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让城忆有诚意

2023-04-17 23:58:55福雨
北京纪事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栅栏正阳书局

福雨

忠诚,80后老北京的豪横

相信很多北京人对于北京文化以及北京历史的热爱,均源于“家”这个符号。来正阳书局看书、买书的朋友很多都是这样,他们会在文字中寻找家的记忆,看看哪本书写过自己的胡同,看看哪个场景与自己生活的印记相同。

崔勇与正阳书局的故事同样源于自己的家。2007年,崔勇家位于大栅栏的祖宅与很多北京胡同一样,伴随着首都城市的发展步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印迹,而人总是这样,最熟悉、最亲近的东西消失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珍贵与可爱。当七代人从未离开过的祖宅化为瓦砾的时候,崔勇虽然那时还很年轻,但心中却多了不少与老辈子北京人一样的感伤,他对于老院子、老胡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好奇与求知欲。当他徘徊在拆迁工地的时候,他总会收集起带着胡同记忆的建筑构件,或是牌匾等承载着大栅栏历史的老物件。然而,伴随着这些物件的增多,崔勇对于这座城市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大,通过走进图书馆、档案馆,他被北京的文化魅力所吸引,被北京这一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所迷恋,用他的话来说:北京经过多个朝代的更迭,有很多东西被历史的长河所遗忘,而文字资料的可贵之处,便是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

带着乡愁,带着对北京城的好奇,崔勇从自己的家,到院子之外的胡同,再到宣南文化直至北京城市的记忆,他的情感伴随着寻觅城市的脚步而逐步扩大、深入。2009年,位于大栅栏廊房二条的正阳书局成为了这条老街的新买卖,地方不大的小小书局,却伴随着诸多崔勇收集而来的与北京有关的资料书籍,为这座城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也为更多对于北京有所眷恋、有所兴趣的朋友提供了寻找记忆之所。

“常言道,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可真有见天儿不开张的书店。”如今崔勇回想起当时书局刚开张的情景,谈笑间也露出了意味深长。

虽说书局的位置选在了大栅栏商业区,但当时正遇到街区改造,廊房二条紧邻工地,曾经这条胡同的老字号因为拆迁纷纷搬离了这里,让这条胡同难寻往日的繁华。此外,书局中大多是旧书,在当时人们的观念还处于“喜新厌旧”的阶段。面对满腔的热情与萧条的现状,这位北京孩子除了带着对于这座城之记忆的执着,还有不服输的豪横劲儿。他相信,自己的书局定会像它的名字一样,如正阳门一般成为北京城的名片,总会有见亮儿的那天。

正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越来越多喜欢北京,被北京文化所迷恋的朋友发现了大栅栏廊房二条的这家“不起眼”的小书局,人们如获至宝般在这里寻觅着这座城甚至自己的记忆。与此同时,这位年轻的“少东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与注意。

2011年11月的一天,北京各大媒体刊登出了一篇名为《80后北京青年独自撑起老书局》的报道,一时间崔勇与他的正阳书局几近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代名词,这里不单成为北京记忆的集散地,更成为了北京文化的展示窗口。

诚心,书局的第一本书

一位老人漫步在大栅栏的大街小巷,她努力寻找着儿时的记忆,无意中,正阳书局的名字吸引了她,迈步之间,满屋子的书籍资料再次让老人重拾曾经在这里留下的风华正茂与柴米油盐。一本王永斌先生所著的《北京大栅栏》吸引了老人的注意,熟悉的街景,亲切的内容,让她难以割舍。

“小伙子,这本书多少钱?”老人决定将书买下。崔勇开价20元,老人听后感觉价格有点接受不了。在与崔勇的攀谈中,老人分享了自己留在大栅栏的青春记忆,与对于北京的情感故事。这些经历无不让同样对于北京拥有深情厚意的崔勇所感动,心中的古道热肠早已让小店久未开张的窘境消失,“书送您了,就当晚辈对长辈这份北京情感的见证……”

虽然老人没有同意一分不花的免费索取,最终花了10元钱买走了这本书,但正阳书局第一本书的经历还是让崔勇至今难忘,也正是这些爱书、爱北京的朋友与正阳书局所分享的炙热情思,推动着崔勇与正阳书局发展至今。

崔勇颇具感慨地说,我仅仅是正阳书局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书局其实属于大家,属于整个北京,我和书局走到今天,这份动力,正来自每个人对于这座城市的一片诚心。

正如崔勇所说,如今书局所在的砖塔胡同小院是所有北京文化的爱好者的。漫步在如今的正阳书局,你会感受到一種踏实、一种真切的北京生活记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扇古朴的民居大门,伴着万松老人塔,静静讲述着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天棚鱼缸石榴树”,人们或是信步于小院中,看着品着,或是静静坐在天棚下的藤椅上,徜徉在文字编织的北京记忆。

崔勇很喜欢坐在小院中,盘着手中的核桃,看着无数满足与陶醉的面孔。还有不少认识的、陌生的老北京直接找到崔勇,聊聊自己的故事,分享一段北京的情怀。

虔诚,一座小院城之记忆

“很可喜地看到,如今来小院的人们口中‘老’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这其中的意义很大!”崔勇解释说,原来人们总喜欢称书局里面的东西是“旧货”,而如今会称之为“老物件”,别看就这一字之差,却展现了人们思想的改变,尤其是在北京,“老”字蕴含着尊重,和一种时光的沉淀。

在崔勇看来,这与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虔诚有着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朋友,乐于亲近这座古都的记忆,愿意腾出更多时间与心境置于这越品越有滋味的北京生活与传统文化。

正阳书局的发展变化,正如这砖塔小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发现曾经主要以销售为主的书局,如今多了不少活动。在小院中,著名节目主持人阿龙曾与读者们分享着他的北京记忆与所有北京人心中那份“街角的幸福”;伴着一轮明月,古塔与人们一同嗅着菊香品着古琴幽幽;一个个兔爷儿咧开了嘴,瞧着孩子们为自己绘制怎样的新装……

崔勇感慨,我们无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几十年前,人们想到的北京除了小吃、老字号、老景点,还有俩字——拆迁。我们不可否认,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老胡同老房子不得不作出贡献。然而,如今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更多想到的是保护,更可喜的是人们有能力更有机会为咱的北京做些事情。在这里,机会是最重要的,原来想做,没有人给你机会和平台。例如自己这样的人可以做实业,用自己的努力为北京增添更多的文化窗口。也有人乐于通过情感的笔触,谱写北京,记录京韵京情。还有各行各业的朋友,用不同方式为这座城留下各式各样的记忆资料……

猜你喜欢
大栅栏正阳书局
大栅栏步行街界面形态量化与活力研究
住区(2023年5期)2023-12-01 08:13:20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华夏文化(2019年1期)2019-12-15 05:36:16
“一尺大街”长几米?
徐正阳 油画作品
新疆艺术(2018年5期)2018-11-28 11:52:50
让妈妈干活
中华家教(2018年9期)2018-10-19 09:53:46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图书馆论坛(2015年7期)2015-02-12 18:57:13
净月之下·长春之璀
参花(下)(2014年1期)2014-12-12 19:10:55