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昂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声景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兼声学学者默里·谢弗(R.Murray Schaf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谢弗提出声景的概念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中声音的关注,尤其是噪声对居住体验的影响[1-2]。随着这一理论的发展,声景理论逐渐演变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周围环境中声音关系的学科。
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在他的著作《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中将声景定义为“听觉上的景观”,强调声景既是一个物理环境,也是感知该环境的方式。科尔班认为,声景既包括自然声音,如流水声、风声、鸟鸣等,也包括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如谈话声、车辆行驶声等。这些声音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声音氛围[3]。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艾米丽·汤普森(Emily Thompson)在分析20世纪上半叶声学科技变革对听力发展的作用时进一步延伸了这一观点。她认为声音景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比与自然的关系更为重要,并因此不断被建构和时刻经历变革。汤普森认为,声音景观是人们对于周围声音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这种感知和理解是基于人们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个人情感等因素的[4]。因此,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声音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在电影研究领域,声景这一理论自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受到了电影从业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电影声音创作也越来越贴合声景理论的观点,注重声音系统的立体层次、强调声音环境的全貌展现以及凸显听者的主体地位。电影声音不仅需要配合画面营造出逼真的环境氛围,还要能够通过声音的细节和层次感来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然而,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长期以来视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广播剧这种纯由声音构建场景、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的形式中,声音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构建完备、生动、真实的声景则显得更为必要。广播剧中的声音创作需要通过对声音的精细处理和合理搭配来营造出逼真的场景氛围和情感体验。同时,广播剧的声音创作还需要考虑听众的文化背景和收听习惯等因素,以创造出更有助于听众感知和理解的声音景观。
谢弗提出了“听觉的重建”这一概念,旨在呼吁那些被嘈杂的声音环境所包围的听者通过训练和提升自己的声音感知能力,以主动倾听代替被动收听。在看似无序的声音中,人们可以将其分解成有序的声音层,重新发现那些因为习以为常而被长期忽略的声音部分,以及那些人们已经熟悉但细微的声音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重新构建已经存在的客观“声音自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声音景观”[5]。
声景理论最初是为了优化城市生活的声音环境而诞生的,这一理论在城市的声音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城市的声景一直是声景研究的主要对象,留下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和音频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深入了解城市的声音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声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一书是声景理论应用的重要例证之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传统的与现代的声音景观,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了大量的声音素材,为后续的人文研究和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和音频资料。这些音频和文字记录了大量关于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与新北京的繁华忙碌的信息,展现了北京这片土地上时代、文化与潮流的碰撞。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北京逐渐变成了一个多元、鲜活、丰富的现代化城市,其原本的人文特征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消亡和改变着。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作为承载无数故事的舞台,自然也催生了很多以此为背景的文艺作品,这也使得影视剧中的北京声景刻画有了足够多的讨论素材和空间[6]。
总之,声景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深入了解城市的声音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声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同时,《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一书的出版也为北京的声音景观和人文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字和音频记录,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谢弗在他的著作《声景学——我们的声环境与世界的调音》中提到了声景理论的三个要素,即听者、声音与环境三者,这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改变、互为因果。在北京这座城市中,声景分析的角度可以为人们进一步理解他们所感知和认知到的声音提供有力的框架。
首先,作为声景分析的主要要素之一,听者在感知北京声音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同的听者具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文化背景,导致他们对声音的理解和解释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车流声可能会被赋予一种城市活力的象征意义;而对于一位环保主义者来说,车流声可能会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象征。因此,个体的主观因素和经验背景会影响他们对声音的感知和评价[7]。
其次,声音作为声景分析的核心要素,对于北京的声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作为一个繁华且多元的城市,其声音景观也呈现出相应的复杂性,如车流声、人声嘈杂、商店音乐、城市建筑工程音、广播等各种声音元素同时存在。这些声音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声音背景,既反映了城市的繁华和活力,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8]。
最后,环境作为声景分析的第三要素,在北京的声音景观塑造和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9]。城市的地理、建筑、交通规划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举例来说,北京的高楼大厦和交通枢纽等都会对声音的反射、扩散频率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环境的演化和变迁也会对声音景观产生影响,如城市改造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等。所有这些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人们现在听到、认知到的北京声音[10-11]。
在天津大学教授康健的声景观测实验中,他选取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一个是城市街区,一个是海滩。在两个环境中,他以相近的声级强度播放声音,然后询问路人对环境吵闹程度的感受。尽管两种场景中听到的声音强度相同,但城市街区的人们普遍认为环境更为吵闹[12]。这一结果表明,声音所引发的主观感受不仅仅取决于声音本身的物理属性,还与听者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主观感受是长期受到声音、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所形成的。
这个实验验证了人们对声音环境感受有差异,所以在进行广播剧声景创作时应考虑听众和角色的主观体验,通过选择和处理声音,以突出角色情绪,增强真实感和沉浸感,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构建北京城市声景时,捕捉并呈现独特的北京声音形象是关键。老北京的传统声音元素,如鸽哨、响器和京腔叫卖是代表老北京的特色声音符号,具有特殊性和辨识度。在北京成长发展起来的影视剧创作者们,会自然而然地将北京留给他们的声音烙印,融入他们的作品中。然而,传统声音逐渐减少,需要寻找新的文化符号来形成新的城市文化锚点,这是以北京为背景的文艺作品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这几十年来,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物理上和文化上的变化,有些声音出现了,也有些声音消失了。在此基础上参考《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可以从文化与历史层面把北京的声音景观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遗存的或即将消失的声音景观;第二,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声音景观;第三,给当前社会造成重大困惑的声音景观;第四,承载了某种特殊文化内涵的声音景观;第五,预示未来发展的声音景观。例如,前文中提到过的鸽哨、响器、叫卖等声音,都是属于遗存的或即将消失的声音景观,以及承载了某种特殊文化内涵的声音景观。下面将以北京的交通声景为例,进行声景元素的拆解与分析。
自然环境是声音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北京位于中国的北方,其气候特点是干燥,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会下降到20%,温度则介于-10~0 ℃。在这样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相比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声音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传播更为迅速。此外,水蒸气对于声音的高频部分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因此在北方的冬季,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会因为高频能量的损耗较小而在听感上表现出更为明亮的效果。
除了自然环境,人文、政策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过去的文艺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响器、叫卖、马车声音在北京几乎已经绝迹了,传统民俗的声音正在快速地被繁忙的现代城市声音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城市交通声景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轻型货车限行管理办法》,北京市对轻型货车、京牌轻型封闭货车、载货汽车、专项作业车的通行范围和通行时间段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指出每天6:00至23:00限制货车进入北京五环范围内,所以在北京日间是无法听到货车声音的。鉴于此,在塑造深夜及凌晨的北京户外场景时,为了表明已到了深夜,可以在环境音中点缀性地加入货车通过的声音,如此不仅能够表示已入深夜,还可以烘托出大城市的繁忙与劳碌,深夜也依然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
即便如今的北京生活节奏正在逐渐加快,但仍会在同一时空下呈现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与慢节奏的市井生活两种面貌。早高峰时,拥堵的车流和公共交通上的声音组合成压力氛围;而在城市另一角落,老住宅区、城市公园等地方的声音具有生活气息。同一城市同一时间的两处场景,依然存在着快节奏与慢节奏的两面性。
在影视剧《欢迎光临》中,男主角上班的场所是北京繁华地段的高级酒店,居住的地方是闹中取静的老住宅区,影片中这两个场景的环境声产生了明显的区分,闹市区的高级酒店门前,明显的车流声环境音凸显了闹市区的繁华与热闹,显示着这座城市不断向前的动力;而镜头移动到老住宅区时,茂密的植被吸收了大量来自外界的噪声,环境声以树丛沙沙声、鸟鸣为主,以脚步声、交谈声为辅,营造出静谧、安详的氛围。在这样的对比下,北京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衬托。
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方言这一语言类型被广泛应用,如《风犬少年的天空》《斗牛》《无名之辈》等。在这些作品中,东北方言、川渝方言、山东方言以及北京方言的出现频率较高。一方面,这几类方言在过往的文艺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在观众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与可懂度;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方言所代表的文化在大众心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观众理解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总体上来说,运用方言可以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主要角色的台词都有非常浓厚的北京气息,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剧情设定上剧情中的家庭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另一方面,剧组中的创作团队乃至演员也都是北京人,他们长时间地浸润在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中。在这样的条件下,营造出的北京家庭氛围就会非常自然,也贴合人们的认知。通过这样真实自然的方言表达,可以营造出更有生活气息的氛围,更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在影视作品中运用方言还可以增强剧情的真实感,营造背景氛围。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能够准确地传达剧情中的情感和信息。同时,方言的运用还可以为影视作品增添特色和亮点,使其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
影视作品中的城市声景构建是围绕人的体验展开的,影视作品中城市声景创作的起点是创作者,他们对城市的认知造就了作品中声景的样貌,声景设计的过程也是创作者将自身对这个城市的认识体验感悟融入作品中的过程;影视作品中城市声景创作的终点是观众,所以构建出来的声景要符合观众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如此才能够拉近剧中场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