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持续推进,团乌鲁木齐市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共青团工作要求,聚焦巩固提升共青团“三力一度”,从干部队伍建设、团员教育管理、社会资源筹措等方面发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
配强基层骨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区(县)团干部存在空编空岗的实际问题,用好用足群团组织专挂兼职干部政策,及时配全配齐团干部职数。推动各区(县)实现团委干部配备率達90%以上、团的领导机关专职团干部在岗率高于80%。
拓宽干部来源。坚持干部来源多元化改革方向,积极吸纳返乡大学生、行业部门岗位能手、“两新”组织骨干等充实到基层队伍当中。2022年积极承接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让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培养对共青团的朴素情感,加深对国情、基层、家乡的了解。
完善机制建设。以制度创新为纲,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基层党建带团建“四个纳入”机制,即: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并明确所占分数、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纳入党委巡察监督、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建立团教协作机制,成立教育团工委;建立青年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等。此外,主动争取各级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建立团委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及向同级党委反馈机制。
强化思想文化引领。组织社区(村)团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督促各基层团组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青年大学习”学习任务,团属宣讲队伍年均开展各类宣讲800场次,覆盖20万余人次。
做好团员发展与管理。不断健全“团队衔接”和团前教育机制,严格团员发展流程,严格团员发展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2020年以来,年均发展团员6000名以上,发展率为100%。
做好分批入队和日常教育。通过充分的队前教育、具体的入队标准、规范的入队程序和庄严的入队仪式,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2022年共吸收3万名新队员。
资源配置社会化。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服务青少年成长需求,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向社会筹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利用14 家共青团“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试点社区,依托青年社会工作者,面向特殊儿童群体开展个案服务、红领巾小课堂、法治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活动等项目2000余场次,覆盖2万余名青少年,有效增强青少年获得感、提高共青团社会认可度。
扩大组织覆盖面。确定文化行业、体育行业、金融行业、公益组织、新兴领域等“两新”组织为团建重点领域,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摸清组织底数,按照应建尽建原则,以行业为首建立团组织,甄选条件成熟的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作为试点组织率先建立团支部,探索形成经验,并推广到其他 “两新”组织。2022年,推动全市新建“两新”领域团组织1007个。
凝聚青年促合力。围绕突出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引领凝聚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的新实践中来。改革以来,统筹各区(县)团委立足自身实际,组建青年突击队43支,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17支,成立青年社团150个,设立青年之家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