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4-17 07:50:14黄华艺
乡村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白蚁杉木造林

黄华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广西 崇左 532199

0 引言

杉木又名沙树、沙木,为针叶乔木,树高可达30.0 m,胸径可达2.8 m,幼树为尖塔状,全树长成后为广圆锥状。杉木树皮为灰褐色,内皮淡红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大枝平展,幼枝呈绿色,无毛光滑[1];主枝上叶片辐射延伸,侧枝叶片基部扭转,呈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微弯,坚硬革质,长2~6 cm,宽3~5 mm;果实为卵圆形,棕黄色,成熟后苞鳞革质,种鳞较小,先端三裂,裂片分离,呈不规则锯齿形状,腹部生有3粒种子,遮盖种鳞,种子扁平呈暗褐色。杉木为我国特有速生树种,多分布于秦岭以南、长江流域,不耐严寒,喜光、喜温、喜肥,怕旱、怕风,在山区多雾静风地区生长良好,经济效益高[2]。杉木干形通直,木材呈黄白色,结构均匀、不翘不裂,心材有时带有淡红褐色,质地较软,有香气,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主要分布有台地、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南部与中部多平地丘陵,呈盆地状,地少山多,多是海拔超过800 m 的中山。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气候温暖,全年日照时间为1 540.4 h,年降水量为841.2~3 387.5 mm。多年来,广西凭借得天独厚的土、水、热、光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截至2021年,广西杉木种植面积188.73万hm2,蓄积量为2.06 亿m3[3]。为进一步提升杉木产量和品质,广西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对杉木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优化各环节的管理措施,保障杉木健康生长。

1 杉木栽培技术

1.1 良种选择

栽培人员可选择适合在广西栽植的第三代杉木良种,或是根据广西建设的杉木良种基地,就近选择良种购买。栽培人员要综合考虑杉木良种的生长能力、抗病虫害能力等,对其进行严格管控评估,保证种子颗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害,以提高杉木存活率[4]。

1.2 育苗地选择与整理

栽培人员需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地势平缓疏松,便于灌溉且背风的场地培育杉木幼苗。同时,为保证杉木幼苗运输便利,需要保证育苗地交通便利,远离耕地和杂木林地,避免在松林地育苗[5]。选好育苗地后,为保证育苗质量,栽培人员应对育苗地进行整理,清除杂草、灌木、石头等,深耕细耙,经过1 个月风化后,在播种前深翻碎土,秋冬季节开排水沟,做到三犁三耙。

1.3 苗床制作

整地完成后,栽培人员需要制作苗床,苗床宽约130 cm,高约25 cm,根据育苗地规模确定长度,苗床之间预留宽约50 cm 的步道,然后在床面撒生石灰及火烧土进行消毒。

1.4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栽培人员需要挑选优质的杉木种子,将杉木种子浸泡于40 ℃温水内24 h,捞起晒干后,使用1%漂白粉与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对种子进行消毒,再用清水清洗干净,最后晾干即可播种。

1.5 播种

杉木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 ℃。根据广西气候,栽培人员可在2 月中旬或10 月至11 月中旬播种,促进种子发芽[6]。播种时,栽培人员可采取撒播的方式,将杉木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控制每667 m2播种量为3.5 kg,在种子上覆盖黄心土、火烧土(厚度为0.5 cm),然后以稻草覆盖苗床,达到保湿保温效果。

1.6 苗期管理

杉木种子播种后25~50 d 发芽,苗木出土时栽培人员需要做好遮阳工作,5—8 月温度较高,需要搭建遮阳棚,控制透光度为55%。栽培人员需要在雨后人工拔除杂草,尽量避免喷洒除草剂,松土时要注意保护苗木根部。5—7 月栽培人员可施入氮磷钾肥67.5 kg/hm2,增强苗木抗病能力;8—9 月可施入氮磷钾肥70 kg/hm2。栽培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生长密度情况进行间苗,控制每667 m2苗木约5 万株。

1.7 造林

1.7.1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

杉木喜欢湿润温暖气候,栽培人员可选择年降水量超过1 500 mm,海拔在800 m 以下,土层深度超过60 cm,有机质含量高,半阳坡、阳坡酸性土壤,立地指数超过14 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广西杉木造林多在12月至次年3月,造林前2个月进行整地,不提倡炼山,栽培人员需要将造林地的杂灌、杂草全部砍除,设置防火阻隔带集中烧毁[7]。如果造林地地势平缓,则实施带状水平整地,如果造林地坡度较大,则实施穴状整地,沿山体等高线挖掘栽植穴,控制穴底规格为40 cm×40 cm,穴面规格为60 cm×60 cm,穴深40 cm。

1.7.2 苗木选择

为促进杉木健康、快速生长,保证人工林稳产高产,必须选择健壮苗木造林。造林时,要求造林苗木1年生以上,苗高≥30.0 cm,地径≥0.4 cm,顶芽饱满、根系发达,茎干笔直,结构匀称,木质化程度高,检疫后无病虫害,以提高移栽成活率[8]。应选择傍晚或早晨运输苗木,苗木运输过程中,将苗木固定好,以免出现苗木掉落、移动、晃动情况,用苫布盖住苗木,保持苗木湿度,避免枝条干枯降低苗木品质,同时加强通风,避免苗木堆积发热出现腐烂情况。

1.7.3 移栽

移栽杉木时,栽培人员需要考虑造林地立地条件,根据造林要求,合理控制株行距。如果是培育大径材杉木,则控制株行距为2.0 m×3.0 m;培育小径材杉木,则控制株行距为1.5 m×2.0 m。栽培人员宜选择春季阴天进行移栽,将杉木幼苗放置于栽植穴内,选择深栽方式,根据苗木高度确定深度,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回填土壤至高出地面,将土壤压实,避免穴内积水。移栽苗木后,栽培人员需要及时观察苗木情况,发现死亡苗木后及时清理,做好补植工作。

1.8 抚育管理

1.8.1 科学施肥

为保障杉木健壮生长,栽培人员需要做好施肥工作,以提高土壤养分。对于杉木幼林,栽培人员需要每年进行1 次施肥,可结合4 月松土进行,每株施0.25 kg杉木专用肥[有机质≥5%,m(N)∶m(P)∶m(K)=5∶10∶10];对于中龄林,每2年施肥1次,间伐后施肥,每株施0.50 kg杉木专用肥[有机质≥10%,m(N)∶m(P)∶m(K)=11∶11∶8]。施肥方式为沟施,在距离杉木上坡25 cm位置挖出弧形沟,肥料施入后覆土即可。

1.8.2 松土除草

造林后1—3 年,栽培人员需要每年进行2 次松土除草,第一次为4 月中旬,第二次为8—9 月,如果杂草生长过于茂盛,可适当增加除草次数,如在6 月进行除草。栽培人员需要彻底清除造林地的灌木、杂草,配合除草完成中耕,控制松土深度为7 cm,以免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随着苗龄逐渐增加,中耕深度也要逐渐增加,促进杉木生长。

2 杉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立枯病

立枯病为杉木苗期常见病害之一。幼苗发病时,茎基部有水渍状黄褐色病斑,逐渐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发病较为迅速,组织崩解,幼苗即萎蔫倒伏,如果环境潮湿,病部周围会长出白色霉菌。该病为土传性病害,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7 ℃,最低生长温度为5 ℃。高湿环境下该病易发生,连作、光照不足、苗圃选择不当也会引发立枯病。

防治立枯病,栽培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排水好、地势高、无病、不黏重地块,最好在新垦地或山地育苗,避免连作,降低苗木发病率。如果为熟地育苗,前茬以豆类作物为最佳。二是精细整地,播种前施入厚1 cm 火烧土或心土,将病菌与种子隔离,以免种芽腐烂,确保幼苗不会遭受病菌侵害。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将病苗拔出集中处理,基部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0.5%敌克松900 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或将石灰与草木灰按照2∶8的体积比混匀后撒入幼苗基部。

2.2 赤枯病

杉木感染赤枯病表现为顶梢枯死症状,发病初期嫩叶出现淡黄色斑点,后期变成红褐色,向全叶扩展,进而导致顶梢赤枯。该病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8 ℃,24 h 内即可萌发孢子,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藏于被害叶内越冬,利用风雨传播。

为防治赤枯病,栽培人员需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育苗。杉木发病时,可喷施1%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600 倍液,或50%退菌特550 倍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3 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多发生于4—6 月,叶子染病后出现暗褐色斑点,形状不规则,之后病斑迅速扩大,针叶先端枯死或全部枯死,病轻的顶芽还可以萌发新梢,但生长大受影响,枝条基部的叶子有时也发病,一般仅导致针叶先端枯死。

为防治炭疽病,栽培人员可以加强抚育管理,提高造林质量,做好病枝、病叶清理工作,合理修剪树冠。杉木发病后,可喷施退菌特、多菌灵、敌克松,有条件的则可在清晨施放烟剂,如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以点状分布,控制放烟点为75个/hm2。

2.4 白蚁

危害杉木的白蚁可分为黄翅大白蚁与黑翅土白蚁,前者头部、胸部为红棕色,后者头部、胸部为棕黄色,翅膀黑褐色。两种白蚁于地下筑巢,巢穴距离地面约1 m,4—10月出巢,以主巢为核心,呈扇形分布。白蚁主要啃食杉木根部,使树根枯萎断裂,轻则导致杉木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杉木死亡。

防治白蚁,栽培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压烟熏杀,在白蚁主巢下方挖烟洞,放入1 kg谢保国草药烟剂,放烟后将烟道密封,夏季密封48 h,冬季密封12 h,能够有效杀死主巢内的白蚁。二是在白蚁活动密集处每隔8 m 挖一个规格为20 cm×40 cm×30 cm 的小坑,放入松柴、甘蔗等,盖上1 层树叶,坑面用稻草泥糊密封,坑顶高出地面,20 d 后揭盖检查,发现大量白蚁则可提起松柴,喷洒灭蚁灵粉剂,之后放入原坑内,使蚁体带药回巢,相互传播,以灭杀整个蚁群。

3 结束语

杉木是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提高杉木造林质量,实现杉木林可持续发展,林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从良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发,明确杉木栽培技术要点,进而提高苗木成材率,缩短培育时间,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白蚁杉木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24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9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