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若干理论创新

2023-04-18 22:32:52黄红平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建党政党二十大

巢 华,黄红平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全面总结了党在过去五年的工作经验,明确了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其中,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创新,对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核心,其自身建设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本文旨在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于当前和未来党的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形成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既充分吸收了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又结合党在新时代所承担的使命进行了重大创新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同时也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南。深入探究并挖掘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形成依据,是将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探索的必然与基础。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理论是理论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就是革命政党。革命政党应该是一个有纪律、有组织、有意识的政治力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革命政党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注重干部培养和组织建设,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理论不仅对于当时的欧洲革命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壮大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积极吸收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不断探索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特点的建党模式和建党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理论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其党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等,使党员干部意识到党纪是党的生命线,必须严格遵守。

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可以看出,理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坚持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持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历程是历史依据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这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经验,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上对党的建设做出的战略擘画。在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传承了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

第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要求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在全局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二,以党的思想建设为根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备受磨难而坚忍不拔、饱经沧桑而生生不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第三,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党的组织建设上,正是因为我们党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顺利地将党的各种最新理论以及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为我们实现远大目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自古以来,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腐败问题,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这一顽疾时,从不妥协手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向各种腐败问题展开斗争,以切实有效的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第五,健全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党的制度规范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将党的百年制度建设经验落实到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1.3 解决党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是现实依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就我们党执政的外部环境来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构建国际秩序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西方国家面对近年来愈加汹涌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暗潮,以及自身抗疫不力带来的经济衰退和社会混乱,为了“甩锅”并转移矛盾,疯狂操纵舆论、中伤中国,并奉行“新冷战”思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必须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坚定,给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提高自我革命的能力,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一直以来是实现国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七十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历经磨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但由于长期执政,承平日久,有些党员产生骄傲怠惰情绪,有些党员缺少事业心与责任感,有些党员及地方政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等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3]这就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全面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要想推动“中国号”巨轮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就必须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既全面吸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又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对党的建设做出的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论断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以及执政规律的认识。

2.1 增强弘扬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与灵魂,凝聚了党百年奋斗所铸就的精神谱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对于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三次突出强调,并将其纳入报告的主题词中,同时在党的二十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首次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重温革命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4]。建党精神作为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深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列入大会主题内容,旨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激励全体共产党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保持昂首阔步迈进新征程的奋斗姿态,不断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党的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发扬英勇斗争的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出新局面。

2.2 树立“三个务必”的新座右铭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党即将掌握国家政权这一形势,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1438-1439。这一谆谆告诫,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党员心中,对全党起到了警醒作用。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经过73 年的历史发展,“三个务必”以继承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为思想基石,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建设树立了新的座右铭。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中央直面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而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于新时代新要求新征程而提出的奋斗新使命,充分体现出了党的建设的创新成果,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以及忧患意识,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规律的历史自觉,对新时代提高党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引领作用。

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做到遵循“三个务必”,全党必须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时刻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准备;必须要永远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

2.3 提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论述

回顾百年党史之路,从中共一大的13 名代表到中共二十大的2 296 名代表,从党诞生之初的58 名党员到如今的9 671.2 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强盛,由苦难走向辉煌,这是一部翻天覆地的革命史,也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如何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需要直面的一大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大党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小党而言的,任何一个政党只要数量上形成较大规模都可以称之为大党,然而在世界政党中,很多大党往往过于追求组织规模而不注重政党治理的艰巨性,最终陷入疏于治理甚至惨遭竞争失败的境地。因此,围绕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独有难题”的重要论述分析并明确我们党需要在哪些方面保持清醒和坚定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在党的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和坚定。一是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二是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只有在处理这两个根本问题时亮明态度、不犯糊涂,我们党才能牢牢掌握解决大党难题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其次,必须对全面从严治党保持清醒和坚定。我们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时刻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在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杜绝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持续巩固好新时代管党治党所取得的成就。最后,必须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保持清醒和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多、党组织规模的扩大,损害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党受到侵蚀腐坏的危险系数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三个不变”作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思想武器。

2.4 完善自我革命的价值内涵

1945 年7 月4 日,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里进行了一场经典对话。面对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是否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历史之问,毛泽东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6]61这一著名问答,被称为“窑洞对”。接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第二个答案”,党的二十大将这一重要论断写入报告之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有了党的自我革命,党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在每一次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关口都勇于自我革命,自觉正视问题、修正错误,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在一次次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将自身建设成为永远压不倒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坚持党的自我革命,首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自我革命的思想根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钙”,也是中国共产党使命的根本所在。其次要以坚毅的决心意志保持自我革命的非凡勇气。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锤炼出来的鲜明品格,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保持清醒,以永不停歇的革命精神探索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第三,要以坚韧的政治定力增强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中华民族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持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5 坚定两个“永远在路上”的奋斗意志

从2014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大论断,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我们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确立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揭示了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彰显了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勇于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新要求,两个“永远在路上”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长期性、党的建设长期性的坚定宣示,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客观需要,是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独有难题的根本路径。

履行好两个“永远在路上”的重大责任,就要强化责任意识,狠抓责任落实。其一,确保“实”的成效。必须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扩大成效,时时刻刻将责任放在心上,严格落实党的责任规定和任务清单,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落实落细。其二,坚持“严”的基调。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必须要以驰而不息的精神从严落实党的各项规定,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将严的基调、严的举措、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态环境。其三,注重“久”的精神。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秉持坚持不懈的品质、锤炼不懈奋斗的意志、锻造一以贯之的品格,要做到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地走好两个“永远在路上”。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历史盛会,也是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重要一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党的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构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对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以及实践创新必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也必将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治理提供新思路。

3.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7]70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上率下、层层推进,不断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此过程中,党对自身建设的经验与规律总结出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其中,“两个确立”是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两个确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要结晶,也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为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些理论成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彰显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明显扩展了党的建设的内涵和内容,改变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使党的建设理论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给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繁荣富强提供了新的理论武装。

3.2 为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们党必然面临着一些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与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1]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问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党内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现象的存在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第二,由于受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党员的享乐意识和权位观念上升,党的纯洁性受到严峻挑战。第三,党内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存在一系列信念问题。第四,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尤其是利用职位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腐败问题突出。第五,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不讲原则、不负责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这些党内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也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政治上的成熟最重要的基础无疑是理论成熟。党强则国家强、党兴则人民兴、党清则社会清,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持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解决好党内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培育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使政风、党风、社会风气得到根本的清朗与净化。

3.3 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政党普遍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矛盾。政党作为联系国家与民众的纽带功能逐渐衰退,组织机构日趋走向涣散,政党治理成了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一直宣称其政党治理是最为先进的,并且常常以苏联的腐败、没落而指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治理。但是,近年来西方政党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首先是政党组织的萎缩。最近几十年,西方政党组织整体上呈现萎缩衰落趋势,各国登记为政党党员的人数大幅下降。其次,政党功能也在弱化。西方政党曾经承担的利益整合、政治动员、政治录用等功能现在已经受到了削弱。最后,政党认同下降。如今,西方政党日益走中间路线,失去相互区别的标志,加上政党腐败产生,常导致选民不以党派作为选择标准,而多根据候选人的特点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结果是政党的党派认同危机出现。

中国共产党在1949 年建立了新中国,一直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政治发展的政党治理经验,方向明确,设计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8]436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治理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丰硕理论成果,不仅带领着中国人民稳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最强的执政党迈进,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政党的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世界政党学习、借鉴。

4 结束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彰显出对于世界发展态势、国内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所处关键历史时期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判断,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战略意义和实践要求,以其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党锻造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强堡垒。

猜你喜欢
建党政党二十大
二十大颂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 04:19:07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0:58
喜迎二十大
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 02:12:58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布达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建党百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10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