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祯
上海高校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探析:问题与应对
朱浩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关键措施,对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应当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教育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育人水平,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探索推进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实效性,构建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
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生态文明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组成成分、后续利用价值和潜在环境影响,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一系列垃圾处置行为。[1]我国2000年正式开始城市垃圾分类政策试点,但是参与度差异较大,成效甚微。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全面强制推行垃圾分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上海市共有64所高校,在校学生群体规模庞大,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高度重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2020年 3 月成立了上海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推进办”),对高校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实效综合考评,工作开展以来,各高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从学生参与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高校推行垃圾分类,不仅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培育高校学生良好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关键环节。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宏大现实背景下,高校学生应以主人翁的精神、生力军的姿态,热忱投身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动中,通过参与校园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公共产品供给加以实现,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学生是校园生活垃圾处理的纯消费者,垃圾分类需要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是违背个体理性的行为,分类行为本身既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收益,也会给其他学生提供搭便车的机会,但是垃圾分类又是保护公地资源的集体理性行为,如果不能克服高校学生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集体行动的困境,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会导致一系列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学生是高校教育活动的目标群体,也是服务育人的对象,2017年,教育部修订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依章程参与学校管理” ,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法治价值。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全面动员、全体参与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参与形式、提升参与水平,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根据当前上海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的《上海市高等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指南》(下简称《指南》)的相关要求,在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分类投放环节,不能以志愿者、保洁员分类替代师生分类投放垃圾,也不能以二次分拣代替源头分类。
2021年《上海市高等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综合评定标准》(下简称《标准》)正式印发上海各高校,综合近三年高校生活垃圾实效综合考评的相关数据,上海市各高校的政策措施落实相对到位、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学生参与方面仍存在不足。
从上海地区近四年的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不难看出,高校学生群体对生态环境形势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生态文明观念也有一定的理性认知,他们认同生活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但是付诸具体行动的时候却缺乏自我约束力,难以身体力行或持之以恒,[2]即生态文明的认知和垃圾分类的行为之间存在错位,处于认知失调状态,当没有外部环境引导和行为意志制约时,个体往往会选择改变态度或行为等方式来减少认知失调。[3]因此当遵守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会降低生活便利性或增加时间、精力的付出时,他们可能不会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
大数据时代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各类购物平台压缩了消费的时空,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断转变,大学生群体中不可避免的产生非理性消费心理,出现异化消费或过度消费的行为,比如有更多的外卖、快递进入校园,增加了以包装性废弃物为主的生活垃圾总量。根据《指南》的规定,高校在学生生活园区应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制度。但是,大学生群体中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非理性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要求往往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伴随着消费行为而来的便捷处理生活垃圾的需求与定时定点投放的要求也难以契合,当学生不能定时定点投放时,对他们的分类投放行为很难进行监督。
在上海高校生活垃圾实效综合考评的指标体系下,投放规范实效可以考察学生整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结果,但是难以考核学生个人的投放行为。在各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操过程中,也面临着学生生活垃圾投放数量和分类质量的指标难以量化的困境,缺乏针对学生个人的投放行为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也导致了对学生分类行为的奖励和惩罚的双缺位。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高校针对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和行为采取或奖励或惩罚的方式进行引导、规范,是十分合理有效的方式,惩罚措施作为一种群体约束性手段,比受众局限的奖励措施效果更为显著。[4]因此,目前上海各个高校在校纪校规、学生手册、德育测评规范等相关的条例中或多或少地设计了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奖惩措施,但是考核频次、实施主体、数据汇总等实操环节还存在争议,奖励或惩罚的实际效果如何还值得商榷,因此通过奖惩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校生活垃圾的构成有其特殊性,成分较单一且可回收价值相对较高,[5]有不同的学者对墨西哥、加拿大、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的几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高校校园垃圾的回收潜力均在60%以上,远远高于2016年全球平均的垃圾回收率。许多高校为了方便日常管理并提高一线保洁人员的收益,往往将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等工作交与保洁人员,也导致可回收物的附加经济价值因此而无法直接转化为学生的收益;并且即便学生没有准确的分类可回收物,如发生可回收物与干垃圾混装的情况,在收集或转运等环节仍然会被准确分拣出来,学生参与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会有受挫的可能。
高校学生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可以从参与的积极性和分类的实效性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即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普遍性和实际投放的效果,针对目前上海各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高校的生活垃圾分类不是一项独立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是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结合生态文明观念的相关理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出践行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通过课后调研活动、科普参观、社会服务等形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环节,结合节约粮食、减塑限塑等主题,真正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知行合一,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科学教育体系,应当贴合当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从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让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学生组织和社团为载体,支持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和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组织志愿者在“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类投放;可以以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为抓手,形成朋辈群体间良好的价值取向,在垃圾分类相关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可以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鼓励大学生开展生活垃圾减量、投放容器创新、资源化处理等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发明创造。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传播高效便捷的时代,对校园管理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多,高校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发挥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扩大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的范围,并通过收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意见和反馈,不断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如交大医学院通过“交医加油站”平台,为学生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提供快速通道,根据学生的意见重新设计规划了定时定点投放点的点位和开放时间等,从而更加适应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需求。
高校各部门要加强合作,立足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以垃圾分类考核指标的构建为切入点,探索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德育测评等学生日常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方法,对学生在垃圾分类的认知、行为及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的实施主体、实施办法等进行合理量化,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指标完善的过程中。另外可以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对校园生活垃圾的投放者信息及分类情况进行识别,从而更客观、准确地考察学生的投放行为,使考核体系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在高校引入两网融合设备等“互联网+垃圾分类”合作形式是《标准》要求的一项特色工作,根据各高校的开展情况作为附加分计入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在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上,高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引入新的回收设备或者探索新的回收方式,然后通过累计积分提现等不同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同济大学全面引入两网融合“爱分类爱回收”的智能回收设备,鼓励学生进行可回收物的准确分类,增强他们参与垃圾分类过程的获得感、成就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指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高校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提高上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要使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上下绣花功夫,鼓励和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1]张莉萍. 城市垃圾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孙雯.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
[3]利昂·费斯汀格. 认知失调理论[M]. 郑全全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杨莉, 缪云伟, 陈江华. 高校奖惩制度对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影响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20(6): 42-57.
[5]杨晓茜. 高校学生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及其可行性分析[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年度科技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高校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现况调研及实效性提升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项目编号:WK2303)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