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男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为了更好优化企业发展效果,解决企业员工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以及干扰问题,政工工作的开展极为必要。因为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难题较多,如此也就需要确保政工干部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此更好推动政工工作的优化落实。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政工干部并不具备岗位胜任力,提升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成为重要任务和关键前提,应该引起企业高度重视,相关研究极为必要。
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首先表现在政治素养上,这也是政工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政工干部只有表现出较强的政治素养,才能够有效实现自身工作的规范有序落实,解决最根本层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素养进行分析,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是关键要素。政工干部应该注重领会党中央精神和方针,密切结合自身政工工作的具体要求,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确保政工工作的开展更为科学准确,避免因为政工工作人员出现思想滑坡或者政治觉悟较低,影响政工干部的工作效果。企业政工干部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避免政治方向出现错误和偏差,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以此优化企业政工工作的实施效果。在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政工干部更是需要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养,由此更好应对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避免自身受到外部各类不良精神和思潮的影响,对于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予以自觉抵制,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确保企业政工干部具备理想的基础岗位胜任力。
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还表现在道德素养上。因为政工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政工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才能够在企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各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备说服力,同时确保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更为高效有序。对于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直接表现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即政工干部需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较高的职业使命感,可以在工作开展中形成较高的投入度和积极性,切实做到爱岗敬业,进而更好优化企业政工工作开展效果。企业政工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掌握自身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更高要求,认识到自身工作一旦出现偏差,很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和危害,进而也就可以逐步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解决以往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弄虚作假以及消极懈怠问题。另外一方面,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还表现在基本的品德上。不仅仅需要具备正确的三观,还应该严格遵循道德规范,切实做到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由此更好树立起正面形象,成为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由此形成较高的人格魅力,促使企业员工对自身更为信赖和认可,解决自身方面因素带来的政工工作开展受限问题。企业政工干部在工作中应该表现出较高的表率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事事争先,努力为企业员工做出表率,成为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由此更好优化企业政工工作开展效果。
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还表现在教育引导能力上,这也是政工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成为政工干部有序落实自身工作任务的关键条件[1]。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目标就是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员工能够在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活动开展下,有效扭转原有错误观念或者不当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政工干部应该表现出较高的教育引导能力。可以密切结合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开展相匹配的教育引导活动,确保教育引导活动的内容以及开展方式较为适宜合理,由此更好优化企业政工工作实施效果。这也就需要企业政工干部熟练掌握各类教育引导方式和培养路径,同时还应该准确应用相关思政理论和知识,由此更好确保教育引导活动可以发挥出应有功能,避免在该方面工作开展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基于该方面需求,企业政工干部应该掌握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方法,将其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促使企业员工可以得到有效教育和引导,发挥出企业政工工作的应有功能价值。
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还表现在沟通协调能力上,这也是确保政工工作有序开展和落实的重要素养。在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政工干部往往需要积极协调配合多个工作人员,以便政工工作得以优化落实,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较为理想的政工工作开展效果。在现阶段企业政工工作面临更高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政工干部工作开展难度更大,仅仅依托自身工作无法形成理想的效果,需要积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由此更好确保政工工作得以优化落实。比如企业工会、办公室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均和政工工作开展存在密切关联,政工干部也就需要注重予以积极协调,确保各项政工工作得以优化落实到位。此外,在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政工干部往往还需要注重和企业员工进行恰当沟通交流。这也是最为基本的政工工作开展路径[2]。政工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才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员工沟通交流效果,在准确掌握企业员工诉求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开展更为准确适宜的应对工作,由此更好优化工作开展效果,避免出现严重工作偏差失误问题。
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还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这也是切实优化企业政工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素养,成为有效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复杂形势的关键条件。现阶段,创新成为各行各业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素质要求。对于企业政工干部而言,因为其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如果在工作开展中沿用传统滞后的工作模式,则往往难以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不仅仅会引起企业员工的抵触情绪,还会导致政工工作的实效性受损。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改进的关键力量来自政工干部,因为政工干部对于自身工作存在直接决定作用,也往往最为了解政工工作,可以根据自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缺陷,积极探讨如何予以改进调整,由此不断推动政工工作优化发展。基于此,企业政工干部应该注重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不满足于现状,充分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积极围绕着自身工作进行多方面探索和钻研,形成较为理想的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条件[3]。当然,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创新能力还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确保自身可以取得理想的创新成果,尤其是和企业政工工作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及引导方式,均需要政工干部予以创新研究,以及时弥补现有缺陷和不足,确保企业政工工作可以发挥出更为理想的作用价值。
企业要提升政工干部综合素质,从源头把关极为必要。企业要对所有入职的政工干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与职位相匹配的资质和能力,进而也就可以有效降低后续政工干部培养难度,促使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更为顺畅。从现阶段企业政工干部面临的更高要求来看,很多企业的政工干部团队都并不能够形成理想的满足效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加大专业政工专业人才引入力度极为必要。比如,现阶段很多企业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兼职现象,并不能够专心从事政工工作,如此也就必然导致政工工作的开展效果受到影响,这也是提升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针对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进行入职把关极为必要,能够促使所有从事政工工作的干部具备相应综合素质,或者是具备相应潜力,能够在后续通过必要的培养方案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满足该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具体到企业政工干部入职把关时,一些关键岗位应该首先做好专职专人把关,确保其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度,避免因为工作时间不足出现限制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入职的政工干部进行审查把关时,还应该着重考虑到一些基本核心素养,比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这些素养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应该在源头进行把关控制,由此促使其形成理想前提条件,解决企业政工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严重不达标问题。
促使所有政工干部具备理想的学习意识极为必要,应该作为重要目标,由此不断推动企业政工干部与时俱进成长,解决政工干部自身方面出现的裹足不前问题。基于这方面的要求,未来企业应该注重打造政工学习型团队,以便所有政工干部均可以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并且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此也就可以较好实现对于所有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企业政工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中,往往可以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影响个人,以便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政工干部的成长条件,对于各个政工干部可以形成理想的熏陶。比如,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政工干部,在企业内构建学习型团队后,也就可以引导其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有助于促使各个政工干部得以优化发展,以此较好解决政工干部个体层面的限制问题,凸显出集体的力量[4]。当然,为了更好在企业内部构建政工干部学习型团队,除了要引导所有政工干部提升自身学习意识,往往还需要构建完善可行的学习型团队运行机制,由此确保学习型团队具备较强的持续性和科学性,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所有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解决学习型团队各项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随意化以及无序化问题。
在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培训活动的开展是较为直接的策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企业政工干部在参与培训活动后,往往可以形成较为明显的综合素质提升效果,尤其是对于和培训活动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更是能够有长足进步,以此表现出了更为理想的优化效果。为了促使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活动的开展可以发挥出较强的实效性,培训活动应该注重体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密切结合上述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各方面素养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活动,促使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选用较为适宜合理,切实规避原有培训工作存在的明显形式化问题。从培训内容制定方面来看,往往需要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结合企业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明确各个培训主题,进而也就可以选择相匹配的培训素材。培训素材的选择除了要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往往还需要密切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以便促使企业政工干部可以在学习后直接应用到自身工作中,做到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从培训方式层面来看,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活动的开展更是需要体现丰富性和灵活性,避免过度依赖传统的线下培训活动[5]。应该灵活运用线上学习以及实践考察等手段,促使政工干部可以在参与培训活动时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便捷性,降低企业政工干部参与培训活动的压力和抵触情绪,且同时兼顾培训实效性,保障所有政工干部均可以在培训中有所收获,符合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要求。
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政工干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同样不容忽视,因为政工干部对于相关管理机制的关注度往往较高,且管理机制直接和政工干部的切身利益挂钩,对于政工干部的引导性较强,应该予以优化配置。从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视角完善管理机制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以便促使针对政工干部的绩效考核模式更为适宜合理,能够准确融入上述政工干部面临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要求,如此也就可以引导政工干部从这些层面入手[6]。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考核成绩,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这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进而确保自身可以形成理想的有序成长。当然,为了更好调动企业政工干部在该方面的积极性,配套绩效考核机制的奖惩机制同样需要予以不断完善,以便针对综合素质有所提升的政工干部及时给予奖励,通过正向激励来提升政工干部的成长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政工干部自身方面存在的制约问题。此外,在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管理机制的完善还应该从“能上能下”机制的构建入手,以便密切结合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对于相应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各个岗位的政工干部均具备相符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能者上、庸者下的基本原则[7]。如此,同样也可以有效调动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更好优化政工工作成效。
在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为了形成较为理想的政工干部优化成长效果,在政工干部中树立学习榜样成为有力手段,有助于解决政工干部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中存在的目标不清晰以及无参考问题。在企业政工干部中树立学习榜样时,首先可以从行业中选择一些典型任务,尤其是受到公众认可的优秀政工干部,可以作为企业政工干部学习的榜样,将其融入相关培训活动以及宣传活动中,积极引导政工干部向榜样看齐。如此,也就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综合素质提升条件。此外,为了更好形成理想的榜样学习效果,企业还应该注重在自身内部选择学习榜样。榜样的选择也并非唯一的,结合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各个综合素质表现,选择一些较为突出的政工干部,对其进行公开表扬和宣传,如此也就可以促使其他政工干部更为直接学习,见贤思齐,同时还有助于在企业政工干部团队内部发挥良性竞争的作用,最终不断提升所有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较为突出,直接关系到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决定着企业发展状况,应该引起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为了切实优化企业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应该注重明确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各方面素养和能力,进而通过多个路径和手段,引导所有政工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表现出理想的岗位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