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创刊于1963年,系上海材料研究所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失效分析分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技术期刊,已有56年的出版史,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是理化检验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和必读刊物。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主要报道材料的金相检验、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相应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反映国内外上述3个测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涉及的领域有机械、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等。 辟有试验与研究、试验技术与方法、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综述、试验设备与应用、实践经验、标准化、专题讲座等栏目。
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来稿请勿涉及保密内容,如造成泄密等问题,其责任概由作者自负。要求通过材料与测试网(http://www.mat-test.com)注册后投稿,稿件保存类型为WORD文档,文档大小为40 kB~20 MB。编辑部严格按照稿件质量择优录用,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将赠送样刊,酌付稿酬;本刊退稿前请勿一稿多投。凡投稿本刊的文章,均视为同意本刊授权的合作媒体使用,本刊支付的稿酬己包含授权费用。
(1) 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并尽量避免使用“试验、研究、探索”等词语作为结束用语。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
(2) 作者姓名及单位 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及所在城市地名和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市名之间应用逗号“,”分隔。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英文部分作者姓名应是汉语拼音全名,姓氏在前全部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全部小写。
(3) 摘要 摘要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两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发表的论文;缩略词、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中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一般采用过去式、被动语态写法。
(4) 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选3~8个,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的词首不必大写,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 中图分类号 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6)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邮箱。如有第一作者以外的通信作者,同时应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邮箱。
(8)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原理、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其中,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除引言外,其余部分可加分标题,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排序;三级标题类推。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排序。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9) 图表 文中照片图要力求清晰、层次分明,并在照片图的右下角加标尺;曲线图建议使用Origin,Photoshop软件制图。如有多幅图,请用a),b),…在图片下方居中排序并给出分图题。文中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头及曲线图的坐标轴物理量名称、符号、计量单位等都要标注清楚。图题和表题都要中、英文对照。
(10) 物理量符号与单位 所有物理量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除雷诺数Re等25个特征数和pH外,其他物理量一律用单个字母表示)。正确使用物理量的名称、符号与单位。文中所用物理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符号的意义,应全文统一,并具有唯一性。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物理量的单位用正体。文中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引用参考文献的数据、图表的单位也一律要求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准确、合理,并尽可能多的引用本刊已发表的文章,以便使本刊在该领域的报道具有连续性。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适当位置注出编号,并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内部资料和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章请勿使用。各类文献中的“作者”项不能空缺,作者不足3人的(含3人)应全部列出,多于3人的,可只列出3人,然后用“等”字;作者之间应用逗号“,”隔开,“等”字前也须用逗号。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①期刊类:[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②专著类:[序号]著者.书名[M].几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③译著类:[序号]原著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④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⑤报纸类:[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⑥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年月日.
⑦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⑧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EB/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更改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