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三四月的关中平原上,柳笛氤氲出一片片绿云。
走近了看,原来是田野里返青的麦苗啊,它们从厚厚的雪被下伸展腰肢在柔风里起伏,小河边,小牛悠闲地甩着尾低头啃草,洁白的驯鸽在晴丽的空中逶迤的哨音。
对于小孩子来说,春天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是自己囚禁了一冬的筋骨可以美美地舒活舒活了。于是,一个个光着脚丫奔跑在犁过的土地里,摔跤打滚翻跟斗,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提了篮子牵了羊儿去挑野菜。天蓝地软,由你撒欢。光好玩还不算,更诱人的是春天有许多可以解馋的美食。苜蓿面片和榆钱麦饭是孩子们的最爱。春天新生的苜蓿别说吃,单是看看闻闻人就先醉了一半。苜蓿的叶片圆圆胖胖的,放进嘴里嚼嚼,绵绵的清香沁人心脾。嫩苜蓿剁碎了和进面里擀成面片,调了葱花、辣子、盐和醋吃干面,也可以甩几个鸡蛋花儿下锅做成汤面片,两种吃法都能香死了人。榆钱麦饭是另一道好吃食。榆钱花色黄绿,成串成串、成兜成兜地挂在榆树枝头,惹得孩子们齐齐伸出小手,猴儿一般的小子娃噌噌爬上去骑在枝头,捋下榆钱把一张小嘴塞得像青蛙鼓起的肚皮。生榆钱吃上去甜甜的、黏黏的,一股子清香,拌了面粉蒸出来,面香和榆钱的清香合二为一,口感润滑绵长,清爽无比。
对于大人来说,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枯燥乏味的漫长冬季的结束,意味着整个冬天被浆水酸菜咸菜疙瘩麻木了的舌头终于可以尝尝鲜了。香椿炒蛋、荠菜卷子、凉拌嫩菜薹、菠菜綠面、春韭饺子,每道吃食都是可以解馋的美味。春天,把我们的被穷苦麻木了的父辈的心又吹活泛了,他们憋足了劲赶大早起来捡粪,天蒙蒙亮就去开荒耕地,种瓜点豆,种下一家人一年的希望。
小孩子不懂日子的艰难,放了学,碗一丢,提个草笼就像撒欢的小牛犊跑到渠岸上玩。天快黑的时候,一个个才急忙掐把草儿,心慌慌地跑回家,有时免不了挨几下鞋底。刷了锅碗,喂了猪羊,女人们拿了鞋底坐在门槛上拉话,说的都是新媳妇过门、毛脚女婿拜丈人的细枝末节,或者互相打问今天吃的啥。要是有谁家的小媳妇抱了胖碎娃来,娃娃的小脸蛋上、手臂上、屁股上定会被一通狂亲,留下一群婆娘的牙印和口水。一群女人就在这一阵叽叽喳喳的笑声里“吱咕吱咕”地纳鞋底,不到上灯时分,“妇女座谈会”不散场。
菜园与乡民们,犹如公园与酒吧。我最爱蹲在菜园里,听大人说故事拉家常。菜园里有一面大炕,有一把吱吱冒着热气的铁壶,大人们坐在炕上、蹲在地上,用油黑油黑的瓷碗吸溜吸溜地品着浓茶。
我心里暗自高兴:春天一过完就该跨进夏天的门槛了,夏天一到,就该收新麦了,呵呵,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新麦子的芬芳。
责任编辑:张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