇聚储户资金,通过投资转化调整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结构,并通过资本的形成、导向、信用催化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在资本形成层面,金融中心通过集聚市场上的闲散资金,将储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形成产业资本,通过供需关系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在资本导向层面,市场协同机制下,金融机构依托金融服务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加快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的价值发现功能加速催化,资金多投向回报高、潜力大的企业或部门,带动了其他要素的转移和配置,推动了产业升级。第三,在信用催化层面,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创造,扩大货币供应量,突破资本形成层面“量”的限制,为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充足的货币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从金融地理学角度看,邻近地理优势能够发挥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溢出效应(韩永楠和杨建飞,2020;黎齐,2020)[3-4],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风险,调整资源配置,优化金融服务中心内部以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

在交易成本方面,区域内金融机构与企业地理位置邻近,能够减少市场摩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一方面,对资金需求者而言,邻近的地理位置降低了其对所需金融产品的搜索成本,使其能够快速获得性价比高的资本,加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对资金供给者而言,地理位置邻近使其更容易获取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真实信息,降低了贷前考查成本以及贷中、贷后监管成本,同时降低了贷款配置错位产生的机会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融资风险方面,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内的资金供给双方彼此熟悉,能够解决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进行资金配置的同时将风险转移给风险承担意愿强、承担能力高的产业和部门,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产业结构稳步升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建设能够促进当地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2 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软实力主要指金融监管、人才体系、营商环境等非物质要素的深化(刘玚和王韩,2019)[5]。根据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随着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内金融机构、储蓄和融资规模等金融要素在量上的不断扩大,金融中心硬实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弱。为了实现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可持续推进,需要依靠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从风险管控机制上看,优质金融监管环境等软实力建设能够避免金融要素集聚过程中引发的金融活动“脱实向虚”或资金乱拨乱划行为,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服务效率提升机制来看,优化综合营商环境、打造高级人才吸引体系等软实力建设能够提高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内金融发展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需求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建设能够促进当地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强化硬实力建设的效果。

3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淮海经济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包括徐州、连云港等20个地级市。考虑到徐州自2016年开始提出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本文所选择的区间范围为2016—2021年,数据来自各城市统计公报。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与徐州的地理距离数据来自高德地图。

3.2 变量定义

3.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产业结构升級(INDit)为被解释变量。用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劳动生产率乘积的求和结果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Pit表示在t时刻,第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t表示第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用第i产业就业人口人均产业增加值来衡量。

3.2.2 核心解释变量

(1)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值占GDP比重4项指标构建成一个反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的综合指标(HAFct)。考虑到徐州作为金融服务中心对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受地理距离的影响,本文借鉴郑威和陆远权(2019)[6]的做法,引入徐州与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用来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i表示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c表示徐州,t表示年份,当i=c时,Dit=1;HAFct表示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的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指标;Dit表示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与徐州的地理距离;HAFDit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

(2)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金融业在岗职工人数、金融业职工工资总额、金融业法人个数、“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公司个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数、金融监管局信息发布条数7项指标构建成反映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的综合指标(SOFct)。与硬实力指标相同,引入徐州与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用来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SOFct表示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的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指标;SOFDit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其他字母含义与式(2)一致。

3.2.3 控制变量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受社会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资源供给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加入以下具有代表性和解释力的控制变量。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表示消费需求(CODit);用固定资产投资额/GDP表示實物投资需求(PIRit);用进出口总额/GDP表示出口需求(EXDit);用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表示技术进步水平(TEPit);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表示制度安排或者政府干预(RAGit);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表示人力资源供给(HRSit)。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建立如下两组模型:

INDit=α0+α1HAFDit+α2SOFDit+β1CODit+β2PIRit+β3 EXDit+β4TEPit+β5RAGit+β6HRSit+εit (4)

INDit=α0+α1HAFDit+α2SOFDit+α3HAFDit*SOFDit+β1 CODit+β2PIRit+β3EXDit+β4TEPit+β5RAGit+β6HRSit+εit (5)

其中,INDit表示产业结构升级;HAFDit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SOFDit表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HAFDit*SOFDit表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交互项;控制变量包括消费需求(CODit)、投资需求(PIRit)、出口需求(EXDit)、技术进步水平(TEGit)、制度安排或政府干预(RAGit)、人力资源供给(HRSit);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模型(4)用于检验考虑空间距离因素下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和软实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模型(5)用于检验在考虑软实力作用下,硬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根据该模型,硬实力(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效应为,是软实力(SOFD)的函数。模型(4)、(5)均设为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4.2 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4)中F值为16.1138,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总体显著。其中,HAFD的系数为0.2656,能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正向影响,且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HAFD每增加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平均增加0.2656个单位,验证了假设1;SOFD的系数为0.0783,但是没有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SO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这其中的原因是,徐州自2016年开始提出并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时间较短,建设初期主要着力提升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硬实力,比如招金引银等,硬实力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软实力虽然也在建设过程中,但是其影响没有硬实力显著。

模型(5)中F值为15.1876,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总体影响显著。其中,HAFD的系数为0.4923,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硬实力每增加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平均增加0.4923个单位;SOFD的系数为0.1247,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软实力每增加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平均增加0.1247个单位;交互项的系数为0.2762,通过10%水平上的t显著性检验,说明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SOFD水平的显著影响。SOFD水平越高,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越大,验证了假设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SOFD每增加1个单位,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平均增加0.2762个单位。

从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4)和模型(5)中PIR均为正值且通过t检验,说明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影响;EXD、TEP、RAG均为负值且通过t显著性检验,与传统经济理论存在出入,原因在于:第一,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较不发达,出口需求多为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淮海经济区多采用粗放型技术进步路径;第三,淮海经济区的政府制度安排多用于房地产、基建等方面,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扶持力度较少(徐云松和齐兰,2017)[7]。模型(4)和(5)中的COD系数均为正值,一个通过t显著性检验,另一个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消费需求能够拉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影响较弱。模型(4)和(5)中HRS的系数均为负值,但都没有通过t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力资源供给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这其中原因是徐州经济尚不发达,缺乏对高端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现存的人力资源产出水平偏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6—2021年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包括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考虑空间距离因素的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硬实力(HAFD)与软实力(SOFD)建设均对淮海经济区内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一方面,硬实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大于软实力建设;另一方面,硬实力(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软实力(SOFD)水平的显著影响,软实力(SOFD)水平越高,硬实力(HAFD)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越大。由此可见,当前徐州正处于构建淮海经济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初级阶段,集聚金融产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产品等硬实力建设能够推动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仍应注重金融监管环境、人才体系、营商环境等软实力建设。

5.2 对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集聚金融产业,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補助等方式积极引进全国性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传统性金融机构在徐州设立区域总部,同时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在徐州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另一方面,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培养和壮大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代表的新兴金融机构。第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综合服务功能。助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上市挂牌,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开展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股权质押融资,推动更多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聚力打造产业与金融协调共进的资本市场“徐州板块”。第三,优化金融监管环境,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并对相关金融机构定期组织系列监管制度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另一方面,需加大地方人民银行及银监局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力度,强化金融监管政策环境,对违规操作的金融机构严肃问责并处以相应罚款。第四,引进金融高级人才,构建金融中心专业智囊团。一是通过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培养一批与时俱进的金融业高端人才;二是通过人才奖励等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吸纳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或者在经济发达城市有过工作经验的金融行业精英。第五,优化综合营商环境,保证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启动建设“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依法依规精准掌握中小微企业经营状态,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切实化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入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参考文献

唐志新.深化徐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J].中国金融家,2018(1):103-105.

张卿,刘昭乐.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基于2009—2018年中国36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岭南学刊,2021(3):114-122.

韩永楠,杨建飞,周启清.中国金融地理供给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增长质量[J].经济问题探索,2020(6):108-119.

黎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兼论重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J].黑龙江金融,2020(8):33-37.

刘玚,王韩.中国区域金融中心软实力的建设路径[J].银行家,2019(8):88-90.

郑威,陆远权.中国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方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视角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9(12):13-22.

徐云松,齐兰.区域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6):19-31.

猜你喜欢
软实力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