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洁,赵建军
(1.河南省委宣传部出版产品检测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2.濮阳日报社印务集团,河南濮阳 457005)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
2021年11月,河南省召开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动员部署会议提出,要深刻认识到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提升事业单位服务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围绕重塑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功能性再造,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增添新动能[2]。
地市党媒作为党的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纷纷投入这一改革洪流中。新媒体时代的实践证明,只有推动报业体制创新,才能实现规模扩张,盘活报业资产,最大限度发挥报业优势[3]。在近年来的改革中,许多地方的地市党媒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要么集体转制成报业集团,要么部分改制把从事经营的部门或单位转为企业。濮阳日报社从经营单位印刷厂试点做起,从2008年作为市首批改制试点单位开始,在经历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后,于2023年初终于实现全面转企改制。在转企改制过程中,报社坚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了解职工需求、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从而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转企改制之路。因此,本文拟详细介绍濮阳日报社转企改制实践中的“六点”,以期对同行的改革之路提供参考。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必须深入了解职工需求,在改革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确保职工利益的最大化。地市党媒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首先触及职工的身份的变化,这是转企改制工作的难点;其次遇到的是长期积累遗留的资金问题,这既牵扯到经济补偿,又牵扯到接续社会保险关系。这两个问题若把握不准、掌握不细,工作便难以开展,改制工作就没有了目标和针对性[4]。濮阳日报社印刷厂成立于1990年,到改制前职工已达200多人,累计欠债2000余万元,经市专门机构清产核资评估已资不抵债,转企改制已是势在必行,而转企改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职工的身份置换和转变问题。报社为此长期做了大量工作,直到2021年市人社部门明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后,全面改制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于是,报社下大功夫摸清了十余年来职工涉及的欠款、欠资、欠社保等问题,并逐步采取法律、协商等办法进行了妥善解决。
因为改革关系到各种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必须以政策为基础,所以对于改革而言,良好的政策落实和保障最为重要[5]。报社作为地市党媒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其急迫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运作中必须有政策作为依据,必须有说服力和可使用性强的操作“工具”,只有这样改制工作才会有力、有据,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依托。多年来,报社通过认真研读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文件,请教原市国资委、市劳动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查阅学习大量省内企业、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成功经验,以及到原市林钢集团及其他地市有关企业现场学习交流,多方面掌握和学习有关政策及方法,从而为工作有序推动找到了依据。通过共同学习掌握文件、政策,共同研究讨论热点和难点问题,职工们原有的一些不解和抵触情绪得到了缓解,特别是涉及改制的部分极端对立情绪得以消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初步显现。在改革过程中,改制涉及的每个方案都公开征求职工意见,每个决策都发挥职代会的作用经过充分讨厌,依法、依政策改制,让职工全程参与,从而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地市党媒是我党从事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报社的强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政治艺术,也是我党长期形成的优秀工作方法。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神器”,它需要建立在扎实有效的政策和贴心暖心的措施之上。在改制工作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到与职工的沟通中,以平等互动的态度最大限度满足职工正当需求,以此多角度实现改制后的企业的稳定和后续发展[6]。转企改制要敢于触及和破解长期积累的矛盾,十余年来,报社先后采用法律和协商的办法解决了大部分职工欠缴社保的问题,使大部分在编职工能够及时离职和退休,使临时工得到解聘,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先后补发了欠发的职工工资和长期欠账未还的集资款。职工长期担心和急盼的问题得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威信,政策宣讲才有力度,改制措施落实才有支持。在此前提下,对个别难以用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问题和推动的事,毫不犹豫地使用法律手段解决,最后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谅解。
讲求工作方法和艺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改制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科学合理,并能够平稳有序地落地见效。首先,要全面制定政策,明确安置标准、操作准则和各项配套措施,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要形成行政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联动模式,实现人员良性流转;要突出监管督查,增强员工参与感[7]。其次,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注重人性化,要站在职工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敏感问题和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要站在职工角度讲政策、说方法;要理解职工情绪,缓解矛盾,化解分歧,取得政策允许下的改制最大公约数;要注重个性化需求,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单独约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提高工作效能[8]。最后,要理解职工、信任职工,在面对竭尽所能确实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时,要诚恳向职工讲清单位困难。在改制中,报社正是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讲究工作艺术,才说服许多职工在改制的最难关头放弃了欠款利息,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困难,使改制工作得以继续推进。从十余年的转企改制探索中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结论:只有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改制后的企业才能稳定、才能快速发展;职工工作是重心、思想政治工作是灵魂,二者只有完美配合,才会产生动力,才会推动改制顺利进行,才能推动改制后的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崛起。
除非单位全面崩溃而必须休克改制,否则只要单位还能坚持,就要边改制边发展。发展可以让职工看到单位前景和希望,是改制工作快速前行的“燃点”。首先,报社在积极推进改制的同时,敢于创新,合理分摊改革成本,拓宽单位资金来源,先后用集资、置换、自我增收和争取市财政资金等办法筹资近千万元,逐步解决了印报和面向社会印刷所需设备的购置资金,解决了报社重生和发展的基础问题。其次,报社积极建设学习型组织,注重人才,特别是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技术培训、行业交流等形式,提高人才职业素养,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9]。最后,报社深入市场做调研,及时调整生产方向,迎合市场需求;下大功夫抓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拘泥于企业自身,搞联合做大精品印刷业务。经过全体职工不懈努力,报社不仅扭亏为盈,而且社会信誉也不断提升,先后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全省精品级印刷单位”,经过争创今年又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保密定点印刷单位”之一。这些荣誉不仅增强了职工的信心,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改制工作。
面对市场竞争,对于地市党媒特别是其中从事经营工作的单位来说,传统事业体制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在市场机遇面前各种应对工作的反应速度过于缓慢、反应能力极弱,而且传统的行政级别和有限的绩效奖励制度也不适应市场。事业和企业这两种体制虽然并存在一个体系内,但难以打通。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体制机制再造之外,核心是职工的观念要转变,要由过去的等靠要转向找市场、闯市场,这才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重点和终点。综观各地地市党媒改制成功的案例大多如此,特别是江浙一带高速发展的地方更加是如此。
十余年来,报社致力于市场理念的转变,做了大量工作,有成效也有遗憾,比起发达地区先进地市党媒差距还比较大。总之,建立起适应市场的强大集团,是地市党媒必须坚持和长期努力的方向,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党媒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