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卷向何方

2023-04-19 21:42杨继刚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价格战降本增效补贴

该来的,迟早会来。

3月初,一则来自湖北的车企价格通告震惊了汽车圈:3月3—31日,东风雪铁龙旗下车型将享受最高9万元的湖北政企综合补贴(含政府补贴与车企补贴)。一时间,打飞的去湖北购车,竟成了一些人的真实写照。当然,能不能提到现车,还要看运气。有网友调侃道:21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老气横秋,12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大气稳重。看来,没有什么审美障碍是9万元的补贴解决不了的,即便主角是号称“法国总统座驾”、大师级底盘的东风雪铁龙C6。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东风雪铁龙C6在门店售罄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厂家纷纷加入补贴大战。远在东北吉林的一汽,推出“旗惠吉林——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涵盖一汽集团旗下全部自主、合资品牌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补贴总额1.5亿元,单车补贴金额最高3.7万元。同一时间,网传北京地区奔驰4S店C级相关车型优惠幅度高达11万元,后来记者走访证明传言是假的,然而门店优惠幅度也在5万—6万元;而针对宝马i3纯电车型在部分地区补贴后售价仅为12万—18万元的传闻,宝马官方给出的回应是“宝马的市场指导价没有发生变化,经销商可以自主定价,但具体情况要跟经销商确认”。紧接着,广汽、长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车企都有不同程度的让利优惠,这场补贴大战已经将自主、合资、豪华品牌统统裹挟其中,一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闪电般登场。

很多车企给出的回应是:离7月1日国六B标准实施的大限越来越近,车企需要抓紧上销量、去库存,在新国标实施前轻装上阵。其实,国六B标准实施后,国六A标准的车辆就真的不允许挂牌了吗?到目前为止,这还都是各家车企的说辞,汽车主管部门并未给出确切的回应。因此,用新国标即将实施作为推出高额补贴、变相降价的理由,未免有些牵强。当然,库存高、燃油车不好卖,这也是事实,更直接的原因是:特斯拉年初开启的降价冲击波,已从新能源汽车蔓延到传统燃油车。面对特斯拉的春节攻势,面对比亚迪的全攻全守,传统车企普遍感受到一场“倒春寒”:万一汽车行业的“诺基亚时刻”提前到来怎么办?万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大幅度跃升(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乘用车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为27.6%)怎么办?万一小米、华为、苹果、百度的造车步伐加快,传统车企来不及变革与转型怎么办?正是这种种焦虑,促成了3月汽车圈的补贴大战。

如果仔细观察本次车企补贴大战的特点,我们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在:本轮补贴大战,基本都是“本地主力车企+本地政府补贴+本地消费者享受补贴”的组合模式。这个模式的本意,除了车企要去库存、冲销量,还有地方政府刺激本地消费、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考量。而湖北省启动补贴后,国内其他省份闻风而动,几乎是同一节奏、同一动作,这显然属于扩大内需政策的一部分。

事实上,拉动经济需要有“火车头”,在过去,“火车头”一直是由房地产市场来扮演,但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死气沉沉,选来选去,还是汽车这个上下游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影响居民大宗消费的行业堪当大任,对于经济复苏的意义重大。当然,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跟还是不跟,已经没得选了。或许车企都明白降价找死、不降价等死的无奈,但只要有一个吃螃蟹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起作用,只剩下“何时跟”和“怎么跟”的问题了。

很多车企都明白,价格战无异于饮鸩止渴——哪怕带来短期的销量提升,也会影响长期的品牌资产。多年来,中国市场经历过的家电价格战、空调价格战、微波炉价格战,最终都以多数厂商出局、小部分厂商崛起、个别厂商位列头部收尾。从市场的角度看,任何一次行业价格战,本质都是一次市场出清——那些竞争力差、利润空间小、管理水平低的企业,很难在价格战中生存。当然,消费者乐见其成。价格战的另一个作用在于,让价格回归价值,让价格更透明——打掉那些对消费者不产生任何价值增值的多余泡沫。比如,多年来被国内消费者诟病的,某些车型国内、国外定价悬殊的问题(有的车型国内售价甚至是国外同款车型的3—5倍);用各种手段套路消费者在购车时搭售装饰、保险和其他非必要品的问题;靠饥饿营销(意向车型没有现车),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他车型的问题;汽车零整比过高、维修保养彻底沦为收割机的问题……经此一役,国内汽车市场会有哪些变化,我们还可以继续观察。

当然,一旦开启价格(补贴)战,对某些存在品牌溢价的车企而言,相当于开启了降维打击:想象一下,如果奔驰C级降10万元,一下子来到了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的价格区间,如果东风雪铁龙C6降9万元,一下子来到了大众朗逸、别克英朗、丰田雷凌的价格区间,那么这会带来整个汽车市场的赛道重构,那些利润微薄、品牌本身就没有多少利润空间、自身的产品竞争力或价格护城河又不高的汽车企业,将面临极大的考验。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越往下,冲击力越大。而更可怕的是消费者的购买预期会变成:等等,再等等,还会降价的,还能更低。一旦这种预期形成,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会彻底消解很多車企的降价动作。言外之意是,降价也没用了。最终,只有那些真正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少数车企和明星车型,才能实现真金白银的销量增长,其他大多数车企很难从这场价格战中获利。从以往的经验看,价格战的收尾,要么是强者胜出、弱者淘汰,要么是“有形的手”出面,统一喊停,但无论是哪种结果,国内汽车市场的重新洗牌是必然的。

其实,很多车企明白:即便没有这场价格战,传统汽车(燃油车)早已面临行业下行的问题。对大多数车企而言,除了全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外,并没有太多的路可选。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形成期、野蛮生长期、繁荣发展期、深度调整期、衰退分化期、复苏或新一轮发展期。没有哪个企业不喜欢行业上升期,那个时候连周围的空气都分外香甜,到处都是业绩增长的机会。然而,上帝是公平的,既然能享受行业高增长时代的红利,就要扛住行业下行期的生存危机,没有哪个行业的长期增长是理所应当的。在行业下行期,对传统车企而言,除了价格战,除了全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还有四个增长战略供大家参考:

增长战略之一:练内功—降本增效

提到降本增效,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这算哪门子增长战略?其实,降本增效是手段,提升企业内功才是根本。对于传统车企,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谁能降低成本,谁能提升效率,谁才能赢得用户和市场。无论是零售行业大名鼎鼎的Costco(开市客),还是零售行业的沃尔玛、“代工之王”富士康,凡是做到质量好、成本低、客户持续买单的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

这两年,不仅是传统车企强调降本增效,连包括华为、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美团等在内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也在提降本增效。常见的降本增效方法主要有:一是采用自动化技术,如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二是优化供应链管理,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挤出多余的成本和费用;三是流程优化和再造,化繁为简,不断提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精简无效的流程;四是通过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工具、新系统,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从长期看,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特斯拉和比亚迪,也要面对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问题。在这个层面,传统车企不应该放弃自己曾经的相对优势。

增长战略之二:要深耕—再差异化

越是行业下行期,消费者的要求越高,花钱越抠门。这个时候,“卷”是必然的,只不过除了不断地降本增效外,还可以采取垂直深耕的方式,让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更专业,更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不仅能满足客户需求,还能超越客户期望。比如,特种车辆、特定细分市场商用车、特定区域市场(如寒冷天气下,纯电动车仍面临续航打折问题)车辆、面向租车市场的车辆等。任何时候,避开红海(同质化市场)、选择蓝海(差异化市场)都是企业增长的上佳选择。为此,传统车企需要描绘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将用户需求再细分,找到新的需求增长点,不断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才能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比如,传音手机针对非洲用户的产品功能差异化策略,结合了当地用户的自拍痛点问题;针对用户的无糖需求,凉茶市场领导者加多宝推出了零热量凉茶,在“怕上火”的基础上,让用户清爽解腻无负担。

传统车企如何做深耕,进而推进差异化战略?首先,细分市场需求,发现新的用户痛点,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再定位;其次,分析竞争对手情况,结合未满足的用户需求,选择差异化战略的落脚地;再次,车企要制订差异化战略,包括产品差异化、营销差异化、渠道差异化、服务差异化、运营差异化等,基于差异化战略重新配置资源;最后,实施差异化战略,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和纠偏。有的时候,企业要接受被市场“打脸”。毕竟,用户为此而买单的差异化,与企业一厢情愿的差异化,并不完全是一码事,那种想当然、完全从企业出发的差异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不要为一个不存在的市场和想象中的用户需求去搞差异化。

增长战略之三:做创新—逆势突围

对传统车企而言,什么样的增长战略可以永葆青春?当然是创新。创新可大可小,小到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改善,大到颠覆现有的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再造一个新行业,这都叫创新。当然,如果你的企业能像乔布斯那样改变手机行业,你就可以颠覆整个传统行业,成为新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但这谈何容易。对大多数传统车企而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创新、围绕某个用户痛点的微创新,才是创新的常态——小范围、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尤其是在行业下行期,找到那些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不断改进现有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改进现有的商业模式,才是货真价实的创新。

比如,为了解决电动车冬季续航衰减问题,特斯拉开发了热泵系统来替代空调加热,在传统热泵的运行原理基础上,经过技术层面的微创新,利用外界自然能(空气)、电机与电池的余热来制热,让座舱更快升温、加速补能、提升续航;再比如,微软推出的Surface平板电脑,将平板电脑的便利性与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属性合二为一,这种创新也带动了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变革;而谷歌的AdWords廣告服务,则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领域的微创新,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将广告和用户的搜索结果关联起来,让广告更精准。事实上,传统车企并不缺少创新的方法,缺少的恰恰是创新的勇气,以及对创新的持之以恒。尤其是那些微创新、小创新,让更多员工参与进来,传统车企的创新才有可能百花齐放。

增长战略之四:交朋友—建同盟军

为什么行业下行期,企业更要学会交朋友?答案是:抱团取暖。毕竟,大家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都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都需要克服过往的发展瓶颈。这个时候,多交朋友,建同盟军,比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强得多。通过共享资源、共担成本、共同抵御风险、共同开发市场的方式,提升企业在行业下行期的竞争力。比如,华为的军团模式,选择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行业市场,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这就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很多国内企业的联合出海模式,针对海外某个区域的细分市场,一起制订解决方案,提供可供客户选择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共享当地的渠道和服务网络,这就大大降低了前期的投入成本,分担了市场风险,也共同做大了蛋糕。

传统车企如何交朋友?除了利益视角的考量外,车企还应该考虑几个关键点:一是使命、愿景与价值观层面,双方是否志同道合,是否有共同的理想。如果相互之间价值观不认同,这样的朋友难长久,顶多算狐朋狗友。二是业务之间的互补性。如果互补性强,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样的组合一定是双赢;如果业务之间缺乏互补性,甚至是相互替代关系,那么结合到一起就非常考验彼此的勇气。三是开诚布公,提前设定底线和规则,哪些情况下散伙,哪些情况下暂停合作,把丑话说在前头,才能避免恶性冲突。

其实,对优秀的企业而言,行业下行期恰恰是逆势扩张、网罗英才、提升内功、扩大规模的好时机。说到底,行业周期有高有低,传统车企能做的,除了价格战、除了全速向新能源转型,就是持续提升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在任何时候,都围绕客户价值做创新、做优化、做改进,唯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作者:杨继刚,企业转型专家,“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微信公众号转型刚刚好

猜你喜欢
价格战降本增效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Cartoons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和方法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