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韶峰 陆九天 邬嘉晟
(1.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1;3.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从树立、培养再到铸牢的理论深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1]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要强调经济发展在民族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民族地区在摆脱绝对贫困后,应当将重点落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充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部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大多是聚焦于思想渊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且主要是基于行政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3]而鲜有从经济学视角做出专门论述,本文将通过充分阐释经济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以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经济学视角的支撑。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4]。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商贸交易和社会变迁中不断融合而成的结果。根据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演化出现的;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发展作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对于加强不同民族关系,继而形成高度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5]24,而且将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毛泽东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政治法律观念的上层建筑,其本身可以对象化为社会形态或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流意识。
经济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5]169经济社会发展中,为各族人民谋取更多的共同利益,既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发展促进各族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经济共同体意识的优先建立,这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关键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从古代社会的初步探索、近代现代的深化与发展,以经济发展、经济交流为主要媒介,将不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完善。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需要依靠文化认同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影响人民选择,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与经济上形成的紧密联系[7]。经济发展的红利将各民族的经济利益和共同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为增强“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物质生产的联系性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8]。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分工水平和规模不断加深。物质生产往往规定和制约着社会关系,这也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各民族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共识,将驱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为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发展目标、价值追求和共同利益,能够激励各族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奋斗,并表现为各族人民之间相互产生认同感、亲和力、吸引力,同时将共同目标转化成个人追求,进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凝结和整合着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试图将各民族利益和中华民族共同利益规范到一个框架内进行决策,通过在差异化中凝练价值共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在价值,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共识达成”和“利益一致”。[10]从价值逻辑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
改革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所有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提升与生产关系调整的动态交互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往往是一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共同体中都是根本性的力量。”[10]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的。在马克思看来,在劳动者结合为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共同体中,劳动者个人使用生产资料这种分散的力量(即生产力)所形成的一种更强大的合力是集体力。“真正的共同体”更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更强大的生产力和更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11]能够经受住历史和现实考验的共同体,一定是建立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并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向前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得益于中华民族整体的生产力提升,可以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深刻感悟到“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马克思指出,“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12]同时集体中还存在更大的生产力因素,这是因为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够占有和应用集体中全部的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而在个体家庭中每个家庭拥有的生产资料与集体相比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的共同体(即一个集体)中,集体统一购置和合理安排使用生产工具,又受制于家庭成员数量、资金数量以及土地面积的个体家庭购买相比,会更节约生产资料和劳动,这种节约本质上就是提升生产力,从而可以增加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扩大再生产。[11]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进一步推进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集体生产经营,将所有改革发展的过程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始终秉持“真正的共同体”的价值意蕴,自由而全面地发挥劳动者的各项才能,让劳动者自己掌握自身命运,通过支配自身劳动产品实现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13]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在根源上消灭了民族压迫,又鼓励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经济成果,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较初级的“真正的共同体”迈向更高级的“真正的共同体”。[14]这符合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大局,更符合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使得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5]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就没有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只有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意识,尤其是让民族地区首先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讲大局、担重责、走新路,才能切实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目前,民族地区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这种发展现状只是暂时性的、历史性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中华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了高度一致。显然,只有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上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每个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维护和实现他人的根本利益,相反地,他人根本利益的实现也会促进中华民族每个人自我利益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实现。[14]
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努力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三者关系的和谐统一的动态过程。[1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中国式的“类意识”,集中表征着作为类存在者的人的“类特性”[14]。关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首先是立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类社会形态不断演进的同时,共同体也在不断演变发展。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与自然、全球化及民族三个维度分别提出了三个共同体命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社会状况的解读,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联合体。“现实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物质和精神的各自作用、不可替代,以实现人的自身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10]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合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关系中相互交织的关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绝不是简单地就经济发展论经济发展,而是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发展,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处于同心圆的中心地带,联结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充当二者建构的坚强后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源于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在普遍性的世界交往中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继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为人类的生存自由和永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一致性,是站在全人类高度为人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视野,为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具体表现为通过共商、共建和共享的价值实现方式,让中华各族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近年来,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本要义、鲜明底色、重要引擎以及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需要在经济发展上再加把劲,以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人民幸福等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做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久的精神力量。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创新发展,要在政策、产业、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实现创新,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依靠政策创新,破解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定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完善涉及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专项资金、专项扶持相关政策,继续在财政、金融、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等方面予以扶持。二是推进产业创新,遵循产业梯度推移和跳跃发展规律,按照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提升关联服务的原则,依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实际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发展新兴产业,科学推进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有效促进民族地区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利用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实力,提高信息化程度,协调高校、企业和政府配合,加快“产学研”体系建设,帮助民族地区农业发展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大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推进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聚合的协同创新发展。四是采用文化创新,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充分发掘和用好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扶持民族文旅、文创等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将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基于文化交流交融基础上的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五是加强人才创新机制。不断创新民族地区多层次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鼓励东部地区跨区域联合培养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少数民族人口整体教育水平。
协调是发展的根本要义。要积极引导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发展实际,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以调整优化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式方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好外部“输血”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一是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抢抓对口帮扶和区域协作机遇,加快同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帮助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积极探索特色转型,促进空间集中布局开发,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优化布局民族地区原有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并壮大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更加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将产业培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各种要素融合的有力抓手,使得乡村与城市在产业上形成优势互补。三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努力解决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地区农林牧渔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四是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要保障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参与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进程中去,为跨越式发展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绿色是发展的鲜明底色。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将可再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和制度优势,加大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实现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为根本,加快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建立体现民族特色的绿色发展布局,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做到物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是坚持德法相辅推进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严格的生态法律制度来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17]利用民族地区乡规民约、家规族规等民族习惯法的形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放是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不仅串联我国经济腹地,又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民族地区要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大开放新格局,积极实现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释放发展潜力。一是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通过建设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大通道,加大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合作力度,发掘各级各类区域市场潜力,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民族品牌影响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以经济走廊、陆海通道等形式促进民族地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从参与各方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等多方面进行考量,适时引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政策体系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18]三是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整合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充分发挥自贸区自贸港、经济合作区、边境口岸等平台优势和制度创新优势,借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对产业创新的加速器效应,不断壮大边境地区产业规模,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四是打破民族区域的局限,发挥民族自身经济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进程,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形成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中华各民族认同感。[8]
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民生,加大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提升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让各民族共享现代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医疗事业、康养事业的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普惠化发展,尤其是针对民族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做好相应的托底保障工作,建立健全覆盖面广、有效性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二是让各民族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支持部分教育扶持政策向民族地区适当倾斜,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发展机会,同时,还要继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着力培养民族地区本土优质人才,并鼓励其“走得出去”也“回得来”。三是让各民族共享平等就业创业权利,不仅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着力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更要以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调动其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四是让各民族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新型城镇化、能源设施、生态项目、现代媒体通信等建设,使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有机会通过农村电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享受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让各民族共享社会保障安全网,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实做细困难群众民生兜底工作。
随着,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本文通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深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发现经济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支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指出可以通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个方面的创造性发展,增强民族地区发展动力,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实现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进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保障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